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诊断方法与效果。方法28例肾结核患者行CT诊断。结果单侧病症24例,双侧病症4例,合并肾结石6例。16例肾影增大,8例肾影正常,4例肾影缩小。有11例肾功能衰弱。23例出现肾盂变形、破坏以及狭窄的症状。20例输尿管管壁明显增厚,9例发生了膀胱受累的症状。19例出现了肾积水以及肾功能损害的现象。结论对肾结核进行CT诊断分析,其密度分辨率以及检测空间都比较高,诊断结果直观易懂。

  • 标签: 肾结核 CT诊断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急救运用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38例,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9例试验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轻型、中型及重型乙醇中毒患者症状舒缓时长及神智清醒时长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治疗后轻型、中型及重型乙醇中毒患者症状舒缓时长及神智清醒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急救运用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临床急救 急性乙醇中毒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4例(每位患者均进行腹部彩超和CT检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彩超诊断,分析观察组患者的CT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优于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T诊断腹部创伤,诊断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诊断 腹部创伤 诊断效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脑卒中无吸入性肺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吸烟史、制酸剂应用、合并糖尿病、鼻饲时间、意识障碍以及白蛋白水平等方面同对照组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吸入性肺炎表现往往不够典型,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老年人 脑卒中 吸入性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32例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9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3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产检超声诊断出27例,进行急诊手术时发现5例,手术中立即进行处理;9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产检超声诊断出77例,急诊手术中发现13例,其中6例进行保守治疗,7例采取择期手术进行处理。结论产前的孕检超声检查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都有较高的诊出率,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具体位置以及发现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子宫肌瘤 诊断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6月-016年9月该院94例脊柱外伤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47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平片诊断方式,研究组进行MRI诊断,诊断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采用不同诊断方式,研究组脊椎损伤、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前纵韧带损伤、后纵韧带损伤等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组,诊断价值更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脊柱外伤患者诊断方案的选择上,采用MRI对脊柱外伤患者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价值,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脊柱外伤 平片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产科护理缺陷资料的分析和质量检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按照各类风险的分类,建立新生儿护理、孕产妇护理和护理病理书写和健康教育四个不同的品管圈小组,对开展的质量进行完善。结果新生儿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低,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的管理中,采用拼拳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各类护理缺陷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产科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提出护理建议。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更好,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应将氦氖激光应用到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联合护理,缓解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氦氖激光 带状疱疹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急诊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3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住院时间 死亡率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7月收治9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结果90例结核病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47例、抑郁情绪57例,分别占比52.2%、63.3%。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在结核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疾病防治工作,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原因分析并针对性干预,以提升结核病防治水平。

  • 标签: 焦虑抑郁情绪 结核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2~2016.12该院92例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46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放疗后临床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肿瘤 放疗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德昌县人民医院2014年12月份-2016年12月份,入院检查并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探讨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克林霉素与康复消栓片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予以观察。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慢性盆腔炎的复发率均明显下降,但是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复发率,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均有较高分值的总满意率,但是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疗,其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将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部外科手术中有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切口发生感染,并根据结果做出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分析选取的148例进行过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在选取的案例中,有10位患者发生过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占总数的6.76%。并在这些受到感染的切口产生的分泌物中检测出13株病原菌。因大肠埃希菌而引起的感染情况占总数的53.84%,远远高于其他菌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低于55岁的患者受到感染的情况明显多于低于55岁的患者;体型肥胖的患者比非肥胖患者更易受到切口感染;手术时机为急诊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远远高于择期的患者;手术时间超过90分钟的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手术时间低于90分钟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受到的感染;用抗菌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无应用抗菌药的患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肥胖状态、手术时机、是否患糖尿病及术前有无用抗菌药物,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切口受到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腹部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手术室护理时,针对手术风险实施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全管理 手术室 效果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针对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分组护理,对照组实验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达95.83%,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针对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出血症状,对于保障产妇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66例,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种心电图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更为理想,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84例患者中痊愈42例,显效32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09%;随访2个月,复发3例,复发率为3.57%。结论通过对临床患者病情的观察,总结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有效预防和解除了肠梗阻,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助产士全程陪护在降低产后出血率中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产妇实施助产士全程陪护,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针对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出现产后出血的比例0明显较少(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助产士全程陪护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措施和效果分析发现,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系列干预,能够帮助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均得到改善,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率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助产士 全程陪护 产后出血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的心内科护理人员15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6例心内科护理人员。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精细化管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急救物品管理、文件书写、护理安全、分级护理、病区管理评分较对照组数据明显更优(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心内科 精细化管理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