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房颤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房颤组按照疾病特征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9例),持续性房颤组(51例)和永久性房颤组(54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左房内径、血清MIF、Ⅰ型CP(PICP)、Ⅲ型NP(PⅢNP)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左房内径增大,且阵发性房颤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增加,且3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相关性分析,左房内径与血清MIF、PICP、PIIINP水平均呈正相关(rMIF=0.7050,rPICP=0.6954,rPIIINP=0.6816;P<0.01)。结论MIF、PICP、PIIINP可能通过参与房颤患者心房结构的改变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 标签: 房颤 心房重构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Ⅰ型CP Ⅲ型NP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住院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的病例683份,根据用药指导原则进行评价分析,对存在不合理的处方开展讨论。结果683份病例中有128份不合理处方,占18.74%;不合理原因主要有给药途径、无指征用药、疗程过长、药物用量不适、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其中给药途径不合理发生率最高,为37.50%,其次为无指征用药。结论我院质子泵抑制剂总体上使用尚可,但是在药物使用指征和用药途径中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医生还要加强对药物使用方式的了解,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合理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给药途径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lncRNAPCAT19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的作用,通过shRNA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之后再观察lncRNAPCAT19对肺癌细胞的增值与侵袭作用。方法首先将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培养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转染lncRNAPCAT19sh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hRNA,之后采用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中肿瘤细胞的lncRNAPCAT19的表达量,并且,通过采用MTT和侵袭实验的方法来分别观察两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我们通过qRT-PCR检测发现,研究组A549肿瘤细胞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0.421±0.030,而对照组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1.116±0.07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6,P<0.01),说明通过shRNA可以减低lncRNAPCAT19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MTT结果显示,研究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542±0.029,而对照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719±0.065,两组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值能力;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71.2±9.1,而对照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149.6±12.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13,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

  • 标签: 肺癌 lncRNA PCAT19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住院病人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住院病人420例,总结420例住院病人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结果420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病历中,不合理用药病历45份,用药合理率为89.29%。45份不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病例具体表现为用药指征不适宜、药物选择不适宜、重复用药、疗程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以及溶媒使用不适宜。结论住院病人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期间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临床应规范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提高用药合理率。

  • 标签: 住院病人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抑制皮肤疤痕中采取透明质酸和纤维粘合剂的效果。方法对象为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0例皮肤疤痕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100)、纤维粘合剂组(n=150)、透明质酸组(n=150),分别开展不做任何处理、使用纤维粘合剂、使用透明质酸等三种治疗,对比参照组、纤维粘合剂组、透明质酸组皮肤疤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透明质酸组、纤维粘合剂组皮肤疤痕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成纤维细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伤口愈合强度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透明质酸组、纤维粘合剂组皮肤疤痕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成纤维细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伤口愈合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明质酸和纤维粘合剂有助于抑制皮肤疤痕。

  • 标签: 透明质酸 纤维粘合剂 皮肤疤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TN基因的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利用特异性siRNA将CTTN基因进行沉默,westernblot检测其沉默效率。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TTN基因沉默后,呈现红色荧光的TRITC-鬼笔环肽标记的F-actin和呈现绿色荧光的Dyligt488标记的cortactin共定位的黄色荧光-侵袭性伪足数量的改变情况。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CTTN基因沉默前后侵袭细胞数量的改变。结果westernblot检测发现,siRNA可以将CTTN基因显著沉默。在此基础上,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CTTN沉默后出现侵袭性伪足的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侵袭模型同样发现,CTTN沉默显著减少了侵袭细胞数量(P<0.05)。结论CTTN基因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的降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CTTN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性伪足 荧光共聚焦 Transwel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治疗1、2月后的VEGF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介入性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 血管内皮抑制素 介入治疗 肝癌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注射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治疗的326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的情况。结果本次326例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治疗的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26例,占到7.98%,其中外科系统14例(9.03),内科系统12例(7.02%),不合理用药原因中有6例属于联合用药不合理(1.84%),8例属于药物使用过量(2.45%),3例属于用药疗程偏长(0.92%),9例属于用药指征不明确(2.76%)。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应针对不同科室用药情况制定严格规范的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标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住院患者 不合理用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免疫抑制剂,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参照组(75.00%),其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可有效缓解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急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血栓弹力图分析探讨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92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病患作为本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的病患64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病患64例以及接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病患64例,利用血栓弹力图分析比较三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病患间不同途径对血小板抑制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数据差异(P>0.05);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抑制疗效为98.44%,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和单独使用氯吡格雷组的病患(P<0.05)。结论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均有显著的血小板抑制作用,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则抑制血小板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抑制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脑膜瘤患者术后口服卡马西平致四度骨髓抑制的个案护理要点,用以指导临床,加快患者的康复。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疾病的发展、用药情况、心理状态等,做好骨髓抑制的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结果经过系统的医疗与护理干预后,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做好四度骨髓抑制的护理,能够预防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膜瘤 卡马西平 骨髓抑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系HepG2和MHCC97H细胞。将本实验室保存的两种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经过五味子乙素(50μmol/L、100μmol/L)加药处理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利用CCK-8试剂盒在24h,48h,72h进行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浓度下,在24h、48h、72h,HepG2细胞被分别抑制了约19.62%,19.05%,11.33%,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100μmol/L浓度下24h、48h、72h抑制率分别为4.35%,11.67%,16.03%两组差异显著(P<0.05)。MHCC97H细胞的抑制率约为4.43%,9.66%,26.84%,仅72h数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P<0.05)在100μmol/L浓度下24h、48h、72h抑制率分别为24.38%,33.56%,52.36%,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过五味子乙素处理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结论五味子乙素抑制HepG2和MHCC97H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下围手术期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12月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12月间在临床药师干预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评价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疗程≥6天的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分别为64.33%、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33%、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时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通过临床药师在围术期对质子泵抑制剂的干预后可显著降低无指证用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质子泵抑制剂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青藤碱50μg/ml、100μg/ml、150μg/ml、200μg/ml、250μg/ml分别作用于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青藤碱处理后,12h、24h、36h后NCI-H446增殖、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青藤碱均对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细胞凋亡,随着青藤碱浓度的增加和接触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率也逐渐增加,而且促进凋亡的作用也逐渐加强,在作用36h后SIN250μg/ml组的抑制率为85.67%。结论青藤碱可以显著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标签: 青藤碱 小细胞肺癌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肝性脑病(HE)的发生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的主要并发症,本研究主要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是否与TIPS术后HE的发生相关。方法分析本中心接受的TIPS197例肝硬化患者的数据。评估PPI药物和其他特征是否是TIPS术后HE发展的因素。结果TIPS术前使用PPI治疗的患者,TIPS术后H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使用PPI的患者(P<0.05)。TIPS术前、术后PPI治疗不影响无移植存活(TFS)。结论PPI治疗可能是TIPS后H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肝硬化患者TIPS术前,应仔细评估PPI治疗的适应症。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与单药顺铂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36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单用顺铂治疗,观察组18例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QOL及KP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33.33%、治疗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5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OL评分及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皮肤毒性、变态反应、心血管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更佳,有利于提升肿瘤抑制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强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恶性浆膜腔积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抑制率监测对阿司匹林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阿司匹林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所有病人均按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标准进行治疗,当胃镜未见活动性出血或复查两次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作为出血停止的标准。实验组出血停止后,完善AA抑制率监测,当AA抑制率<76%时予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出血停止5天后,予服用阿司匹林100mgqd。随后两组均继续使用艾斯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1月,分析两组随访期间出血发生情况;两组呕血、黑便及血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随访期间出血、呕血、黑便及血便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生四烯酸抑制率监测可以作为指导阿司匹林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阿司匹林治疗的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花生四烯酸抑制率 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