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摘要患儿,女,2月13天,2012年9月12日出生,2012.11.28带气管插管转入我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李某,女,已婚,28岁,重庆市梁平区某完全小学幼儿教师,因“胸腹部泛发淡红色丘疹7年”来诊,7年间曾辗转于多家医院,均未明确诊断,西医予以抗病毒、调节免疫治疗,中医予以火针、灯火灸法治疗局部皮损,且治疗均无明显收效,影响皮肤美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建议患者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皮肤科病理活检提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此病多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好发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且发病有遗传倾向。笔者就本病例作简要介绍,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本病起到足够的认识作用,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故报道如下,与同道共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发育不良患者的CT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31例,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此31例患者胸部CT表现、囊泡影分布、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检出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①本试验中,28例患者其胸部CT影像为囊泡影。②本试验31例患者中,28例患者存在囊泡影。其中,15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双肺上下叶,6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肺下叶,4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肺上叶,2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双肺下叶与右肺中叶。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BPD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多层螺旋CT 影响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中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并对其关节置换手术前后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5例患者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对中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Harri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现况及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2月作者作为手术者收治并手术切除的6例病理确认的DNT患者,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中所见及术后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结果,随访情况。结果DNT常见于年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典型的影像学改变是皮质内边界清楚、多发结节样或脑回样病变,无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CT多呈低密度改变,MRI共性特征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无增强。有时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难以鉴别。显微全切除DNT是可行的,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满意。结论DNT多为癫痫起病的年轻患者,外科手术可治愈,且术后不需放化疗。多数患者术后近期癫痫缓解率高。

  • 标签: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癫痫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6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64例早产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患者中46例确诊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果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结论预防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键就是尽量减少或避免早产和长时间吸氧,使用最佳方案预防和控制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改善患儿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危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84例成人(男性13人约占15%)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性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84例患者中,随访68例患者。结果术后6个月~3年,x片检查示内置人工关节稳定,人工关节对位对线良好。术后随诊未发现关节脱位、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Harris评分为64分-91分(平均78分)效果较为满意。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明显,疼痛不适完全消失,均可进行正常生活及非体力劳动工作。结论经过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关节活动度增加明显,疼痛不适完全消失。证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最为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医生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626例1-6个月婴儿做DDH的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5例婴儿存在DDH阳性体征,其中男婴56例,女婴99例。在56例阳性体征男婴中,DDH例数为2例,其中1例为髋关节不稳定,1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在99例阳性体征女婴中,DDH例数为14例,其中8例为髋关节不稳定,5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为髋关节半脱位,两组均未检出髋关节全脱位病例。女婴的DDH检出率高于男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医生在健康检查时进行DDH早期筛查是可行的,能够提高DDH检出率,为患儿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3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护理经验,认为护理的关键是做好呼吸暂停干预、严格的氧疗管理,保证脉搏氧饱和度(SPO2)维持85%-95%、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出院指导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21例患儿胸片显示肺部病变改善,停吸氧后出院;9例出院后需继续家庭氧疗;1例放弃治疗。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护理 新生 早产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防治BPD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接收的住院时间≥28天的318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BPD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结果318例住院时间≥28天患儿中,出现BPD的患儿有90例(28.3%),重度和中度占33.3%、轻度66.7%;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是发生BPD的高危因素;NEC和NRDS是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BPD发病的高危因素为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BPD病重程度高危因素为NEC和NRDS,应相应做好防范和治疗,降低BPD的发生率和恶化率。

  • 标签: BPD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防治BPD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接收的住院时间≥28天的318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BPD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结果318例住院时间≥28天患儿中,出现BPD的患儿有90例(28.3%),重度和中度占33.3%、轻度66.7%;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是发生BPD的高危因素;NEC和NRDS是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BPD发病的高危因素为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BPD病重程度高危因素为NEC和NRDS,应相应做好防范和治疗,降低BPD的发生率和恶化率。

  • 标签: BPD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总结了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是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积极控制感染并防止交叉感染;限制液体量,合理喂养,防止并发症;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婴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及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全部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研究DNT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MRI信号特点、强化方式等情况。结果13例临床均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13例患者的病灶均局限于皮层或以皮层为主,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以额顶叶最多见,9例病灶形态呈典型的三角征;9例患者肿瘤内均见到多发囊变区及等信号分隔,11例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3例有轻度强化。结论DNT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判断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标签: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磁共振成像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在检测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在二维超声检查中存在可疑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50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三维超声诊断仪来检查胎儿小脑蚓部的正中矢状切面以及相关的结构。结果三维小脑蚓部检查成功率为90%显著高于二维小脑蚓部检查成功率的38%,(P<0.05);经诊断,8例小脑发育过小,6例Dandy-Walker畸形,25例小脑部上抬,6例第四室导水管梗阻。结论利用三维超声能够客观的评价小脑蚓部的发育情况,对诊断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三维超声 小脑蚓部发育不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总结7例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和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早期观察,可以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护理重点为及时有效的物理降温,以防止高热惊厥,同时做好抽搐时的护理,预防感染,做好出院宣教和家长的心理护理,提高家庭延续性护理的质量。本组7例患儿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无汗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