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化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54例肿瘤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对照患者实施活检穿刺法治疗,观察患者实施免疫化技术治疗。并对两患者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患者Glypican-3和Heppar-1阳性率3.70%,观察患者Glypican-3和Heppar-1阳性率92.59%,观察缓和阳性率比对照高(P<0.05)。结论免疫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使诊断结果有效率显著提高,为提后质量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理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代谢学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学科,通过对生物样品的代谢谱图分析,揭示机体的生理状态,探讨疾病致病机制和发展进程。本文主要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学研究的文献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一个展望。

  • 标签: 代谢组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蛋白质技术的出现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本文简介了蛋白质学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管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IP术治疗62例尿道下裂患者。结果62例患者均I期成形尿道。并发尿瘘2例,尿道口狭窄2例。结论TIP术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尿道板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低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过程中,观察对比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的诱导缓解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科首诊并初治的49例中低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的完全缓解率及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双诱导方案与双诱导+蒽环类抗生素对比,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方案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方案相比,两者的完全缓解率无差异,但前者无蒽环类抗生素相关副作用及并发症,患者临床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亚砷酸 柔红霉素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蛋白质技术的出现为乳腺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学在乳腺癌诊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乳腺癌
  • 简介:摘要通过建立输血科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从入库到出库的智能化管理,输血科管理系统和检验科LIS及医院HIS之间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临床医生护士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使临床输血更加规范和科学化,保障输血安全及合理应用。

  • 标签: 输血科 智能管理系统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鞘配合塞丁格(Seldinger)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经PICC专科护士评估后认为在直视下穿刺置入PICC有困难的40例乳腺癌患者,在健侧上肢运用血管鞘配合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患者均采用5Fr血管鞘配合PICC套件,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成功,其中1针成功29例,2针成功8例,3针成功3例,失败0例。结论采用血管鞘配合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提高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置管的临床适用率和置管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鞘 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加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随机选取两个阶段于我院治疗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500例,作为对照和观察,对比两CRBSI发生率。结果在CRBSI发生率上,观察为3.80%,对照为17.20%,显著高于观察,两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能够有效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学组 预防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以智能化中药房建设为契机,推进中药调配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分析中药智能存取系统的总体使用情况,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结果中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取药过程,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有关问题有待解决。结论中药智能存取系统有利于医院中药房现代化建设。

  • 标签:
  • 简介:摘要移动客户端的智能化居民慢性病管理能够收集患者健康信息,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推送健康信息,针对患者健康危险因素制定健康管理处方和健康改善行动指南,加强医患沟通,降低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发病危险性。

  • 标签: 智能化 慢性病 健康管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将大数据技术在医院临床数据管理中进行应用,可以解决医院临床数据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系统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就大数据技术在医院临床数据管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两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医院临床数据 智能分析应用平台 意义 构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睡前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睡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对某大学1461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并分析学生网络及使用手机情况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大学男生PSQI得分低于女生,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t=2.670,P<0.01)。根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性别及手机依赖等,均会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产生影响,且年级及手机依赖的交互作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eta=-0.059,P<0.01)。结论大学男生及年级高者更出现睡眠问题,同时,对手机依赖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睡眠的质量。

  • 标签: 大学生 智能手机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取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对于最大径>2cm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103例最大径>2cm肾结石患者,采取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治疗,分析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入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100%;一次性碎石成功103例,成功率100%率;手术时间17~53min,平均(30.3±9.18)min;住院时间1.4~5.1d,平均(3.1±0.3)d;术后2w结石复发率0%,12w结石复发率0%。1例出血;2例血尿;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感染;2例输尿管损伤。结论对于最大径>2cm肾结石患者,采取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

  • 标签: 最大径>2cm 肾结石 临床治疗 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 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