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保护漆和75%氟化钠甘油糊剂对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牙面有牙本质过敏症状的464颗磨牙,随机化分成两组,实验组用氟保护漆治疗,对照组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治疗,在治疗后即刻、2周、4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即刻、2周、4周,分别为98.28%、95.69%、93.98%,对照组分别为70.68%、65.51%、48.28%,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保护漆用于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氟保护漆 牙本质过敏症 脱敏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培养念珠菌完成后的菌种的分布情况以及菌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于在我院从1567份尿标本中进行分理出的100株的念珠菌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所有的念珠菌进行相应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菌种鉴定的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45株,占45%,热带念珠菌34株,占34%,光滑念珠菌16株,占16%,近平滑念珠菌4株,占4%,葡萄牙念珠菌1株,占1%。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100株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极高,敏感率为97%和99%。而对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为62%,75%和74%。结论分立完成后,最为常见的三种念珠菌的菌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同时这一类的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敏感的情况。

  • 标签: 尿培养念珠菌 菌种分布 药物敏感 分析
  • 简介:摘要病理性疼痛中枢敏感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持续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的信号转导分子,这些转导分子在的产生和持续过程病理性疼痛中枢敏感化的形成、持续以及传递过程会有不同的作用。通过分析不同转导分在所起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与疼痛的产生以及传递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转导系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以及核转录因子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 标签: 病理性疼痛 中枢敏感化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部血管畸形患者,观察选择MRI磁敏感成像(SWI)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2月脑部血管畸形患者28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分别实施T1WI检查、T2WI检查、3DTOF检查、SWI检查以及增强扫描。将最终SWI检查结果同常规MRI检查结果实施临床对比。结果在所有患者中,表现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15例,表现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例,表现为脑静脉畸形的患者5例,表现出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2例。通过SWI检查,针对所有的畸形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主要包括患者表现出较小的畸形病灶,但是无法将患者表现出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进行全部显示,通过3DTOF方法可以对患者所表现出较大的脑动静脉畸形进行充分显示。通过不同MRI检查技术针对海绵状血管瘤以及脑静脉畸形实施检查,最终发现在临床检出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以SWI获得的临床检出率最高。但是针对动静脉畸形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在临床检出率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畸形表现较小的患者选择SWI技术进行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针对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并且配合MR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测,最终针对患者表现出每种类型的脑血管畸形情况可以进行准确诊断。

  • 标签: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技术 脑部血管畸形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中三株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本文对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中的三株菌应用微量稀释法以及琼脂扩散法进行检测,分析其对抗菌药物(苯唑西林、青霉素G、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结果经过检测可知,三株菌对大部分的抗菌药物皆存在敏感性,只有少数的抗菌药物表现为耐受性,且三株菌与临床菌株和国际的参考菌株之间对比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耐药变异。结论虽然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中三株菌不会使得耐药性扩散,但是由于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中的三株菌对大部分的抗菌药物皆存在敏感性,因此在临床应用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时应该将其与抗菌药物分开使用,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三株菌 抗菌药物 敏感性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