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后,有44例患者完全康复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已经好转,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精心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格障碍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6例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我院精心护理后,32例康复出院,4例好转。结论对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对症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人格障碍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探讨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人格障碍患者,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护理计划。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3例病情转好留院继续治疗,1例转院治疗。针对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为治疗、护理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住院部和门诊部收治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不同阶段攻击行为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攻击反应选择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攻击反应选择各健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1周有效率为40.00%,治疗3周为66.67%,治疗6周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0.00%、40.00%,P<0.05。结论在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治疗中采用奥卡西平可有效改善其攻击行为精神状态,利于促进其加强自身行为控制。

  • 标签: 奥卡西平 反社会人格障碍 攻击行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48例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人格障碍患者,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精神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结果在我院的精心治疗下,46例患者康复,2例患者好转。结论分析患者的病情,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人格障碍 治疗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53例人格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结果53例患者中,偏执13例,分裂10例,强迫8例,戏剧7例,依赖6例,自恋4例,回避3例,反社会2例。观察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格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变化,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人格障碍 心理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H高血压与轻度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5年10月就诊于我院神经科、心内科门诊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2例,应用蒙特利尔量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障碍评估。结果H高血压患者MoCA评分与受教育程度(P=0.005,r=0.274)呈正相关,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P=0.000,r=-0.35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H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H型高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在具体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除了此病常具备的一些特征外,还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这些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巨大的印象,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的必要性。本文笔者通过对2糖尿病认知功能患者63例和2糖尿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4例跟踪调查,主要通过收集两组患者个人史、家庭史、血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等的手段,对2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为2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丙戊酸钠联合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的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42例,对照组使用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采取派利哌酮及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3.81%,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观察组为33.3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采取帕利哌酮及丙戊酸钠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丙戊酸钠 攻击行为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现状、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自愿参加调查的2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MoCA量表筛查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现状。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及秩和检验对不同特征的T2DM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比较。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00名T2DM患者,根据MoCA量表认知功能障碍判别标准,患病率为80.50%(161/200)。结论T2DM患者MCI患病情况较为严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2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的疗效。方法选出2糖尿病ED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国际勃起指数-5评分nternationalIndexofErectileFunction-5,IIEF-5),两组均给予降糖,抗血小板,调脂,B族维生素,扩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α-硫辛酸0.6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注射,一天一次。治疗两周后再次进行IIEF-5评分,比较用药前后评分的不同,以此评价α-硫辛酸对2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92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d后IIEF-5评分增加(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IIEF-5评分有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α-硫辛酸对2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有治疗效果。

  • 标签: &alpha -硫辛酸 国际勃起指数-5 2型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一偏执人格障碍为主角的病态家庭形成、瓦解过程,寻找避免病态家庭的一些办法。方法对家庭成员主角成长过程追溯,了解家庭成员病态表现,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人格一旦形成难以改变,尤其是偏执人格;家庭成员可以相互影响;离异不全是坏事。结论男、女双方恋爱、结婚必须慎重,争取做到情投意合,不受外界干扰;夫妻注意沟通,相互尊重,家庭成员注意了解,家庭凝聚力强,可以避免病态家庭;当矛盾不可调和时,只有离婚,离婚不失为解决病态家庭的一种办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2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障碍”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而非2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胰岛素抵抗所取的作用可以替代胰岛素的服务作用,而胰岛素的服务作用限制了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需要。给临床上的假象就是2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有障碍。β细胞功能强大,没有障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确实能延缓2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但这只是在增加胰岛素抵抗中“抵”的力量,不能减少胰岛素抵抗中“抗”的力量。

  • 标签: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服务作用 胰岛素主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酸枣仁汤对于心胆气虚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门诊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属心胆气虚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酸枣仁汤,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PSQI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SQI评分较第7日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P<0.05)。结论酸枣仁汤对于心胆气虚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患者效果明显,临床应用前景光明。

  • 标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酸枣仁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14年新招聘护士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新疆某三甲医院的49名轮转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护理学校与非专业护理学校完成学业的新护士在明尼苏达量表中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妄想、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社会内向等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专毕业新护士和本科新护士在明尼苏达人格测定量表中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新护士的疑病、抑郁、男女性化、社会内向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少数名族新护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专业学校毕业的新护士、受不同教育程度的新护士个性特征无差别;不同民族的护士个性特征明显不同,汉族新护士比少数新民族护士在身体不适、情绪、性格和心理上与生理性别一致,不太会表现出异性的气质,但也不过分显露所属性别的极端化倾向,个性平和自然,不别扭、在社交活动中虽不是活跃分子,但与人交往也比较容易,在人群中往往能够保留自己独立的空间。

  • 标签: 新护士 人格特征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龄临床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诊断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从750例住院患者中,入选60-80岁年龄段共91例,均患高血压、脑卒中、长期卧床老龄患者,分为二组吞咽障碍组,无吞咽障碍组。对相关病因进行回归性分析,寻找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合并症。结果入选的91例60-80岁老龄患者中,导致临床死亡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脑卒中、心脏病、慢阻肺、糖尿病.二组在同等条件下(均有高血压、脑卒中、长期卧床),出现四种并发症咳痰障碍、肺炎、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衰竭,构成比(%),分别为吞咽障碍组(男)91、93、100、100,(女)93、64、100、100;无吞咽障碍组(男)67、50、100、100、(女)67、100、100、100。出现吞咽障碍组的55例病例中,死亡25例,生存30例,死亡率45.45%。无吞咽障碍的36例病例中,死亡5例,生存31例,死亡率13.89%,P值检验,二组存在高度差异(P<0.001)。结论吞咽障碍是导致、咳痰障碍、反复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最终老年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老龄 吞咽障碍 咳痰障碍 肺炎 营养不良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动力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d-FD)采用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诊断标准d-FD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每天服用替加色罗2次,每次剂量为6mg;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谷维素3次,每次剂量为20mg。采用VAS(视觉模拟标尺)0~10对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2周总体FD症状、早饱、饱胀、恶心、嗳气等症状几分进行计算,对治疗的有效率以及饮水负荷试验结果进行总体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明显的下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无明显的变化。早饱、饱胀、恶心、嗳气等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初饱和最大饮水量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的变化。结论临床上对动力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使用替加色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替加色罗 动力障碍型 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Ⅱ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情况。方法本研究中所有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Ⅱ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4日至2017年4月13日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中成药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口服10毫克他达拉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IIEF评分与阴茎插入成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II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IEF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且阴茎插入成功概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Ⅱ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Ⅱ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小剂量 他达拉非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47例患者不存在攻击行为,3例存在轻微攻击行为,并且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存在攻击行为精神病患者时,给予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攻击行为次数,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攻击行为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