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数字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Elsevier、SpringerLink、Wiley&Blackwell、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数字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资料收集和评价,将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对手术精确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患者远期生存时间以及手术费用均有影响。结论数字系统在医院手术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精确性,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以及降低手术费用,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数字化 手术室 应用效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患者测定中实施数字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骨密度测定的骨质疏松患者105例进行观察,针对105例患者分别实施数字放射影像(实验组)与X线影像检查(参照组),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价值。结果两组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后对比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辐射量、测定所需时间等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骨密度测定过程中给予数字放射影像的检查价值更为显著,能缩短测定时间,减少辐射量,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数字化放射影像 X线影像 测定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囊肿塞治器在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仅应用开窗减压治疗,观察组在开窗减压治疗同时应用数字囊肿塞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的46.8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数字囊肿塞治器在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治疗中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化囊肿塞治器 下颌骨囊性病变 开窗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5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通过DSA诊断作为金标准进行评估。结果诊断试验分析采用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52/52)、100.0%(2/2)。在两次检查中,真假腔的数量,主动脉破裂的数量和主动脉第一破口的位置统计学无显著差异,两种检查方式的累及髂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显示夹层假腔内有血栓者12例(23.07%),DSA无法显示夹层血栓情况。结论MSCTA与DSA均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方式,MSCTA简便快速无创且可重复性好,完全可作为主动脉夹层临床筛查的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临床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程序护理干预在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中的作用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程序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治疗中采取个性程序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帮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偏头痛性眩晕,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按常规肝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和人性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和人性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可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但本文显示与常规护理无显著差异,要扩大样本量继续观察。

  • 标签: 腹腔镜 肝癌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亲情护理在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的12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亲情护理组开展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重症监护的时间、住院总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的情绪指标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亲情护理组满意水平、患者的情绪指标评分、重症监护的时间、住院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亲情化护理 重症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中人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结合人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输液前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观察组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护理应用在门诊输液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输液时的疼痛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输液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集束管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PCI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集束管理组,常规护理组(n=53)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集束管理组(n=53)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接受集束管理干预,对比评估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集束管理组相对常规护理组在心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均显著改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治疗患者中开展集束管理干预后,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元教学方法在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轮转生(以下简称“规培轮转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病理科接收的规培轮转生进行统计,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轮转生4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多元教学方法、常规带教方法。观察两组轮转生的考核成绩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研究组轮转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病理科规培轮转生实施多元教学方法,可调动轮转生学习的积极性。

  • 标签: 多元化教学方法 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生带教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人工气道患者集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集束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6例,集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2h后护理干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6.52%、32.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人工气道患者集束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产房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初产妇,以11比例分为传统组80例、家庭组80例。即传统组使用传统产房分娩,家庭组使用家庭产房分娩,比较患者自然分娩率、各产程时间。结果家庭组自然分娩率为95.00%,传统组自然分娩率为85.00%,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各产程时间显著超过家庭组,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传统组总产程时间为(9.38±0.94)h,家庭组则为(10.70±1.4)h。结论于初产妇中,家庭产房分娩模式能够在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同时,缩短各产程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初产妇 自然分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人性导乐分娩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8月收治的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模式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全程人性导乐分娩模式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间以及分娩的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整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人性导乐分娩模式对产妇进行分娩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产妇各项生理指标,并且产妇产后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全程人性化导乐 分娩 产妇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护理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个性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对患者的个性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依从性进行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相互比较,常规组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性护理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应用,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帕金森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患者实施活血瘀法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58例中医内科患者参与实验,就诊于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抽签法分组,每组各29例患者,纳入实验组的患者行活血瘀法治疗,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行常规方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患者实施活血瘀法,效果确切。

  • 标签: 中医内科 活血化瘀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幽门螺杆菌个体治疗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并愿意接受研究的HP感染者3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0例(根据HP感染量,采用动态四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120例(采用固定四联疗法,严格执行国际HP感染共识一律采用四联疗法治疗两周),对两组HP根除率、副作用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根治率(95.8%)高于对照组(76.7%)(P<0.05)。研究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5.8%)(P<0.05)。结论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周期,其根治率增高,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根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全程信息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2月—2019年2月500例静脉输液单,均实施全程信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平均处理审核时间、平均排药时间、平均停药时间、静脉用药合理率。结果管理后平均处理审核时间、平均排药时间、平均停药时间显著比管理前短,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静脉用药合理率(99.60%)显著比管理前(92.40%)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信息管理可提高医院静脉配药效率与用药合理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医院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全程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集束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均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3h和24h集束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学以及慢性健康状况的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在血糖控制、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SOF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以延缓或者逆转器官的衰竭,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治疗时机越早,病死率越低。

  • 标签: 集束化治疗 感染性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行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规范管理)、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管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稳定,并发症发生率随之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管理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肾小管间质纤维是慢性肾脏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通路,临床上对终末期肾病只能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因此了解肾间质纤维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对于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间质纤维化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