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髓内钉联合髓骨碎屑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髓髓内钉固定,并将髓骨碎屑移植于骨折端,评价各例术后三月骨痂生长评分、术后6个月膝(HSS评分)、踝(Kofoed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术后3月19例骨痂生长评分2.1±0.4,1例骨痂生长不良,继续观察1月于术后4月见骨痂生长满意,评分为2分;(2)术后6个月膝关节评分89.71±8.23,优良率100%,术后6月踝关节功能评分82.38±8.10,优良率95%;(3)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2±1.3个月;结论髓髓内钉联合髓碎屑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疗效良好,且可避免自体髂骨取骨。

  • 标签: 骨不连 扩髓 骨移植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管骨骨折采用髓与不髓带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78例长管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1-68岁之间,女性38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长管骨骨折。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髓与不髓带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78例患者中,观察组42例,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9%,对照组36例,治愈16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结论在治疗长管骨骨折疾病时,采用髓与不髓带髓内钉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管骨骨折 扩髓与不扩髓带髓内钉治疗
  • 简介:摘要双硫仑反应是指使用的抗菌药物具备相似于双硫仑的作用,在药物使用期间或者之后短时间内,由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以及直接饮酒使得体内蓄积较多乙醛,最后导致中毒而出现的一类反应。临床表现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野不清、头颈部血管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头晕,急性心衰、恶心、心肌梗塞、口干、呕吐、胸痛、出汗,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发生急性肝损伤,还可能由于惊厥而出现死亡。进行检查时能够发现血压降低、心率加速最快可达每分钟120次,另外心电图正常,也可能出现ST—T改变等部分改变。用药剂量和饮酒量与双硫仑反应的严重程度有直接相关性,如果出现反应的患者为对乙醇敏感者、儿童、老年人、心脑血管病者,反应程度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饮酒后15~30分钟发生。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饮酒 头孢哌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ProGRP)水平升高。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肾功能检查的77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接受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ProG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ProGRP水平(55.40±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2.30±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roGRP水平(30.70±10)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水平升高,经治疗后水平显著降低,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我们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ProGRP水平来确定患者病情。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 检测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水平与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荧光分析技术(ELISA)检测3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0例无糖尿病足患者的D-二聚水平。结果糖尿病足组D-二聚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足组。(P<0.001)。结论D-二聚水平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指标。抑制患者凝血活性有可能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 标签: D-二聚体水平 糖尿病足 酶联荧光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与2型糖尿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Nycocard-Reader分析仪定量测定2型糖尿病血浆D-二聚水平,其中并发有血管病变39例,无血管病变31例,并选择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组D-二聚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D-二聚可作为监测2型糖尿病病情发展的一项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性142例,健康对照组9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人群血浆D-二聚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性组血浆D-D二聚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血浆D-二聚测定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诊断及其程度监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神经病变 D-二聚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扩张心肌病患者60例,将30例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发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用药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和血压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显效、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结构。

  • 标签: 依那普利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酚妥拉明与立止血联合对患有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患有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酚妥拉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酚妥拉明与立止血联合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咯血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咯血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种类和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停止用药治疗后咯血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酚妥拉明与立止血联合对患有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酚妥拉明 立止血 支气管扩张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侧切肛术治疗肛门狭窄的随访评价,探讨本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的在本科行侧切肛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一次性手术显效131例,二次手术显效3例,无效2例,一次性有效率96.3%,总有效率98.5%。结论侧切肛术切口在肛外,术后不易被粪便摩擦发生感染,手术痛苦小、费用低、愈合快、长期疗效好,无肛门出血、失禁等并发症。

  • 标签: 侧切 扩肛术 肛门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肠腺瘤和大肠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大肠良性腺瘤患者86例,大肠癌患者110例,另匹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三组人员在血浆D-二聚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大肠腺瘤组与正常人员之间D-二聚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癌组D-二聚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和正常人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的D-二聚水平较高,可作为疾病评判和预后效果的标准。

  • 标签: 大肠腺瘤 大肠癌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成员之一,参与了支伴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管理,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议,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应积极下临床参与药物治疗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支扩伴感染药物治疗 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水平与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D-二聚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的D-二聚含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到下肢深静脉血栓为DVT的确诊依据,检测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自动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组的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骨折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组和对照组(P<0.05,P*<0.05)结论D-二聚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较高,但是特异性不高,有较高的假阳性,容易引起误诊,但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说明D-二聚阴性意义比较大,其阴性基本可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

  • 标签: D-二聚体 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3天以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血浆D-二聚水平分为2组血浆D-二聚升高组(>0.5mg/L,38耳)和血浆D-二聚正常组(<0.5mg/L,22耳),比较两组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血浆D-二聚水平升高组患者急诊溶栓后有效率为81.58%(31/38),血浆D-二聚水平正常组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有效率为27.27%(6/22),血浆D-二聚升高组疗效明显高于血浆D-二聚正常组(P<0.05)。结论伴血浆D-二聚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发病3天内可采用降纤溶栓治疗,且效果较好。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血浆D-二聚体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D-二聚水平情况。方法对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65例患者D-二聚水平分析。结果D-二聚水平>20ug/mL和≤20ug/mL的疾病发生率、SLEDAI评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占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SLE活动期和重要脏器损伤患者的D-二聚水平水平有所升高。

  • 标签: D-二聚体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检测待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待产孕妇组与100例身体健康女性为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待产孕妇组PT、FIB和D-二聚浓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临产前,检测待产孕妇PT、FIB和D-二聚等凝血指标对于诊断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及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非常重要。

  • 标签: 孕妇 PT FIB D-二聚体 DI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治疗组113例。对照组按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低分子肝素以及华法林的用量,治疗组则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水平调整患者低分子肝素以及华法林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D-二聚、INR监测值,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D-二聚水平上升情况来调整华法林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频率,可显著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且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MP-9、D-D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水平变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认为KD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血清MMP-9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血浆D-D水平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测定,qRT-PCR法检测MMP-9mRNA表达量;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浆D-D、血清MMP-9蛋白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MP-9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D-D可作为KD,特别是不完全、不典型KD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漏诊,使患者能及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川崎病 MMP-9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