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手指受挤压旋转撕脱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再植方法,为临床断指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自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因挤压旋转撕脱性断指,断指需要再植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按其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邻指动脉移位,对照组采取自体小静脉移植法,每组各14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结果观察组21指的完全成活为20指,成活率为95.2%,对照组22指完全成活为16指,成活率为72.7%,可见,观察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8周的功能跟踪显示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指受挤压旋转撕脱后,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再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严格掌握其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以此来提高其成活率。

  • 标签: 断指 再植 显微外科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头位难产产妇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及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头位难产产妇 徒手旋转助产护理 常规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的9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产妇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自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徒手旋转护理,对两组产妇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其他情况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和宫内窘迫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实施护理时,采取徒手旋转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不良现象的发生率,保证了母婴健康、平安,值得大力普及。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助产护理中实施徒手旋转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头位难产产妇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助产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徒手旋转。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结局,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实施徒手旋转可取得不错的效果,自然分娩率高。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接手术周转的潜在因素,减少手术室人力、物力的闲置时间,降低手术室运营成本。方法选取2014年6~9月每周星期一至五的计划接手术,记录每台接手术的等待时间。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对各项影响接手术周转的潜在因素进行logist回归分析。结果在影响接手术周转的潜在因素中等待麻醉苏醒、接手术麻醉实施、仪器连接及中午就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实际需求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缩短接手术等待时间,使手术室在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和设备等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 标签: 接台手术 周转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手法旋转胎头,来纠正头位中之异常胎方位—持续性枕横位(POTP)或持续性枕后位(POPP),在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等方面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119例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后位的产妇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取手法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74例产妇,经适时的采取手法旋转成枕前位的58例,成功率为78.3%(58/74),均经阴道分娩,16例旋转失败,3例行胎头吸引术经阴道助产,13例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剖宫产率17.6%(13/74);对照组45例中29例行剖宫产术,剖宫产率高达64.4%。两组剖宫产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手法旋转胎头可及早地纠正POTP或POPP,减少较大部分头位难产的发生,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是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头位难产 手法旋转胎头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固定野调强放疗作用于鼻咽癌患者的剂量学区别。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5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与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对比2种计划的危及器官受照剂量、靶区剂量分布。结果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腮腺V30、颞颌关节平均剂量、腮腺平均剂量以及PTV2、pGTVnx的靶区适形度,均显著高于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与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存在相似的靶区剂量分布情况,并且均可符合临床要求。

  • 标签: 鼻咽癌 容积旋转 固定野调強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对接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经验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月接手术病人1068例为观察组,在整个接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选择2014年10月~2014年11月接手术病人1084例为对照组,在接过程中实施常规接护理服务。统计两组接时间、病员满意度、麻醉诱导术前抗生素是否输注完毕等,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无缝隙护理的观察组接病人满意率提高,接时间缩短,麻醉诱导前术前抗生素均已输注完毕,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病人中开展无缝隙护理服务既保证了手术安全,又缩短了接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同时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既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也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

  • 标签: 无缝隙服务 接台手术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连手术在护理上的风险性,对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的40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通过对耳鼻喉连手术的风险循证,找到连手术中的高危风险因素,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对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风险隐患发生率、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和病人满意程度评分展开对比性的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缺陷和风险隐患的发生率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护理安全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得分都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耳鼻喉连手术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积极的应用推广。

  • 标签: 耳鼻喉 连台手术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PDT)在高原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7月-2014年12月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各种有气管切开术指征无禁忌症的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2组,观察组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组(PDT组)30例,对照组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ST组相比,PDT组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切口小(P<0.01)。PDT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少于ST组(P<0.01)。结论对高原危重症患者实施PDT可减少手术创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自制操作在乳腺手术体位安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5年8月手术室乳腺外科手术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每台病人术前术毕安置仰卧位伴上肢外展体位程序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实验组则直接移动自制操作到患侧手臂位置,无需术前术毕重复安置和拆卸手术床手板。分别观察两组体位安置所耗总时间以及医生对体位安置程序的满意度。结果乳腺手术体位安置中,实验组体外安置总耗时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外科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自制操作实用性比较强、操作相对简便,有助于优化乳腺外科手术体位安置环节中的护理流程,减轻护士工作的身体负荷,提高手术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病人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 标签: 自制操作台 乳腺外科手术体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验证各参比实验室的检验检测能力。方法用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规定的方法对水样中铁、锰、铅、铜、铬、氯化物、硫酸盐进行检测;采用稳健统计法(robust)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Z分数对参比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8个参比实验室共提供56个检测数据,检测数据满意率为89.3%。结论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活动,可发现检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实施整改,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 标签: 实验室 比对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羊水的病原菌构成及其药敏结果,了解羊水标本细菌培养对宫内感染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送检886份羊水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药敏结果统计分析。结果886份羊水中,共分离出530株细菌或念球菌,检出率59.8%。G-菌258株,占总48.7%,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总病原菌第一位,占总菌38.5%。G+菌206株,占总39.4%。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其它链球(草绿色链球)、其它革兰阳性球菌为一组无临床意义污染菌共157株,占总菌29.6%,提示羊水标本细菌培养为高污染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前三位是氨苄西林71.4%,复方新诺明55%,哌拉西林33.2%。而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敏感率均大于80%。结论羊水细菌培养为高污染标本,对羊水培养出的病原菌应谨慎分析其临床意义。羊水中分离率最多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这些常规药物敏感率均大于80%,可作为宫内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

  • 标签: 羊水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以四川省绵阳市三县为例,探讨西南地区高血压人群治疗现状。方法针对1426例专科门诊高血压病患者测量血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血压,及用药情况。结果目前三县专科门诊的血压控制率为42.55%,高于普通门诊人群33%的控制率。低学历、农民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远低于高学历、其他职业的患者,二级医院的门诊血压控制率低于三级医院。长效CCB和ARB在三级医院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在二级医院,其他(27.42%)、ACEI(27.59%)、短效CCB(10.37%)依然应用广泛,三级医院的选择更符合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结论本次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了三县高血压治疗及用药情况的现状,可为提高我县的血压控制率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压控制率 用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不同年龄段血糖情况。方法2014年11月至12月参加农保体检人员1991人,无糖尿病症状及糖尿病史,愿意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首先空腹抽取静脉血做血糖检测,血糖值小于7mmol/L者1831名,再口服75克葡萄糖行糖耐量试验(OGTT),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OGTT有统计学差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3.32,P﹤0.05;(2)空腹血糖联合OGTT糖尿病检出率明显提高,单纯空腹血糖糖尿病检出率8.09%,进一步行OGTT糖尿病检出率5.02%,两者合计糖尿病检出率12.66%,P﹤0.05,统计有意义。(3)不同年龄组空腹血糖(FPG)有统计学差别,F=3.639,P=0.006﹤0.05;结论在体检人群中特别是40岁以上提倡OGTT以提高糖尿病(DM)及糖尿病前期(IGR)的检出率,作好早期一级或二级预防,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标签: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体检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锌软膏局部外涂联合辐射治疗新生儿红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0例有不同程度红臀的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试验组采用氧化锌软膏局部外涂联合辐射暴露法,对照组用氧化锌局部外涂的方法。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化锌软膏局部外涂联合辐射暴露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红臀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红臀 氧化锌软膏 辐射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28%(56/200),阴性率72%(144/200),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6例,其中重度AHR7例,占12.5%;中度AHR24例,占42.86%;轻度AHR16例,占28.57%;极轻度AHR9例,占16.07%。结论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CVA的主要方法,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激发试验 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进行免疫毒性试验,以判断某中药注射液的主动全身致敏情况。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给豚鼠腹腔注射某中药注射液7.72ml·kg-1致敏,最后一次致敏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取各组半数豚鼠静脉注射相应受试药物予以激发,受试药物的激发量是致敏量的2倍,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过敏情况。结果给予某中药三个批次药物的豚鼠均未出现明显过敏反应。结论此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无潜在致敏性。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主动全身致敏 过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清热颗粒喷雾制粒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喷雾制粒时浸膏浓缩的相对密度,雾化压力,喷雾喷率,喷雾速度共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颗粒成品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复最佳的喷雾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浓缩的相对密度为1.08,雾化压力为0.10kPa,喷雾频率8Hz,喷雾速度1.0Hz。结论优选的制粒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喷雾制粒 颗粒剂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