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增病区物品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新增病区采用标识编号管理,实施物品定置。结果物品规范放置,减轻新进科室所有人员环境陌生感,改善了病区的环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增加了医患双方的满意度。结论对新增病区物品实施标识编号管理,是一种科学、系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标识编号定置管理 新病区准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感染性疾病患儿53例,设为实验组;取同期本院非感染性疾病患儿53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组间比较。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阳性率高;实验组组内比较,细菌性肺炎阳性率高,诊断特异性为95.7%,敏感性为91.2%,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及WBC检测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作用较大,有极大诊断意义,需推广。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鼻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风热上犯型68例,用自拟Ⅰ号方治疗;胆热移脑型44例,用自拟Ⅱ号方治疗;肺脾气虚型132例,用自拟Ⅲ号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是治疗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鼻渊/中医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辩证施治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危药品进行标识管理实践,探究其实践效果。方法建立高危药品标识管理小组,对我院2012.12至2013.12发生的高危药品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关高危药品标识管理规范,对高危药品名称标识、存放标识、使用标签进行统一标准,对比实施高危药品标识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数。结果通过对高危药品进行标识管理,将管理前(2012.12至2013.12)高危药品护理不良发生时间的例数由15例降低至管理后(2014.1至2015.1)的0例。讨论加强对高危药品标识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高危药品的发生,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危药品 管理 标识 实践与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从鼻的概念,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鼻的病因病机,讨论蒿芩清胆汤治疗鼻的疗效。认为该方,具有清胆利湿,化痰泻浊功效,治疗鼻效果显著。

  • 标签: 蒿芩清胆汤 鼻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消化科住院的40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工作采用口头宣教的管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特点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护理标识应用管理后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护士被表扬次数增加,而护理不良意见明显减少(P<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可突出护理重点,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提升护士价值,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服务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病区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护理标识的分类、制作和使用,统计不良事件等的发生状况。结果护理标识的合理使用,在不良事件的降低,护士宣教的效果方面有差异。结论护理标识的使用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标识 病区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通过流程改造,采用分组标识配置,修改PIVAS系统程序,完善排药和冲配模式;结果平均排药时间减少3.75秒/袋,平均冲配时间减少12秒/袋;结论分组标识配置,优化流程,可明显提高排药和冲配效率。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分组标识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心脏”,承担着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我科通过颜色区分、警示牌粘贴、物品归类定点放置等方法,将标识化管理作为我科的特色管理渗透到管理内涵建设中。

  • 标签: 标识化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慢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改良Jadad质量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5.2.1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114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异质性检验P=0.58,表明6个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5.59,95%CI(3.62,8.61);Z=7.79(P<0.00001),中医药疗法相对于西药治疗小儿慢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小儿慢鼻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RCT均属低质量文献,其疗效须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 标签: 小儿慢鼻渊 小儿慢性鼻窦炎 中医疗法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作用于失神经骨骼肌萎缩Fox03a表达变化。方法选用54只Wistar大鼠建立右下肢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去神经对照组和电刺激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ing),分别检测失神经支配第2天、7天、14天和28天的腓肠肌中Fox03a不同时段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去神经组与对照组比较,Fox03a表达持续增加,P<0.05。电刺激组与对照组对比,Fox03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去神经组和电刺激组对比,Fox03a的mRNA和蛋白持续增加,P<0.05,去神经组和电刺激组对比,mRNA和蛋白持续减少,P<0.05。结论电刺激通过抑制Fox03a的表达,起到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

  • 标签: 电刺激 肌萎缩 Fox03a,失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腕带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我院护理部在各临床科室统一使用了患者标识手腕带。结果手腕带的使用方便了查对制度的执行,进一步落实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手腕带的使用可有效的识别患者身份,杜绝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标识手腕带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监管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采购药品的质量,能够有效预警预存,提高缺陷药品召回的效率,增强患者的信任度,本文综合概述和分析药品电子监管对医院药品采购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医院药品采购及电子监管的实施提出政策展望。

  • 标签: 药品电子监管码 医院药品采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道标识在普外科各种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90例行管道标识管理结合管道护理教育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管道名称认识度达100%,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患者的管道护理知识了解率达99%,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结论管道标识管理与相关教育有效减少了管道护理事故的发生,增进了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优点诸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管道标识 护理 普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具体效果。方法以医院护理现状为出发点,设计简单、易识别的护理标识。同时,还在护理日常工作中实现护理标识的规范性,并有目的性的应用护理标识。结果把护理标识引入至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护理不良问题的出现,最终赢得患者的满意。结论护理标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频率,从而为广大患者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护理标识 安全 效果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高风险科室,急诊患者常需在科内进行输液、留取各类标本及到各个医技辅助科室进行检查,且要根据病种的不同和病情轻重需要转送到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或病房进行治疗等,与各科进行交接,过程中常会因信息不准确出现医疗差错,增加患者的痛苦。从2013年起,我院急诊、危重患者、“三无人员”、语言沟通障碍者均使用红色腕带,它是确认患者在院期间的重要信息标识。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标识腕带 急诊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