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106例产妇。记录产妇的临床措施,包括产次、胎次、胎数、孕周、产程过长、子宫收缩乏力、剖宫产、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总结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产次>1次、胎次>1次、胎数>1次、孕周<37或>4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程过长、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巨大儿、胎盘早剥、剖宫产史均属于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项目内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在产前做好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做好早期识别与针对性预防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危害性,对于产妇及胎儿顺利分娩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早期识别 相关因素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房颤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房颤组按照疾病特征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9例),持续性房颤组(51例)和永久性房颤组(54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左房内径、血清MIF、Ⅰ型CP(PICP)、Ⅲ型NP(PⅢNP)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左房内径增大,且阵发性房颤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增加,且3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相关性分析,左房内径与血清MIF、PICP、PIIINP水平均呈正相关(rMIF=0.7050,rPICP=0.6954,rPIIINP=0.6816;P<0.01)。结论MIF、PICP、PIIINP可能通过参与房颤患者心房结构的改变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 标签: 房颤 心房重构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Ⅰ型CP Ⅲ型NP
  • 简介:摘要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占临床上心脏病死亡人数的25%左右,确定SCD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的非侵入性指标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作为心源性猝死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HRV是心血管病危险分层技术文献中分析最多的指标,对此已经开发了大量的模型和方法。HRV已被证明可独立预测心肌梗死后及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单独使用HRV进行SCD的风险分层作用是有限的,对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源性猝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在急性肺损伤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病理损伤。方法选择清洁型大鼠3月龄20只(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约(220±5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简称K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10只,简称L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6mg/kg使用大鼠左肺进行灌洗取灌洗液,使用大鼠右肺下叶进行病理学观察,使用大鼠右肺上叶及中叶进行NF-KB测定。结果模型组(L组)肺水肿、肺泡及间质炎症、肺泡及间质出血、肺不张、透明膜形成5个检查项评分显著高于空白组(K组)。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模型组(L组)均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TNF-a阳性,检测出1例(10.0%)IL-1β阳性,模型组(L组)检测出2例(20.0%)TNF-a阳性,检测出7例(70.0%)IL-1β阳性,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对肿瘤及肺部炎症有正向相关意义。

  • 标签: 大鼠 急性肺损伤 肿瘤 肺炎
  • 简介: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凋亡功效,还能够作用于机体其他系统,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对其机制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从抗凋亡、促分泌方面做一概述,对临床指导糖尿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IGF-1 细胞凋亡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5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护理操作质量、病例书写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因素识别及评估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门诊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因素识别及评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2例确诊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益生菌组(n=53)和对照组(n=49);益生菌组每日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制剂,实验室检测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并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的水平。结果益生菌组的FMN、GLU的情况经干预后均好于对照组,HbA1c也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经干预后TNF-α血清浓度显著下降,而脂联素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补充治疗有助于血糖控制情况的好转。

  • 标签: 益生菌 Ⅱ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炎症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组)和50例正常育龄女性(CON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卵巢体积、卵泡数目、CRP、TNF-α、IL-1β、IL-6和IL-18并比较其差异,分析CRP、TNF-α、IL-1β、IL-6和IL-18与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相关性。结果PCOS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体积、卵泡数目、CRP、TNF-α、IL-1β、IL-6和IL-18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OS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CRP、TNF-α、IL-1β、IL-6和IL-18分别与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正相关,CRP、TNF-α、IL-1β、IL-6和IL-18越高则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越大(均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CRP、TNF-α、IL-1β、IL-6和IL-18显著升高,与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正相关,在病情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炎症因子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肺汤对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抑菌、止咳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肺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呼吸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2个月,对照组IL-10指标高于观察组,IL-2、INF-γ、FEV1及FEV1%指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益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肺功能,补肺益气,利于预后。

  • 标签: 慢性支气管肺炎 益肺汤 炎症因子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防风多糖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空白组(A)、模型组(B)、防风多糖低剂量组(C)、防风多糖高剂量组(D),除A组外其余3组建立大鼠AR模型。每组于致敏第15d后开始给药,C、D组分别灌胃300、600mg/kg防风多糖治疗,A、B组灌胃等量0.9%生理盐水,连续14d,处死,采样待检。ELISA检测血清IgE、IL-4、INF-γ及鼻腔灌洗液IgE、IL-4、HA含量。结果C、D组较B组显著降低血清及鼻腔灌洗液IgE、IL-4含量、显著升高血清IFN-γ含量,降低鼻腔灌洗液HA含量(P<0.05);D组较C组可显著改善血清及鼻腔灌洗液各指标含量(P<0.01)。结论防风多糖可调节AR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对AR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防风多糖 免疫因子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患者的肝功能、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肝叶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注射右美托咪定,时间为10min,剂量为1μg/kg·h,随后以0.5μg/kg·h持续注射;给对照组患者用0.9%的NaCl溶液等量注射。观察这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浆细胞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T0期,ALT和AST无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均显著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试验初期,TNF-α和IL-10无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均显著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肝功能损伤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利于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肝功能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臭氧自血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服用甲氨喋呤片10mg/w。低浓度组患者使用30ug/ml臭氧。中浓度组患者使用40ug/ml臭氧。高浓度组患者使用50ug/ml臭氧。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ESR、RF、CRP、IL-6、TNF-a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与常规组对比,臭氧自血疗法各组ESR、RF、CRP、IL-6、TNF-a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高浓度组对比,中浓度组ESR、RF、CRP、IL-6、TN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自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且臭氧浓度为30~40ug/ml效果最佳。

  • 标签: 臭氧 自血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C33a细胞和Hela细胞中转录因子RUNX2对促凋亡基因B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33a细胞和Hela细胞均分为对照组和过表达RUNX2组,构建RUNX2质粒并转染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RUNX2和Bim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C33a细胞过表达组RUNX2mRNA上升了41.2%(P<0.05),而BimmRNA下降了31.83%(P<0.05);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组RUNX2mRNA较对照组上升了61.72%(P<0.05),BimmRNA下降了40.01%(P<0.05),说明成功过表达RUNX2基因,过表达的RUNX2抑制了Bim的mRNA表达。结论宫颈癌细胞中RUNX2能够抑制Bim的表达,可能藉此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进展。

  • 标签: RUNX2 宫颈癌 Bim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Hcy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3.914,P<0.05);两组治疗后Hs-CR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Hs-CRP、Hcy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血清Hs-CRP、Hcy等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倍他乐克 冠心病心绞痛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腹腔压力变化对NF-κB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ACS患者40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20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第3d、第5d分别留取血标本检测IL-6、MIF、TNF-α及NF-κB。结果随着IAP下降,NF-κB及炎症因子水平均逐渐下降,第3d、第5d两组TNF-α、IL-6水平与治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手术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第3d、第5dNF-κB、MI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第5d手术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IL-6、MIF、TNF-α及NF-κB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CS随着IAP下降NF-κB活性降低,IL-6、MIF、TNF-α水平下降。

  • 标签: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炎症因子 N-&kappa 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和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Receptor4,CXCR4)蛋白的表达在胃癌患者术后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cal,IHC)检测75例胃癌组织石蜡切片中Gal-1和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75例胃癌组织标本中59例(78.67%)Gal-1蛋白表达阳性,54例CXCR4蛋白表达阳性(72%)。胃癌组织在Gal-1蛋白表达与CXCR4蛋白表达之间密切相关,所有CXCR4蛋白阳性表达组织其Gal-1蛋白表达均为阳性。Kaplan-Meier分析显示Gal-1阴性和CXCR4阴性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为57.94±4.11个月;Gal-1阳性、CXCR4阴性患者的OS为55.60±6.94个月;Gal-1阳性、CXCR4阳性患者的OS为41.17±2.86个月(χ2=6.57,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Gal-1和CXCR4蛋白是胃癌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Gal-1和CXCR4有望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新靶标。

  • 标签: 胃癌 半乳糖凝集素1 趋化因子受体4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实验1、2、3组分别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臭氧浓度为20ug/ml、30ug/ml、40ug/ml的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比观察干预后四组患者关节肿痛改善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统计不良反应。结果实验2、3组干预后关节疼痛、肿胀评分及血清TNF-α、IL-6、IL-8、血尿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实验3组不良反应率(10.0%)高于实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确切,其中臭氧浓度30ug/ml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有效,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臭氧大自血疗法 关节疼痛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眼科在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260例,奥洛他定滴眼液直接滴入患者结膜囊内,避免直接滴至患者结膜表面。治疗周期为8天。结果经过8天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6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ECP、HA、B4(LTB4)以及igE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奥洛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治疗效果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免疫因子及IL-33/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黄芩苷低剂量组(C)、黄芩苷高剂量组(D),除A组外,其余3组建立大鼠AR模型。每组于致敏第15d后开始给药,C、D组分别以50、100mg/kg黄芩苷尾静脉注射,A、B组灌胃等量0.9%生理盐水,连续14d,处死,采样待检。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IgE、IL-4、INF-γ含量;RT-PCR检测鼻黏膜IL-33、ST2、NF-kBmRNA表达。结果D组较B组IgE、IL-4、IL-33、ST2、NF-kB表达均明显降低,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黄芩苷可调节AR免疫因子及IL-33/ST2信号通路,对AR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黄芩苷 免疫因子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HFpEF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无明显变化。E、A及E/A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E及A/E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中hs-CRP无显著变化,观察组IL-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影响HFpEF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曲美他嗪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