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免疫佐剂CpG-DNA的性能和初步应用。方法取BALB/c小鼠(SPF)30只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HBsAg为HBsAg组与HBsAg+CpG-DNA为HBsAg+CpG-DNA组,每组15只。CpG-DNA与抗原取混合后,对小鼠进行皮下、背部注射。于加强免疫一周进行细胞毒T细胞功能检测。结果在强化免疫后,HBsAg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CPG-DNA对HBsAg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作用,其为一种潜能较大的免疫佐剂

  • 标签: 新型免疫佐剂 CpG-DNA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临床疗效。方法收纳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PCI术,年龄≥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结果、院内不良事件、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118例,不完全血运重建组80例,两组间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并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长期预后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PCI术 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沙门菌是影响食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沙门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标准检测方法、显色培养基法、免疫学法等。本文主要对沙门菌检测方法及发展前景进行概述。

  • 标签: 沙门氏菌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针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跟骨骨折64例,男52例,女12例;年龄16-64岁,平均39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21例、Ⅲ型26例、Ⅳ型17例。结果术后6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12个月,按Fernandez标准评定分为4级,优28例,良32例,可2例,差2例。结论克针治疗跟骨骨折固定牢固,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跟骨骨折 克氏针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中医基础理论中提出的“三因制宜”学说,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云南昆明姚医学流派传承八代以来,非常重视“天人相应、三因制宜”之理,善于就地取材,运用地方药物治疗疾患,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 标签: 姚氏妇科 地方药 道地药材 三因制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不完全川崎病38例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发热,指趾端脱皮,口唇潮红干裂,皮疹,眼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颈淋巴结肿大,肛周脱皮,卡介苗接种处红斑。此外有3例手足口病合并不完全川崎病。结论对具有川崎病临床表现的患儿,在排除其他出疹性疾病后,应尽早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减少患儿冠状动脉的损害。

  • 标签: 川崎病 不完全川崎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肠外科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进食困难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2%(1/24),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8.3%(2/24),均因腹腔出血、晚期肿瘤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死亡,两组间的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外科患者采取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能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加快患者的机体康复进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上治疗进食困难患者具有较佳的治疗价值。

  • 标签: 胃肠外科 完全胃肠外营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多生牙在恒牙列人群中发病率为1%~3%,一般数目多为1~2颗,5颗以上者少见。

  • 标签: 多生牙 埋伏牙 牙列不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穴位注射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2例贝尔面瘫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结果治疗组痊愈17人,显效8人,有效6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扩血管、抗病毒、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贝尔面瘫可改善面神经组织水肿,促进疾病的治愈,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穴位 注射 治疗 贝尔氏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安Ⅱ病例口腔正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安Ⅱ病例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正畸治疗。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2)两组患者排齐牙齿时间、尖牙远移时间、打开咬合时间及前牙内收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排齐牙齿时间、尖牙远移时间、打开咬合时间及前牙内收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口腔正畸的安Ⅱ病例中,能够增加矫治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安氏Ⅱ病例 口腔 正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肠外营养的合理应用,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查文献,从完全肠外营养的适应症、营养状态、营养液组方、药物的加入、输入、监测几个方面综述肠外营养的合理应用。结果营养状态的准确评定、科学组方、合理配制、规范输入、准确监测,是完全肠外营养合理应用的重要环节。结论完全肠外营养的合理应用,对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成功的进行完全肠外营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外营养 合理应用 氨基酸 脂肪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发现子宫破裂时,立即给予剖腹手术治疗,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抢救新生儿。结果本组患者经抢救后,全部存活,但胎儿、新生儿均死亡。给予手术及术后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获得痊愈。结论定期进行产检,发现子宫破裂应立即给予对症手术治疗,抢救新生儿,以提高患者及新生儿存活率,如何有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也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完全性子宫破裂 临床诊治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