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从1998年的15.3%到2012年的28.3%,中国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部分疫情高发地区,这一数字甚至高达40%。”1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关注妇女与艾滋病主题研讨会上,联合国妇女署驻华办公室主任汤竹丽介绍,女性感染者中25%是配偶间传播,配偶及固定性伴正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构造大众满意度函数、政府合理度函数,医院接受度函数将新医疗体系中医院的各项收入比例设定转化为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求解,为破除“以药补医”后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补助比例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医疗改革 以药补医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重要性,通过对影响人口比例失衡因素的分析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以便更好的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优化计生工作效率,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 标签: 计划生育 性别比例 传统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实际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15年9月—2015年10月I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月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4.72%,10月份为23.53%;9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61.36%,10月份为66.07%。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符合相关规定,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较低,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存在的关系,并且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68例当做研究组,另外选择31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比组,分析嗜酸细胞计数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3岁以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嗜酸细胞计数、血EOS比例明显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婴幼儿存在气道高敏性、先天性疾病明显高于其它的年龄阶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治疗的时候,存在一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后病情得到缓解,其比例占患儿总数的73.8%。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嗜酸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通过气道高敏性的调查,发现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反复呼吸道感染。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随着医疗服务而诞生的,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的互相交往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双方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目前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反映现代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法律等内容的社会关系

  • 标签: 医患 沟通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及其干预措施,重点评估梳理处方点评干预下对处方病例的影响变化。方法本次回顾性统计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以及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对两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系统统计对比两组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急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在门急诊注射剂处方比例、门急诊联用处方比例方面,点评干预后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医院对抗菌药物处方实施点评干预,并不断规范和优化处方点评方法、标准,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可强化有效监督,最大限度保证临床各科室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 标签: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 处方点评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关系特点及改善措施。方法2013年,我院仅根据以往经验及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各项临床护理工作;2014年初,我院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座谈会,探讨现阶段护患关系实际状态并提出相应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护患关系改善措施。结果2014年我院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护患关系后,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2013年,护患纠纷发生率(0.03%)显著少于2013年(0.19%),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 标签: 护患关系 护患纠纷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咪啶在老年人对老年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方面的影响和使用美托咪啶作为手术麻醉药剂后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方法随机选取在2009年-2011年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这些老年患者的实际术后治疗的效果(特别是精神障碍的发生的比例方面)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来探究美托咪啶在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中的影响作用。结果美托咪啶作为手术的麻醉药剂与其他麻醉药剂相比在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方面有显著的优势(p<0.05);在出现精神障碍的比例方面,手术中采用美托咪啶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为6.67%,与其他麻醉药物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比例8.00%相比是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的(p>0.05)。结论采用美托咪啶作为主要的麻醉药剂对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比例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其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也不高。

  • 标签: 美托咪啶 术后精神障碍 老年人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输注血浆(FP)与红细胞(RBC)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4年6月接诊的96例创伤性大量失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输血比例的不同分为三组,高比例组(A组)患者的输血比例为FPRBC≥11,中比例组(B组)的为FPRBC为12.5~11,低比例组(C组)的为FPRBC≤12.5。记录并比较在输血前后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死亡率。结果输血后,A组和B组的APTT和PT与输血前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APTT和PT与输血前比明显升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者。结论在大量输血时,输入血浆的比例较高时,可有效地预防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发生障碍,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血浆 红细胞 输注比例 创伤性失血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医患关系的分析,从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出发,找到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方法,并通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进份力量。

  • 标签: 医患关系 现状 原因 构建
  • 简介:摘要本文分别从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角度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诱发因素,探讨希望医患关系逆转的期望值,并从社会的角度倡导政府和第三方给予正确的诱导,使得社会医疗服务达到人文的和谐。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 患者 媒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红素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分析105例脑梗塞和10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胆红素含量。结果脑梗塞组、脑出血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胆红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 标签: 脑梗塞 脑出血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比例通气辅助通气(PA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联合通气模式(SIMV-PSV),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采用PAV;结果PAV组患者VT、呼吸频率(RR)、呼吸时间常数(RCexp)、吸气流速(InspFlow)等指标均明显优于SIMV-PSV组患者相应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V组患者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压峰值(Ppeak)、吸气阻力(Rinsp)、呼气时间常数(RCexp)、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气分压(P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撤机成功率与SIMV-PSV组相应指标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PAV组患者舒适度优良率92.86%明显高于SIMV-PSV组82.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V操作简单,患者更舒适,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成比例通气辅助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3C4(补休3补体4)联合淋巴细胞比例在过敏性咳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咳嗽65例和健康儿童40例,在咳嗽发作时和缓解时分别测定其血清C3C4水平和淋巴细胞比例。结果过敏性咳嗽组血清C3C4浓度和淋巴细胞比例、在发作时其异常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但缓解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敏性咳嗽脱敏或激素治疗缓解时血清C3C4浓度、和淋巴细胞比例回复正常结论小儿过敏性咳嗽时检测C3C4和淋巴细胞比例对过敏性咳嗽的临床诊治及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3C4 淋巴细胞比例 过敏性咳诊治 小儿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患关系是病人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变化、康复情况及护理工作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分析目前护患关系现状基础上,就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护理 护患关系 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收集的1841例角膜异物进行讨论分析,为减少角膜异物发生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就诊的1841例角膜异物病例,采集病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将病例分为16个年龄段,0-5岁(包括5岁)为一个年龄段,6-10岁(含6岁与10岁)为一个年龄段,依次类推,直到76-80岁年龄段,统计每个年龄段一年中发生角膜异物的人数并分析。结果21-60岁(1677只眼)占91.10﹪,小于20岁(76只眼)占4.13﹪。大于60岁人群(88只眼)占4.78﹪。31-35年龄段共311人,占16.89﹪。结论阜康市角膜异物主要发生在青壮年。

  • 标签: 角膜异物 年龄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