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根管及牙体治疗成熟,过去不能保留的牙现在也有可能保留,当然在根管治疗术中遇到疑难复杂根管也会随之增加。而根管手术显微镜因其可视性高,增加了主动、准确性,在疑难病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其在口腔治疗中的深入应用,使精细根管治疗及根管治疗并发症处理得到更大飞跃。本文阐述在显微根管治疗中医生要在镜下视野中完成诊疗,任何离开显微视野的操作都会影响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显微根管治疗助疗者不仅要有娴熟的四操作技能,还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各仪器、器械的应用。

  • 标签: 显微 根管 四手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操作在治疗口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进行口腔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四操作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进行四操作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时间要明显小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患者使用四操作模式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的时间,且能够收获到更高的满意度,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操作在应用根管显微技术治疗口腔疾病时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原则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显微根管治疗中所应用的不同办法将其分为两组。既应用传统根管显微技术治疗的对照组38例,以及应用四操作下根管显微技术治疗的实验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及满意度情况及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1.2±8.1min,对照组患者为61.0±10.2min,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1.7%,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则为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操作在显微超声技术疏通钙化根管治疗过程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四手操作 根管显微技术 口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操作在根管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和应用体会。方法对360例急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病例治疗过程采用四操作,观察效果。结果360例患者在根管治疗术中采取四操作,提高了根管治疗的疗效,降低劳动强度。

  • 标签: 四手操作 根管治疗 口腔护理 治疗效率
  • 简介:摘要口腔四操作是一种新型的有着显著的效果的牙科操作应用同时具有现代化的服务模式,它能够有效的提升口腔治疗的工作效率和医疗保障,减少医生平时的工作量,让医生在工作的时候不会感受到以前那样紧张的压力,降低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并不会感觉到不舒服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就诊的时间,减轻患者内心消极负面的情绪,让患者内心感到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升口腔医护人员的认知程度和专业水平口腔门诊应用和推广四操作技术,能够大力推荐口腔医疗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口腔护理 四手操作 应用 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操作的技术应用与口腔科门诊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门诊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所收治的牙科疾病患者118例,分成对照组和操作组各59例,操作组在治疗中应用四操作的技术,而对照组则不采用四操作的技术,对比两组工作质量与交叉感染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操作组的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交叉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科门诊当中采用四操作的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科门诊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护士细菌污染对于护理工作的影响,针对新生儿护理操作前后护士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护士80例作为研究对象,护士在对新生儿护理操作前后,采集受细菌,并对护理前受细菌污染与护理后手细菌污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妇产科护士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后,手部细菌的污染长度严重,染菌阳性率已经达到了98%,而早护理操作之前,护士手部细菌的感染情况则相对较低,阳性率16%。结论负责新生儿护理的护士在完成护理操作之后,就要使用消毒液消毒,然后遵循六步洗手法,以使手部细菌污染率有所降低。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护理操作 受细菌污染
  • 简介:摘要当前,大量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口腔医学领域。但是口腔医生护士团队的工作压力与之前相比并无改善。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方便流畅的实施口腔操作,需要改进四操作的概念并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需要更新年轻牙科医生对四操作概念的认知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医生和助理护士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节约手术时间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牙科医生和椅旁护士两人四联合共同治疗患者的模式-即四操作系统(four-handedtechniquesystem)逐渐兴起,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被认为是现代口腔护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年轻的牙科医生及助理护士掌握四操作的概念,帮助他们应用最新的技术在现代牙科诊所中更好的开展工作。促进临床上对四联合操作的认识和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口腔 护理 四手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操作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优势、效率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263例患者,300颗牙作为研究对象,用复合树脂进行直接修复,均为后牙大面积缺损,牙体缺损涉及三个以上牙面或一个以上牙尖。随机分为“四操作”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牙,实验组进行“四操作”配合治疗,对照组由医生独立完成。从治疗时间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统计、比较及分析。结果试验组从操作总耗时、使用棉卷个数、粘接剂暴露时间、医师调节灯光次数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从复查成功率、满意度方面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四操作法在临床牙体大面积缺损直接修复中具有明显优势,是口腔专科护理发展趋势和需要。

  • 标签: 四手操作 牙体大面积缺损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操作技术在口腔正畸科托槽与带环粘接时的应用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4-2015年中的100例在我院做口腔正畸治疗的托槽和带环粘接的患者,其中实验组50例,采用四操作护理技术;对照组50例,由医生独立完成托槽以及带环的粘接工作,护士仅参与常规椅旁巡回护理。之后再分别计算其平均操作时间、首次复诊时托槽脱落率的调查,最后分别对患者发放简易的的问卷调查表,用以评价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四操作技术在提升医师平均操作时间、托槽等零件的脱落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操作应当在口腔护理中得到推广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 护理 口腔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操作在下颌埋伏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四操作流程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结果四操作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和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颌阻生埋伏牙拔除术,应大力推广四操作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护理 下颌埋伏第三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四操作”护理流程在现代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及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6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2例口腔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四操作”护理流程),再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62例口腔科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四操作”护理流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患者依从性、感染发生率。结果(1)试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2)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8.39%(61/62)、1.61%(1/62),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5.48%(53/62)、12.90%(8/62),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四操作”护理流程在现代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及感染控制效果比较高。

  • 标签: &ldquo 四手操作&rdquo 护理流程 现代根管治疗术 应用 感染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四操作改进在综合医院口腔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组60例实习护士均是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内在我院口腔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人数30例;对观察组的实习护士开展四操作改进教学,对对照组的实习护士开展传统四操作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对四操作技术的掌握熟练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两组实习护士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口腔科临床教学中开展四操作改进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使实习护士对四操作技术掌握得更加熟练。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 应用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根管器械取出根管内断针操作中应用四操作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行显微镜下根管内断针取出术的60例口腔根管内断针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共30例,给予四操作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上颌前牙、上颌双尖牙、下颌双尖牙及下颌后牙治疗成功率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四操作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显微镜下根管内断针取出术的成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断针 根管显微镜 超声根管器械 四手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操作技术配合行为诱导对儿童口腔门诊治疗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口腔门诊100例龋齿根管充填治疗的学龄前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护理配合,研究组患儿实施四操作技术配合行为诱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0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8个月后,研究组患儿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操作技术配合行为诱导能有效提高儿童口腔门诊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四手操作技术 行为诱导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四操作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四操作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牙体缺损患者而言,选择四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牙体缺损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器官,是一种非常精细和运动和感觉的器官。外伤是相对来说一种比较常见的外伤,达到创伤总数的30%以上,常常会出现骨关节、软组织与皮肤或者神经损伤同时存在的比较复合性的损伤。外伤临床治愈后,大多数患者的病处,仍需在石膏或者铝板的固定下制动时间比较长,容易造成肌腱粘连、关节僵硬、患肢肿胀等问题,外伤治愈后,功能恢复是一个比较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对手外伤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给患者提供迅速有效、明确到位的医疗护理措施,并在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给予精心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

  • 标签: 手外伤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程度均有明显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医院是人们治疗疾病的地方,因此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病原菌较多,同时进入医院的多为疾病者,其免疫力、抵抗力较弱,若医院病菌控制措施不到位,医院内感染会对患者造成安全威胁。目前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而医务人员双手是病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若不提高医院卫生关注,造成医院内感染严重,不仅浪费医院资源且对患者康复、金钱都会造成影响,严重者有致死的可能性。本文从目前我国手卫生的现状着手,通过对医院卫生设施配备情况,医护、辅助人员、患者对手卫生认知、知晓程度以及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监测、管理措施,以完备卫生设施、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掌握,加强医护人员卫生执行力度。

  • 标签: 手卫生 现状 医院
  • 简介:摘要创伤引起手部皮肤缺损,未出现肌腱及骨外露,临床一般选用植皮术修复创面,术后植皮能否成活,取决于患者的自身条件以及医生的操作技术,而更为重要的是合理的护理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21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植皮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卫生培训对临床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临床医护人员共128名,选取时限均在2013年4月~2014年1月之间,将128名医护人员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医护人员64名。其中一组医护人员采取常规的宣教方式进行培训,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医护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卫生污染状况调查培训方法,称为观察组。然后对比两组医护人员培训3~5个月后的卫生依从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医护人员培训3~5个月后的卫生依从率分别为60.94%(39/64)、78.13%(50/64)以及95.31%(61/6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医护人员(P<0.05)。结论在使用常规的宣教方式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实施卫生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卫生依从性,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手卫生培训 临床医护人员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