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疤痕子宫自然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待产的疤痕子宫孕妇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非疤痕子宫产妇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阴道试产分娩方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通过自然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耗时等。结果观察组90例疤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76例,成功率84.44%;对照组非疤痕子宫产妇,自然分娩79例,成功率87.7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418);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和产程耗时经对比(T=0.86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疤痕子宫孕妇,自然分娩可行性较高。在进行分娩时,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或者剖宫产方式。

  • 标签: 疤痕 子宫 自然分娩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一产程中温水泡浴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8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采用温水泡浴的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产妇泡浴前后的疼痛及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对分娩服务的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泡浴后疼痛减轻,与泡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对分娩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使用温水泡浴,可以减轻分娩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产妇对分娩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温水泡浴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破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底到2013年12月底之间挑选出1000例孕妇,通过对这些孕妇采用产前教育、产检、怀孕期间的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孕妇班的开展等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无痛分娩技术所开展的措施和产前干预护理,并对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采用产前教育、产检以及孕妇班的开展活动等措施,可以看出孕妇选择无痛分娩的几率在上升,而选择剖腹产和会阴侧切的几率在下降。结论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妇产前干预护理和无痛分娩技术,进一步促进自然分娩的发展,从而降低剖腹产率。

  • 标签: 降低 破宫产率 自然分娩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观察组48例产妇行自然分娩,对照组48例产妇行剖宫产分娩,评估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恶露干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24h内有泌乳率与72h内泌乳满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比,在产妇产后恢复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在产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条件下需首选自然分娩。

  • 标签: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文当中主要就是探讨了应用有效的产科护理模式来增加产妇的信心,这样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的比例,降低产妇刨宫产的比例。方法我们在某医院当中选取了三百例产妇来进行研究,在经过了所有的产妇以及家属的统一之后,我们将产妇分成了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来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结果在对两组的产妇对于分娩方式的最初选择以及最终选择的对比当中我们能够发现,观察组当中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比例是要比对照组高很多的。结论通过优质的产科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选择刨宫产的几率,提高医院当中产妇自然分娩的比例。

  • 标签: 产科 优质护理 产妇 自然分娩 刨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对孕妇实施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有自然分娩意愿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助产士给予观察组产妇心理护理,对两组自然分娩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7.65±2.31)h,明显比对照组的(9.21±2.23)h短,观察组顺产率为95%,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给予产妇心理护理能够使产妇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自然分娩率得以提高。

  • 标签: 自然分娩 心理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2年9月我院在所有阴道分娩的826例初产妇中逐步推广自然分娩技巧,根据会阴侧切率等临床参数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自推广自然分娩以来,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从之前的80%以上下降到20%左右,初产妇阴道分娩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7.2%下降到21%左右。结论自然分娩法是一种让分娩回归自然,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增加产科并发症,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

  • 标签: 自然分娩 会阴侧切 抗菌药物使用
  • 简介:摘要新近观点认为,自然流产的发病、病程发展均有Toll样受体4(TLR4)的参与和作用。本综述针对与自然流产(重点是不明原因反复性流产,URSA)妇女的TLR4表达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期找到影响母体-胎儿的免疫学机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提示临床对此进行重点关注和特异性干预,有望改善URSA患者的预后。

  • 标签: TLR4信号通路 自然流产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产时服务模式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06月~2015年12月间产科收治的有自然分娩意愿的产妇中选取200例,按照产妇入院次序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中,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产时护理服务,干预组采取优质产时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并将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母婴并发症情况作比较。结果干预组的自然分娩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0%)的母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25.0%),其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优质产时服务模式,有利于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在产科予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时服务模式 自然分娩 全程陪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与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4.35%,对照组为17.3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h与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小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出血量,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化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分娩产妇8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士护理,观察组实施延伸化助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最终的分娩方式以及自然分娩产妇产程、心理状况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术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产妇第1、2产程用时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各项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化助产护理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明显改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的心理状态及缩短产程,对促进围产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延伸化护理 助产士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研究江阴地区自然人群中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的现状及与年龄的相关性,为本地区HPV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采集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715名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利用PCR-反向点杂交的方法对HPV-DNA进行基因分型,结合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15名妇女中HPV感染率为33.57%(2254/6715),其中高危型HPV占阳性标本的65%,以HPV52型最为常见(22%),其次为HPV16型(14%)。HPV感染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占感染病例的73.87%。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呈现两个年龄高峰段,25~29岁和60~64岁。高危型HPV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预防性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责任制全程陪护助产法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住我院待产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责任助产士全程陪护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SAS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产程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责任制陪护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焦虑、紧张情绪,利于产妇自然分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分娩效果 责任陪护 自然分娩 助产陪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成立品管圈,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4~6月分娩的低危初产妇92例及成立品管圈后2015年4~6月分娩的低危初产妇106例的侧切率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会阴侧切率由成立品管圈前的48.91%降至品管圈成立后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成立前后会阴Ⅱ度及Ⅲ度裂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护理服务理念、助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善,可显著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同时并未增加会阴Ⅱ度及Ⅲ度裂伤发生率,从而有效保障产妇生殖健康,促进自然分娩。

  • 标签: 品管圈 会阴侧切 自然分娩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6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阴道撕裂情况、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84.52%VS60.7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15.48%VS3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阴道撕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VS32.14%、8.33%VS2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初产妇,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妇的产时损伤,新生儿情况良好,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