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中期羊水染色体检查的临床特征及实际意义。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600例胎儿染色体病高危孕妇,对其均行羊膜腔穿刺羊水染色体检查。结果600例孕妇妊娠中期行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异常几率为3.2%(19/600),其中数目异常10例(52.6%)、结构异常9例(47.4%);不同的羊水穿刺指征孕妇行临床染色体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平衡易位携带者经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异常率最高(47.4%)。结论临床医生接诊存在母体血清筛查阳性、高龄以及超声检查异常等情况的孕妇后,应根据其相关资料综合判断后确定是否行妊娠中期羊水染色体检查,此举对检出胎儿异常几率、降低出生缺陷率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中期 羊水染色体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运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对各类产前诊断指征的5003例妊娠妇女,在知情同意后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培养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003例受检者中,羊水细胞培养成功4996例,成功率为99.86%。其中查出异常染色体核型207例,异常检出率为4.13%(207/5003),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1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7例,嵌合染色体29例。结论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很关键。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7月320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作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160)。参照组实施HE染色,实验组基于参照组操作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实施HE染色。比较两组切片的染色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27%、90%及89.66%,实验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56%、98.75%及98.28%,组间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较高,需要基于组织切片特点实施差异性染色技术,进而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病理诊断 病理技术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采血方法与传统的使用注射器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医院门急诊注射室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通过对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虽然在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其操作步骤减少,优于对照组,有利于血液高凝患者、小儿尤其是新生儿。

  • 标签: 外周血染色体 标本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铁和静脉铁对产后贫血患者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61例产后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补血情况及输血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铁补血效果显著优于口服铁,且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产后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口服铁剂 静脉铁剂 产后贫血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55例儿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身材矮小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抽取655例患儿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结果655例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57例,异常率为8.7%(57/655),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3例所占比例为40.35%(23/57),性染色体异常34例所占比例为59.65%(34/56)。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儿童身材矮小,发育迟缓,运动智力发育迟滞,特殊面容等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矮小 染色体 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联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钙拮抗(尼群地平)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β受体阻滞(阿替洛尔)联合治疗。比较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DBP、SBP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DBP、SBP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联合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钙拮抗剂 &beta 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饮料中甜味和防腐含量进行同时检测分析的方法。方法用中性氧化铝柱固相对样品进行萃取净化,分离物质为Novopak-C柱,流动相为浓度为0.010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然后实施梯度淋洗。结果甜味与防腐均达到良好分离效果,2.1~200ug/ml线性范围内,r值在0.9995~0.999之间,89.0%~104.5%的回收率,0.2~1.3ug/ml检出限,测定时间为7min以内。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操作方便,对于饮料食品防腐和甜味检测非常有效。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饮料 甜味剂 防腐剂
  • 简介:摘要对26例心力衰竭利尿抵抗患者给予强心、扩血管、控制血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利尿联合多巴胺微泵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期间加强用药前、用药时、用药后的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一般及心理护理,23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躯干及下肢水肿明显消退、体重明显下降、食欲增加、活动耐力改善。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低血钾,1例患者发生低血压,进行停药或减速等积极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 标签: 微泵 利尿剂联合多巴胺 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合剂与中药颗粒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药颗粒治疗,对照组制成中药合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费用成本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7.0%,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的单付用药费用为(221.5±24.8)元,对照组为(178.4±16.9)元,且观察组患者的总用药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颗粒与中药合剂的临床治疗应用疗效无明显差异,而中药颗粒进行服用治疗方便性更为显著,整体性价比相对较高。

  • 标签: 中药合剂 中药颗粒剂 比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化特殊染色技术对肺真菌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近两年收治的最终确诊为肺真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进行HE染色、传统手工PAS染色法、传统手工六胺银染色法和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将两种特殊方法进行规范化比较,分析观察镜下结果。将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与临床初诊进行比较。结果从肺真菌感染性疾病确诊率和真菌分型率上来看,临床初步诊断准确率最低,其次是HE染色法,再次是HE染色联合传统手工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最高的是HE染色联合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操作简单、流程规范、受人工环境影响小、耗时短、准确率高。结论HE染色联合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更加规范,对于肺真菌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规范化特殊染色技术 肺真菌 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标免疫法与抗酸染色联合应用对结核病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3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金标免疫法、抗菌染色法、病理活检法对患者进行诊断。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评估金标免疫法、抗酸染色法、金标免疫法联合抗酸染色法的诊断效果。结果金标免疫法的阳性率94.62%、抗酸染色法的阳性率95.70%,均高于病理活检的阳性率9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标免疫法联合抗酸染色法检测的阳性率91.40%,低于病理活检9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标免疫法与抗酸染色联合用于结核病诊断,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金标免疫法 抗酸染色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无创性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用于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31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全部孕妇均抽取外周血进行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异常者予以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以此为金标准,评价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诊断准确率。结果311例孕妇无创基因检测结果示,308例染色体数目正常,孕妇随访至分娩,常规检查未见新生儿染色体疾病;3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21-三体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1例,异常检出率0.96%,诊断结果与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准确率100%。结论产前基因检测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简单易行、安全无创,是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有效产前筛查手段,对提高人口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 产前筛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饮片颗粒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干预方式。方法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两年间,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中药饮片颗粒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中药的性质、药性、适应症、中医诊断理论、中药理论知识以及国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判断、统计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列出不合理使用项目;成立专家处方点评组,确保点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最后分析结果。结果点评的2400张中药饮片颗粒处方中,单张门诊处方量超过7日用量的80张,占比3%;其次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物禁忌,占比2.9%;用法用量问题,占比2.5%;适应症不适宜0.8%。结论加强临床药物使用管理的强度,明确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及适应症,针对性开药,是减少中药饮片颗粒不合理使用的有效方式。

  • 标签: 中药饮片 颗粒剂 处方点评 分析
  • 简介:摘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主要是由肠道L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其作用功能逐渐被揭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Glucagon-likePeptide-1ReceptorAgonist,GLP-1RA)不但具有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还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多种作用。本文就GLP-1RA对糖尿病、心血管系统、肥胖、骨骼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临床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采用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在我县高食管癌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对40~69岁的常驻居民登记并进行上消化道早癌筛查,以我院三年筛查出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变患者为目标人群,选取接受治疗或随访的98例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食管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内镜检查,对镜下可疑病变进行指示性活检并经病理学确诊,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食道癌患者的检测率均为100.00%(7/7),两者之间不存在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无意义(P>0.05);在对癌前病变检测时,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分别为100.00%(55/55)、74.5%(41/55);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分别为100.00%(36/36)、94.4%(34/36)。结论对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检测技术,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两种方式在诊断癌前病变时,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效果大致相同,可是在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时,碘染色的效果明显优于窄带成像技术。

  • 标签: 癌前病变 早期食管癌 碘染色 窄带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与革兰染色法的方法对比关系。方法以140例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取牙垢涂片分别采用湿片法镜检和革兰染色法镜检对其牙垢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口腔螺旋体检测结果。结果利用湿片法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利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5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口腔螺旋体的检测普遍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检出阳性率,为临床口腔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

  • 标签: 口腔螺旋体 口腔 湿片法 革兰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合理、安全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使用中药注射的病历185份,对其中发现的中药注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不合理用药43份(占23.2%),主要表现为超适应症、溶媒选择不当、剂量过大、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我院临床中存在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的现象,医院应加强中药注射相关知识宣传、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安全使用中药注射的意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病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疽愈喷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病灶清除手术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疽愈喷。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1年后复发率及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炎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疽愈喷用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并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炎症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疽愈喷剂 慢性骨髓炎 病灶清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给予湿疹患儿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的前提下,研究与验证保湿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患有湿疹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例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在进行湿疹治疗的同时,辅以保湿对患处涂抹。而另20名患者组成的对照组仅进行单纯的湿疹治疗,涂抹糖皮质激素药物。结果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湿的应用可以提高婴幼儿湿疹治疗的效果,且对皮肤的恢复有着积极影响。

  • 标签: 保湿剂 婴幼儿湿疹 治疗效果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