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梅毒母婴传播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妊娠梅毒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一系列的干预,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4.92%,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13.11%;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4.59%,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42.62%;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梅毒阳性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针对性的干预能够降低妊娠梅毒阳性率,并且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梅毒 母婴传播干预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妊娠妇女膳食及运动干预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对孕妇的意愿,对能够在孕期持续接受电话随访并主观愿意依从医护人员指导者82例列入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持续在我院产检和分娩的孕妇90例列入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常规产检和护理,讲解孕期知识、进行心理教育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每周对孕妇进行电话随访,进行膳食和运动干预护理。结果研究组孕妇孕期体质量人均增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正常体重新生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儿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膳食及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孕妇体重、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巨大儿比例,从而提升母婴安全和健康度。

  • 标签: 膳食干预 运动干预 母婴结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ELPERR法处理肩难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采用HELPERR法处理肩难产病例22例设为研究组,将用传统方法处理的肩难产1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及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产妇会阴伤口延裂、会阴Ⅲ度裂伤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9.09%,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1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均为0%,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55%;对照组分别为10.53%、10.53%、10.53%、5.26%、5.26%、10.53%、10.53%,两组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母婴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HELPERR法处理肩难产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每位助产医护人员必需熟练掌握HELPEER法。

  • 标签: HELPERR法 肩难产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12月住院分娩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经饮食营养治疗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88例(观察组)与同期诊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未经饮食营养治疗或经治疗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5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孕妇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有不良影响,对孕妇中孕期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若发现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应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妊娠糖代谢异常 母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及转诊到上级医院前置胎盘患者26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102例(PPP组),普通型前置胎盘165例(非PPP组),对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流产次数及妊娠间隔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有显著差异;终止妊娠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次数多、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短的孕妇易发生PPP,手术难度增加,需加强孕期保健及围手术期准备,最大限度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产后出血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过程中给产妇不同吸入杨浓度对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在腰麻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产妇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B组各36例,A组产妇吸入空气、B组产妇吸入体积分数为30%的氧气。观察两组产妇产程中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对比两组新生儿在1min和5min时的Apgar评分、动脉氧分压等变化值,同时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等进行检查研究。结果两组产妇的心率、血压值的差异较小,同时两组新生的出生体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1min和5min时的Apgar评分;B组新生儿的脐带血乳酸值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的产妇给予一定浓度的氧气可以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氧合量,改善胎儿宫内窘迫的症状,所以在剖宫产期间的要根据产妇的体征变化情况选择适宜的氧气浓度。

  • 标签: 吸入氧浓度 剖宫产 新生儿 Apgar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剖宫产病例术后成功施行阴道分娩的临床因素,并分析其母婴结局。方法选取80例再次分娩而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进入本院妇产科的剖宫产病例,均施予阴道试产,并以试产成功与否为依据分组甲组43例试产成功且施予阴道分娩,乙组37例试产失败且施予剖宫产,统计其母婴结局及临床因素。结果甲组病例母婴结局相对优于乙组,(P<0.05);其阴道分娩的临床因素涉及宫颈组织成熟度因素、妊娠间隔时长因素、胎头位因素、孕周因素、胎儿腹围因素、胎膜早破因素以及宫高因素,(P<0.05)。结论对于再次分娩的剖宫产病例,为改善母婴结局,需展开阴道分娩专业评估工作。

  • 标签: 妇产科 剖宫产 临床因素 阴道分娩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分娩人数对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各50例,观察组(瘢痕子宫妊娠)中8例为阴道试产成功者,并将其分组为观察A组,42例为再次剖宫产孕妇,将其分为观察B组;也为50例。结果观察组中,A、B两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A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组与对照组B组产妇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研究数据表明,瘢痕子宫分娩再次剖宫产可能会对产妇造成一些并发症,临床上应当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 标签: 瘢痕子宫 影响 妊娠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膜早破阴道分泌物异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胎膜早破的产妇58例,分别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其中阴道分泌物异常有47例,设为观察组,阴道分泌物正常有11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期待治疗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阴道分泌物异常对母婴结局有一定的影响,是导致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母婴预后,因此,妊娠期对孕妇进行定期阴道分泌物检测,积极防治阴道的炎症,对降低不良母儿结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胎膜早破 阴道分泌物异常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产妇,根据孕周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其中A组38例产妇且孕周<28周,B组39例产妇且孕周在28~32周之间,C组39例产妇且孕周>32周。三组产妇均给予相应治疗,观察比较三组产妇期待治疗时间、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B组期待治疗的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随孕周延长而下降。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孕周越早,并发症越多,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随孕周的延长而降低,应严格选择病例进行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振,从而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不同孕周 早发型 重度子痫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置胎盘的恰当治疗方法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40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从同期到院治疗的产妇中选择40例胎盘正常的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两组产妇入院时孕周及胎儿的情况,阴道的出血量以及宫口开大的程度等临床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产后的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在临床治疗结局上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死亡,但在终止妊娠及胎儿死亡等方面对照组明显优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胎盘前置的孕妇及时的采取早期诊断,同时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治疗契机,可以很好的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 前置胎盘 治疗 剖宫产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辅助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新产程时限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产妇84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42例产妇。两组产妇均行无痛分娩,期间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辅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新产程时限管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6例,剖宫产率14.29%,对照组产妇中转剖宫产12例,剖宫产率28.57%,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尿潴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新生儿的巨大儿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无痛分娩产妇辅助护理过程中实施新产程时限管理,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促使产妇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 标签: 护理辅助 无痛分娩 新产程时限管理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孕产妇76例,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自然分娩率,而且还能促进母婴的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产科护理模式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及250例非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进行研究,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两组母婴分娩结局状况。结果淤积组患者总胆红素、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汁酸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较高,淤积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影响母婴分娩结局,临床需及早诊治。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母婴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使用抗生素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0例PPROM孕妇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儿感染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宫内感染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给予一般性处理后,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抗生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全程多元护理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共计76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多元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产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母婴结局好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实施全程多元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心力衰竭率,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多元护理 妊娠 心脏病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孕期中实行不同营养方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取8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孕期的营养指导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孕期营养指导后,对比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显著好于对照组,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指导对于妊娠期患者的母婴结局存在着明显的影响,能够有效地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而且还有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营养指导 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如进行病情的评估、病房的护理以及基础生命体征的监测等等。研究组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等。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上的观察,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的患者空腹血糖、CRP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CRP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