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62例)与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58例)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本组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后,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3.868,P<0.05;t=48.326,P<0.05;t=29.574,P<0.05)。结论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以及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15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5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观察组75例采用切开挂线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小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手术安全性高,而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护理中,气道管理排痰是气管切开护理中重要的工作,而吸痰又是影响气道管理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做好气道管理、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和插入的深度,以及严格掌握吸痰的技巧、吸痰的时机减少并发症等,对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事关重要。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 排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比较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干骨折手术的患者2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各14例。观察指标包括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不愈合、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果传统开放治疗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2.8%;微创手术7%。传统开放治疗的并发症包括3例患者(21.4%)骨折不愈合,2例(14.2%)伴有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例(7%)伴有伤口感染。统计分析显示,在主要并发症的累积发生率中,组间差异显著(P=0.01)。当这些并发症都被单独考虑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微创治疗肱骨干骨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微创钢板 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酯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气管切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其中使用传统纱布换药设置为对照组,使用聚酯泡沫敷料换药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皮肤情况、平均换药间隔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周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聚酯泡沫敷料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皮肤红肿等并发症,延长换药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气管切开 聚酯泡沫敷料 皮肤并发症 换药间隔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母婴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产科的100名产妇,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分为50人。对照组使用以往的产科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母婴旁护理的方式进行产科护理,对两组的护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婴儿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通过对抚触,脐部、臀部护理以及沐浴状况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通过对食品添加剂、婴儿教育、产后营养进行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旁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促进产妇对母婴保健技能的掌握。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例危重病人旁血液净化护理。方法选取危重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均进行旁血液净化,收取时间(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1日),对其实施旁血液净化护理,探讨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60例危重患者中,死亡患者有1例、死亡率为1.67%,症状减轻患者有55例、症状减轻率为91.67%。结论通过对60例危重患者实施旁血液净化护理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提高其血液净化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床旁血液 净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有效管理。结果通过对气道的有效管理,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5.8%。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方法,以改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维系患者生命。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究Morse评分表在眼科患者预防跌倒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6年1—12月581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使用Morse评分表,采取常规的跌倒坠预防措施;选择我院眼科2017年1—12月593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Morse评分表作为评估工具,依据评分的分值,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共发生了9例跌倒坠,简单计算得出1.55%发生率。然而观察组仅仅发生1例跌倒坠,发生率只有0.17%。由数据对比发现使用Morse评分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眼科跌倒坠的发生率的结论。

  • 标签: Morse评分表 预防 跌倒坠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湿化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资料。结果对比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结论积极护理对术后气道湿化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肋骨骨折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骨折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强迫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不同的时间疼痛评分对比,治疗1天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5天7天,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强迫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效果确切,该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肋骨 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35例,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创伤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收治31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术后半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显效患者2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3.55%;其中2例无效。结论及时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脊柱创伤。

  • 标签: 脊柱急性创伤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可视电子支气管镜在重症医学科(ICU)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份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需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男35例,女16例,年龄平均(64.31±16.83)岁;创伤10人,内科疾病41人;101例次电子支气管镜操作。电子支气管镜应用肺部感染69例次(有效37例,有效率53.62%),肺不张25例次(21例,有效率84.00%),气道探查3例次(有效3例,有效率100%),咯血2例次(有效2例,有效率100%),困难插管2例次(有效2例,有效率100%)。总体诊疗有效率为64.36%。检查期间1例患者因心率减慢暂停支气管镜检查,8例血压下降,35例次(34.65%)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脉氧饱和度最低至90%以下。结论旁可视电子支气管镜在ICU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价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9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母婴床边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母婴知识了解情况、护理技术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母婴知识了解情况与护理技术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84%显著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产科中实施母婴床边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母婴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母婴床边 护理 产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中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行自然分娩会阴侧切术的1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102例产妇,均为全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产妇,对照组有84例产妇,均为未全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产妇。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西药费、切口愈合情况、体温、白细胞计数等。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住院费用和西药费比较,差异显著(P<0.01);切口愈合情况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体温、白细胞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会阴侧切术中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效果并不明显,不仅不能缩短住院天数,不能改善切口愈合情况,不能改变产妇的体温、白细胞计数,而且还会使住院费用和医药费增加。

  • 标签: 会阴切开 抗生素 预防性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与对策。封闭式吸痰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无菌操作过程、使用药物情况、呼吸困难持续时间以及吸痰吸氧、气管套管情况等方面加以统计。针对感染、冲洗、吸痰时间过长以及气管套管堵塞以及无效高流量吸氧等因素进行针对性完善,从而提高封闭式吸痰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降低痛苦。

  • 标签: 气管切开 封闭式吸痰 应用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6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相关材料,为其在ICU转出后实施有效且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最后对比护理前、护理3周后与护理6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认知功能评分、格拉斯昏迷评分(GCS)与患者护理前后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根据结果显示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3周与护理后6周患者的ADL评分、GCS评分有显著的提高,认知功能评分也与护理前相比有所改善,且在护理前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护理后完全康复。以上数据均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在ICU转出后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并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ADL评分、GCS评分,这对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 标签: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 ICU转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进行集束化护理,对重塑患者气道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作用,可有效改善气道湿化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