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并评价其成效。方法通过明确创优目标、强化创优服务意识、创新护理排班模式、完善护理常规及工作指引、开展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执行务实的基础护理方案、拓展护理服务新技术、完善三级护理质量监控和实施严谨的绩效考核制度等举措。结果开展创优一年以来,护士积极性提高,无护理纠纷、差错和病人投诉发生,患者满意度从92.6%上升至99.2%,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从45.4%上升至99.4%。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增进护患沟通,促进护理队伍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护、患更和谐。

  • 标签: 优质 护理服务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离体血液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的过程中则选择常规生化检验。此研究对血液标本的采血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对检验的整个过程进行探究,从而找出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采用规范化手段对血样标本进行采集以及检验,对临床生化检验而言,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标本采集 生化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法临床应用效果,为生殖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240例妇科白带标本涂片后分别作盐水法以及快速染色法进行检验,对比观察两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盐水法检出滴虫8例,霉菌14例,总阳性22例,阳性率9.16%;快速染色法检出滴虫17例,霉菌29例,淋球菌1例,核异质细胞1例,总阳性48例,阳性率20.00%;经比较,快速染色法总阳性率明显高于盐水法总阳性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快速染色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着色鲜艳、检出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特别适合门诊和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带涂片 盐水法 快速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项生化检测指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Alc值、白蛋白/肌酐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Alc值、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生化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综合多项指标进行检测,早期判断肾脏变化情况。

  • 标签: 生化检测指标 糖尿病 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对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D-二聚体以及ICAM-1指标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小,结果无显著性(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氧分压上升,二氧化碳分压、D-二聚体以及ICAM-1水平均下降,对比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其中实验组结果更优,对比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对通气功能、实验室指标等均具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 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D-二聚体 ICAM-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学意义,以期实现对高血压肾损伤的早发现早治疗。方法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以备Scr和CysC检测;收集晨尿以备mALB、NAG以及β-MG检测。结果CysC、mALB、NAG和β-MG联合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的阳性率(P<0.01)。A、B组高血压患者的CysC、mALB、NAG和β-MG检测值明显高于C组健康者(P<0.01);B组高血压患者的CysC、mALB、NAG和β-MG检测值明显高于A组高血压者(P<0.01);高血压组和健康组的Scr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ysC、mALB、NAG和β-MG三项指标联合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各单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证实该联合检测法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生化指标 联合检测 高血压肾损害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项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来院体检的36名健康人员选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红细胞多项指数标与免疫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多项指数及RBC-ICR均高于对照组,RBC-C3bR与FEER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项红细胞指数异常升高,而红细胞免疫则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给予调整干预。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红细胞相关指标 变化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美国生产i-STAT(POCT)多项目血液分析仪和日本生产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日本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的GLU、BUN、K、Na、CL、HCT、Hb。结果一致性的比对,进一步了解i-STAT分析仪用于ICU及一些床边急诊病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i-STAT多项目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标本GLU、BUN、K、Na、CL、HCT、Hb;在SysmexXE-2100血球分析仪上测定HCT、Hb;然后分离血浆在HITACHI7600分析仪上测定GLU、BUN、K、Na、CL,分析比对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结果实验表明i-STAT(POCT)分析仪和常规检测系统测定病人的结果存在着一定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结论加强POCT测定系统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必要的。

  • 标签: POCT 比对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清心肌酶谱及多项白介素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患者55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心肌酶谱中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患者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会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病毒性心肌炎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

  • 标签: IL-6 IL-8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中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对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后的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标本存放3小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GLU,标本存放6小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GLU、BUN、K+,样本存放24小时后所有的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中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确保检测结果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电解质检测最好在采集标本后6小时内检测完毕,血糖的检测最好在采集标准后3小时内检测完成。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8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年内死亡5例,存活1年以上13例,其中7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2年半,最长1例术后存活已有13年,现仍健在的6例中,4例施行胆肠吻合术,其中2例加U管引流。结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手术治疗有一定适应证,较常见和疗效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是胆肠吻合术。

  • 标签: 硬化性胆管炎 胆汁淤积 胆道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术(TVH)的术。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术80例(TVH组)与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辅助阴切除非脱垂大子宫76例(LTVH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LTVH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V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式 非脱垂大子宫 阴式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背静脉穿刺时握拳和握手的两种不同绷紧皮肤的方法对患者疼痛、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将我科门诊输液患者分别使用握拳和握手静脉穿刺各30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背静脉充盈度、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及满意度。结果握手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及穿刺成功率皆优于握拳。结论静脉穿刺时相互握手绷紧皮肤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操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穿刺 握手式 握拳式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封闭吸痰与开放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封闭吸痰,对照组采取开放吸痰,观察患者吸痰前后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与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80例采用传统疝环充填治疗方法,其余84例选用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治疗方法。结果在经过两种方法治疗后,改良疝环充填术中出血量与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前者,传统的治疗结果中并发症3例,复发1例。改良治疗结果中并发症1例,无一人复发,而且手术过程中疼痛也轻于传统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时间短,操作简单,疼痛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显著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改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我院产后出血经常规处理无效行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加子宫前后壁排缝合治疗12例,无一例病人切除子宫,无并发症发生,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保留了生育功能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改良 背带式缝合 排式缝合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结果准确的湿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方法对依据“食(饮)具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质量标准”要求加工生产的湿大肠菌群快检纸片与干大肠菌群快检纸片进行质量检测和对比试验。结果湿大肠菌群快检纸片与干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的质量均符合“食(饮)具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经过400份食(饮)具的检测对比试验,两种快检纸片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7.2%(69/71),阴性符合率为99.4%(329/331),总符合率为99.5%(398/400),说明两种快检纸片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湿大肠菌群快检纸片与干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易制备;经济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时省时省力,可减少或避免因加盐水湿润纸片过程中被空气污染引起假阳性的机会;该产品的湿度一致,可减少或避免因加盐水多或少而引起的结果不易判断或结果不一致;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品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干大肠菌群快检纸片,为消毒食(饮)具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湿式 干式 大肠菌群快检纸片 成品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