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破宫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底到2013年12月底之间挑选出1000例孕妇,通过对这些孕妇采用产前教育、检、怀孕期间的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孕妇班的开展等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无痛分娩技术所开展的措施和产前干预护理,并对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采用产前教育、检以及孕妇班的开展活动等措施,可以看出孕妇选择无痛分娩的几率在上升,而选择剖腹和会阴侧切的几率在下降。结论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妇产前干预护理和无痛分娩技术,进一步促进自然分娩的发展,从而降低剖腹

  • 标签: 降低 破宫产率 自然分娩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时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阴道分娩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产程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明显大于对照组产妇的阴道分娩,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采取综合时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产妇产程,同时也可提高阴道分娩,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产时护理干预 产妇产程 阴道分娩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及总结近年来剖腹升高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阅读大量近年来与剖腹相关的文献和阅读后的自己的观点以及辅导老师的细心指点,得以成文。结果经过对近年来各地数十篇文献的分析整理,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剖腹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因素、母亲因素、社会因素及医疗技术因素等。结论为了保证母婴安全,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尽量选择阴道分娩,从而起到降低剖腹,达到使生产回归自然的目的。

  • 标签: 剖腹产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期护理对产妇剖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剖腹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产期护理,并将两组的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以及产妇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剖腹产妇的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以及产妇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剖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围产期护理 产妇剖腹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围医学中进行产科、儿科合作新模式的意义。方法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胎儿中,随机挑选出2000例,对产科、儿科合作新旧模式对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和与之有关的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2016年2月为界限来将2000例胎儿划分为两组,每组1000例,对照组采用旧合作模式,观察组给予新合作模式,对比两组的新生儿和围产儿死亡、与围相关疾病的发生。结果通过采用新合作模式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窒息率和HIE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医学中通过利用、儿科合作新模式,极大的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与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产科学 儿科 合作新模式 围产医学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瘤的超声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9-2015年在我院产科及新生儿科发现瘤的40例胎儿的产程中超声表现。结果该40例病例,其中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颈部水囊瘤,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脑膜膨出,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头部皮肤血管瘤,27例确诊为胎儿瘤,10例为阴性结果。其确诊67.5%,漏诊25%,误诊7.5%。结论超声诊断对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超声对胎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胎儿 产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黄芩为常用中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考察了陕西近3年黄芩的品质,旨在为陕黄芩的开发应用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HPLC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评价陕西黄芩的质量。结果127批样品黄芩苷平均测定值14.02%,最高21.27%,最低6.33%。药材样品根部外观性状与生长环境有关一定的关系。结论近3年,陕黄芩质量稳定,127批样品中仅一批不合格,该质量评价对规范陕西黄芩种植、应用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黄芩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和家属对生育期望值的提升。面对不断攀升的剖宫产,很多生育过的妇女(妈妈、奶奶们、也包括我们这些助产士)在心中常常纠结一个问题,现在的女人连生孩子都不会生了吗?难道真是生活好了,孩子超大了吗?剖宫产照样有足月小样儿的孩子。难道是我们产科的服务模式出现了偏差?五年前我院接受了陪技术(导乐分娩)的理念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成效显著。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些存在的不足,提出来与同仁们共享。

  • 标签: 助产士 陪产技术 优势 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首次剖宫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首次剖宫产手术的腹壁切口类型将其分为两组,横切口组和纵切口组分别有45例和6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剖宫产术中情况以及分娩后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横切口组孕妇和纵切口组孕妇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分娩时间、总手术时间等主要指标,均可见纵切口组显著小于横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的孕妇更有利于二次剖宫产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 二次手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剖腹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对剖腹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腹术后出血的患者,共4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在43例出血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血量在1500ml~2000ml。有35例患者出血量在500ml~1500ml。导致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胚盘因素以及凝血功能。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发生比例最高,达到60.29%,相比其他因素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剖腹手术时,子宫收缩时导致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准确辨别高危因素,适量使用缩宫素以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预防术后出现出血,降低出血几率。

  • 标签: 剖腹产术后出血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子痫是产科的急重症,在急救过程中,护士要沉着、冷静,有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与医生密切配合,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时正确地处理子痫。结果子痫的救治水平大大提高,确保了母婴安全。

  • 标签: 产时子痫 急救 硫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气剂型。方法找出一种适宜的粘合剂,利用其物理特性,使其改变了现有产气剂的一些缺点。结果经多次筛选比较,选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1000作为新剂型的粘合剂,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产气剂型粘合剂 粘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腹病人术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剖腹病人178例,根据术中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病人89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中心理护理病人8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心率与血压的波动情况、疼痛情况、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心率的波动值、术中血压的波动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剖腹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的配合程度,减轻病人疼痛状况,有助于保证机体心率和血压的稳定。

  • 标签: 剖腹产 术中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时服务模式应用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治疗的1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而研究组患者采用时服务模式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为95.6%;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为79.4%,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服务模式应用在自然分娩中,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剖宫产得到控制,降低发生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产时服务模式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力异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9月我院收治的29例力异常患者。结果29例力异常产妇经过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均成功分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力异常产妇在围生期进行密切观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分娩成功率,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度过分娩期。

  • 标签: 产力异常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