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在管理过程中,学会运用自身心理品质影响护士群体行为,为提高护士长管理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60名不同层次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层次、不同学历护士对护士长的多元心理品质要求有所不同,层次越高要求越高。结论护士长加强心理品质培养做到专业学术与管理能力兼备,对于促进护士群体行为和医院发展有长远意义。

  • 标签: 护士长 心理品质 护士 群体影响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药品主要质量问题的分析,讨论临床用药安全与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46例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46起药品主要问题为针剂与片剂药品颜色差异14起,占30.43%;其次为外观不合格13起,占28.26%;其排列顺位依次是颜色差异、外观、破损、变质、包装内有异物、无批号及有效期等、输液瓶中有异物、漏液。结论药监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建立药品质量问题专项信息沟通平台,保证医疗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质量问题安全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优劣与医疗质量以及患者用药安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保证药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药品质量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医疗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所以保证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而言,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及安全隐患,导致药品质量管理失去真正作用。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应当选择有效措施解决,从而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药品质量管理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促使了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药品是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物品,所以药品的质量与人体的安全有很大的关系。随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的重新修订和实施,对我国药品的质量要求更严格。接下来本文将对GSP的药品验收环节进行解析。

  • 标签: gsp 药品的外包装检查 监管码的上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类型的孕妇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随机抽取94例近三年在我所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孕妇的心理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焦虑型、抑郁型、疑心重型。经过我们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所有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均得到显著缓解,并顺利分娩。结论对孕妇的心理状态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孕妇克服不良心理,顺利生产,从而保证母婴平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孕妇保健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 标签: 孕妇 心理状态 护理 评估
  • 简介:摘要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到台湾医院全面的护理品质管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的健康照护流程;促进健康照护者的品质改善;倡导医院安全文化,保障病人安全;全面的护理品质管理等。

  • 标签: 台湾 医院 护理品质管理
  • 简介: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药品质量监管必须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引入大数据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在药品质量管理中,需要从资源整合,全员参与,转型治理和建构研判机制等方面,形成在大数据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积极管理。

  • 标签: 大数据 药品质量 监管
  • 简介:摘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的互利关系”8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标准和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突出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以及管理评审,来确保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适宜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探讨品管管理活动在提高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开展该活动前组织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剖析本科室现存的管理缺陷。并通过问卷调查实施前后120例住院患者(实施前后各60例)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的以及自我评价情况(管理依从性、专业技能及责任意识)。结果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除责任意识P<0.01,其余项目均为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90.00%)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提高护士素质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较高,不仅也提升自身水平,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儿科护理管理质量,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质量管理 儿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感动式服务的理念,提高护理的品质和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强化医院品牌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中,EICU由于特殊的环境要求,病人家属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接触到自己的亲人,家属常常把对亲人病情焦急、担忧的情绪转化为对护理工作的挑剔、不信任,这就给我们的护患沟通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护患矛盾,甚至是护患纠纷。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院护理部于2010年开始开展了“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主题活动,我科根据特殊护患关系的特点,拟定了一系列活动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患沟通。

  • 标签: 提高 护理服务品质 构建 和谐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药品GSP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公司自2013年执行新版GSP后的药品质量管理情况与执行旧版GSP之时做对比,比较其出现假劣药率和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结果自2013年始执行新版GSP后,我公司出现假劣药率为0%,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为2.5%;执行旧版GSP时,出现假劣药率为1.2%,国家、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为5.6%;执行新版GSP后的药品质量明显高于执行旧版GSP之时,两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GSP管理对药品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医药公司在药品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新版GSP能够大大提高药品的质量。

  • 标签: 药品 药品质量 GSP 质量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药品既能防病还能治病,对人们的健康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对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造成影响。随着药品行业的发展,药品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增加,药品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也来越严格。本文主要从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出发,对药品质量检验的有效性及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指出目前药品质量检验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再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药品质量检验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 标签: 药品质量 检验方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药品检验工作中执行药品质量标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药品标准能更好的为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服务,为国家对药品质量监督提供有力的法定依据。

  • 标签: 药品标准 管理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黄芪品质及药效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五种炮制方法后,分析黄芪中黄酮类、糖类等成分含量。结果不同的炮制方法,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差异性较大。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酒黄芪炮制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黄芪黄酮类成分。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芪中糖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炒黄芪炮制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黄芪中糖类成分含量。结论中药炮制方法不同,黄芪的品质及药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基于实际治疗需求,合理选择炮制方法。

  • 标签: 中药炮制 黄芪 品质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住院患者收费差错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针对主题,对住院收费现状进行调查,成立QCC小组,对调查结果分析,针对原因,拟定对策,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费用收取误差率明显降低,出院病人对费用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品质圈对住院患者费用进行管理,降低住院患者收费误差率,提高出院病人费用满意度,减少医院损耗,完善医院收费制度,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医院声誉。

  • 标签: 品质圈 住院患者收费误差率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提高药品质量,给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药品。方法加强药品的申领、药品摆放、有效期等各方面的药品质量管理。结果和结论通过对药品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了药品的质量,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格的药品。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5例脑梗塞病人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治愈例188,好转7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11例。结论心理护理可使病人较早度过疾病带来的心理创伤,积极接受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脑梗塞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