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又称冠脉搭桥,此手术已经成为世界内常规的手术之一,可以明显改变冠心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比较其术后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血管通畅,因此在冠脉搭桥术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有文献提出冠脉搭桥术可以导致术后持续的胸壁疼痛,并称之为冠脉搭桥术后胸痛(post-CABGpain,PCP)1。引起搭桥术后疼痛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我们进行逐一的分析。

  • 标签: 搭桥 术后 疼痛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5年间我科完成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231例。其中男性162例(73.2%),女性62例(26.8%),年龄31-76(57.5±8.4)岁。全组手术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总结所有患者的术前诊断,合并症及手术方法,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消失,无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表现者174例(临床痊愈,75.3%),症状较术前减轻者52例(好转,22.5%),死亡5例(2.2%),无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病例。统计分析表明手术年份(P=0.000)、高血脂(P=0.041)、陈旧性心梗(P=0.000)、室壁瘤切除(P=0.005)、房颤(P=0.040)和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患者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2例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教训,提高护理质量。结果4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训练,以及充分的心理准备是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和痊愈的基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者各主要脏器功能的稳定,有效的药物指导及观察,对患者顺利恢复极为重要。

  • 标签: 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采用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97.96%,住院死亡率1.02%,不良反应发生率3.06%。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好,手术安全性高,可被绝大多数病人所耐受。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在2009年10-201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术前要将患者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指导合理膳食,严格控制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控制血糖,加强护理,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注重出院指导和随访。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术后根据监测血糖的结果提示这些患者糖尿病均有所好转,另2例正在随访中。组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的糖尿病并发症。结论对2型糖尿病行胃转流术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促进患者恢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胃旁路转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98例冠状动脉移植患者,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89例(44.95%)患者发生心律失常,通过对89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术后心律失常与年龄、心胸比例(C/T)、手术方式和射血分数(EF)等具有一定关系。结论年龄在70岁以上,心胸比例≤0.55、采用体外循环和射血分数低等是导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在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律失常 原因 危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术式选择、临床疗效和围术期处理。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58例≥70岁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围术期死亡5例,病死率8.6%。53例生存患者中46例(86.7%)患者心绞痛消失或减轻,心功能改善。结论CABG术式的选择不影响高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只要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密切监护,可以确保手术的疗效。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ICU谵妄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ICU谵妄的发生率和SAS评分情况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ICU谵妄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谵妄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谵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管重建在治疗肝胆管狭窄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肝胆管狭窄手术治疗患者4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吻合手术组,采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方式和重建手术组,则采取带血管蒂胆囊瓣重建肝胆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重建手术组手术指标优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简化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SF-36)评分重建手术组优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重建手术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吻合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血管蒂胆囊瓣肝胆管重建手术治疗肝胆管狭窄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简化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肝门胆管重建 肝门胆管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脉高压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高龄脉高压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治愈,8例好转,4例死亡。随访22例,5年内在再血6例,肝性脑病4例,腹水12例。结论针对于老年脉高压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严格掌握手术手术适应症,把握好手术时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前提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高龄患者 门脉高压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促进合理用药,优化药物治疗,保证药物治疗符合现行治疗标准。方法以医院2010年9月份门急诊处方为例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论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化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能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提高治疗水平,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处方中出现与《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不符的分布,促进医生培养正确书写习惯,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审核。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统计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一年诊化学药品和中成药处方逐项进行审查,全年合计34700张,不合格处方1402张,处方合格率为95%对处方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处方正文差错占全部错误的73.7%,处方前记、处方后记差错分别占13.3%和7.5%。结论不断进行《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和培训,使处方书写规范化,加强临床医师在书写处方时的规范,减少或避免药物差错和药源性损害,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醋酸奥曲肽与传统降脉压药物治疗脉高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到2017年7月80例脉高压出血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降脉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醋酸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平均止血时间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50%,其平均止血时间为(10.21±8.24)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5.84±13.96)h,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7.5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醋酸奥曲肽更能够有效的治疗脉高压出血,并且极大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醋酸奥曲肽 门脉高压出血 门脉压药物
  • 简介:摘要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脉血流量增加或脉血流阻力增加均可导致脉高压。病因可分为肝前肝内型和肝后型三种,其中肝内型如肝硬化最常见。本院对一年内来院23例肝硬化脉高压症病人采取了脾动脉栓塞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此病例的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 标签: 门脉高压肝硬化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了解某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成效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持续改进。方法对某院2012年上半年抽查处方2074张,2012年下半年抽查的门诊处方2359张,从抗菌药物处方张数,不合理用药类别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从2012年上半年的19.5%下降至2012年下半年的15.2%,抗菌药物的用量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从2.6%降至1.5%,也有所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和用药现状,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年01~12月的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部分门诊西药处方,共计13925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为依据,按2010年新颁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标准,从处方书写规范性及应用合理性角度,判断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460张,占总处方的3.31%。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 标签: 门诊 处方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