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日本筑波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肥胖人士如果每周进行250分钟以上快走等有氧运动,即使不能减肥,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从而改善脂肪肝症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现在3D打印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师手里它能打印房屋,在厨师手里它又能打印爱心早餐。那在医生手里呢?答案是,除了能够帮助病人的骨折痊愈,还能给病人“制造”一个鼻软骨,并且只要16分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的创制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用不锈钢片卷制成弧缺型膀胱造瘘器并应用于临床。将116例需行膀胱穿刺造瘘患者分成3组。观察组G0(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41例,对照组G1(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8例,对照组G2(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7例。手术操作时使用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或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携带导尿管,从切口垂直刺入,尿液溢出后,将导尿管自缺口处偏出,拔除造瘘器。充盈气囊后固定导尿管。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按说明书操作,实施手术。术中准确记录膀胱穿刺造瘘操作所需时间及尿外渗液体量。结果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组、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4.5±8.6、55.8±8.3、54.3±7.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0.141、0.889,P=0.379、0.889、0.324),尿外渗液体量分别为(136.1±11.2、140.2±8.9、145.1±9.1)g,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2.040,-4.362,-2.246,P=0.048,0.000,0.031)。各组造瘘时间并无差异,但观察组尿外渗液体量更少。结论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制造简单,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减少尿液外渗,安全性更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造瘘术 造瘘器 三分弧缺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步行法(6MWT)在慢性心力衰竭中(CHF)的应用以及6步行距离与其他心力衰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导干预治疗。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组与80例CHF患者的6步行距离、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EF)、B型利钠肽(BNP)进行分析研究。病例完善后对病人进行随机分成6MWT(M)组和NYHA(N);将M、N组随机分成联合康复锻炼组(ME和NE)和单纯药物治疗组(MM和NM)。参照6MWT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对照组与各心力衰竭组之间步行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中,NYHAⅡ与Ⅲ及Ⅳ之间的步行距离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6MWT与BNP之间的相关性在NYHAⅢ,Ⅳ患者中明显高于NYHAⅡ患者。步行距离<300米MM组平均住院人次,死亡例数明显高于ME组。结论6MWT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临床常用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合用可提高心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估心功能的客观检测法,可以指导NYHAⅣ患者的康复训练改善预后。

  • 标签: 6分钟步行实验(6MWT) 慢性心力衰竭(CHF) 预后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6步行试验观察厄贝沙坦和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mg/d和螺内酯10—20mg/d。在治疗前后做6步行试验,彩超测定心功能,同时监测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都有一定改善,但厄贝沙坦加螺内酯治疗组在6步行试验、心功能指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出现个别高血钾症以及乳腺增生,调整药物或停药后都恢复正常。结论6步行试验证明,在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螺内酯能有效的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而6步行试验用于评价患者心功能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 标签: 6 分钟步行试验慢性心衰厄贝沙坦螺内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库尔特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造成假性减少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仪器法,分别在不同的待测时间对200例静脉标本进行测定,观察其数值变化;结合直方图,以手工法作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标本的仪器测定结果中,171例测定结果血小板直方图出现电子拟合曲线,0、15min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30、60、120min测定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仪器法0、15、120min与30、60min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29例标本的测定结果未出现拟合曲线,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时,最佳测定时间为采血后30~60min,以不超过120min为宜;未出现拟合曲线的标本需手工法复查,降低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情况发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在血透结束前10所观察的血压与患者干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1例,每次透析时间4—4.5小时,观察血压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方法,另外增加在血透结束前10观察血压。结果有17例患者显示血压波动与干体重有关系,4例患者血压变化不能发现与干体重有联系。结论医生根据患者在血透中所观察的血压趋势适当调整预脱量,使患者达到理想体重,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血细胞分析仪器类法检测结果与手工复片结果的相关性,观察两者的联系,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方法533例健康体检血液常规检测标本在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同时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小细胞群与大细胞群计数无明显意义(P>0.05);中间细胞群计数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广泛用于健康体检的血液常规检测,在现有的复片规则下,当出现中间细胞群异常时,仪器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法复片,应进行涂片染色镜检,以提高中间细胞群中病理细胞的检出率。

  • 标签: 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中间细胞群 大细胞群 大细胞群 手工复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阴道维超声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术前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住我科的拟诊为子宫粘膜下肌瘤、择期手术治疗且尚未行宫腔镜或MRI等术前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HS检查对肌瘤型,观察组采取3D-TVS,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两者诊断率差异。结果10个0型子宫黏膜下肌瘤,3D-TVS及HS检查均能准确型,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为100%。观察组有12个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3D-TVS检查准确型11个,将1个I型误诊为Ⅱ型;对照组HS检查准确型9个,将2个I型误诊为Ⅱ型。观察组18个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3D-TVS检查准确型17个,1个Ⅱ型误分为I型;HS检查准确型16个,将3个Ⅱ型误分为I型。两组患者各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3D-TVS术前型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无异,前者操作更简便、微创,可为临床增加新的术前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 标签: 三维超声 粘膜下腺瘤 分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金片治疗老年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老年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片。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高于对照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金片治疗老年急性肾盂肾炎疗效较单用左氧氟沙星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三金片 老年急性肾盂肾炎 临床疗效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8期
  • 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雾霾肯定与肺癌有关系,但影响有多大,导致肺癌发病率增加的幅度等,需要时间调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患者快速诊在急诊预检诊中的应用。方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ACS预检诊的流程,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准备及用药,比较运用此方法后分诊的效果。结果ACS患者诊流程实施后分诊准确性、抢救措施和医护病情判断一致性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ACS患者诊流程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使用ACS预检诊流程后,提高了护理人员诊此类患者的准确率,减少病人就诊时间。

  • 标签: ACS 胸痛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连续四冠牙周夹板固定松动下前牙的可行性。方法使用铸造连续四冠对松动下前牙进行夹板固定。结果对26例患者采连续用四冠进行牙周治疗追踪观察2年多,显效18例,有效7例,失败1例,失败原因是患者口腔卫生较差,不能按时复诊,牙周病加重。结论改良连续四冠夹板固定松动下前牙,固定效果可靠、美观舒适、不影响咀嚼发音功能、边缘密合优良好的自洁作用,不妨碍牙周治疗。

  • 标签: 牙周病 牙齿松动 连续四分之三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分针工具对急诊诊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性纳入2012年7月-11月共3890例患者进行非同期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1959例,试验组1921例采用新诊工具进行诊,比较诊护士判断两组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结果不同年资诊护士使用新诊工具后其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诊工具的使用提高了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的准确率。

  • 标签: 急诊分诊 分级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和维彩超在子宫畸形的诊断和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经阴道二维及维彩超诊断的子宫畸形48例,与宫腔镜及MRI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二维及维彩超对诊断子宫畸形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经阴道二维彩超检查的符合率为87.5%,经阴道维彩超检查的符合率为100%。结论经阴道二维彩超检查对子宫畸形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经阴道维彩超符合率高于二维彩色,是一种无创、经济、便捷的检查方法,是二维彩超检查的很好补充。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三维 子宫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5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并且对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且将治疗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给予总结评价。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过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患者病情均已得到有效好转,其中,28例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康复效果帮助很大。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而且有利于患者快速痊愈,因此,要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锁定加压接骨板 嵌插复位固定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急腹症是急性腹痛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内科、外科和妇产科急腹症。急腹症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它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其特征。诊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抢救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判断症状不典型的急腹症易被主诉掩盖致命性疾病。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掌握正确诊方法才能配合各科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做好病情观察。

  • 标签: 急腹症 分诊 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急诊诊中运用不同预检诊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预检诊模式,而观察组则运用系统化预检诊模式,对两组的诊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诊准确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诊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院急诊科运用系统化预检诊模式可以提高分诊质量。

  • 标签: 急诊分诊 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