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米与呋米对心力衰竭患者电解质的影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托米、呋米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Na+及血清Cl-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血清K+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K+明显降低(P<0.05);另外,观察组的24h尿量增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69.5±563.5vs1886.6±568.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米与呋米对心力衰竭患者均有效,而托米的临床疗效更佳,利尿效果更好,且不易导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托拉塞米 呋塞米 心力衰竭 电解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法采用常规穿刺成功置入导管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肿瘤病人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实施常规穿刺置管的例病人,应用改良赛丁技术穿刺置管的资料。结果12例病人均置管成功。结论采用改良技术,可有效解决常规方法不能实现的穿刺,提高置管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该方法作为常规穿刺的后备手段,是全面开展超声引导置管的基础,是一项得推广的新技术。

  • 标签: PICC 改良塞丁格技术 置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依达奉联合托米对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用依达奉治疗,观察组用托米,进行两组疾病治疗成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与对照组的78.6%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依达奉联合托米治疗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托拉塞米 老年急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托米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6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此研究中,采用单双号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药物分别为托米和呋米,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09%和21.21%,同时比对组间尿量、血钾、体重以及BNP指标,数据间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托米,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托拉塞米 急性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米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米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呋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24小时平均尿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0天后的尿量为2000±58.5ml,用药15天后的尿量为2500ml±65.5ml,对照组用药后10天后的尿量为650±15.5ml,用药15天后的尿量为640±17.5ml,治疗组用药10天,15天的尿量明显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米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克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增加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尿量,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托拉塞米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PICC技术的临床应用,为该项新技术在二级医院的推广提供经验。方法在原有PICC技术成熟的基础上,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血管条件差,无法行传统PICC置管的患者,运用改良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改良技术解决了传统置管方法受血管条件限制的局限性,成功率高,减少了并发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结论二级医院开展此新技术,拓宽了PICC适应症,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了医院护理技术水平形象,作为常规置管后备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号钢针在改良尔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长期补液、血管条件差或化疗患者建立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的静脉穿刺,防止各种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或局部组织坏死。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需长期补液或静脉化疗的患者行PICC置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157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35例行9号钢针引导改良尔技术穿刺。结果传统PICC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少数出现并发症。9号钢针引导改良尔技术PICC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9%,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操作快速、方便,并发症少。而9号钢针引导改良尔技术的PICC置管对于血管条件差、长期补液、化疗患者更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并且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9号钢针 改良塞丁格尔技术 PICC置管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后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本科31例肘部血管较差的需PICC置管的患者全部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后技术置管。结果31例全部成功。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后技术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后塞丁格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在血管超声未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患者PICC穿刺成功率问题。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静脉治疗小组对用常规方法置入PICC困难的29例患者,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MST)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29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技术进行PICC置管,提高了PICC的适用率和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非超声引导 改良塞丁格(MST)技术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将托米和多巴胺结合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治疗中,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笔者诊治的70例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纳入本研究样本数据,参考治疗药物不同分组,常规治疗用于两组患者后,参照组纳入35例患者采取呋米和多巴胺结合治疗,实验组纳入35例患者采取托米和多巴胺结合治疗,整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统计数值、不良反应统计数值,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钠肽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统计数值与参照组数值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脑钠肽数值与参照组数值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统计数值与参照组数值对比,呈P<0.05,统计学对比意义形成。结论在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实行托米和多巴胺结合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托拉塞米 多巴胺 老年顽固性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非超声引导改良技术在基层医院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分析32例因肘部血管条件差,无法用传统方法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采用非超声引导改良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资料。结果32例患者全部一次置管成功,无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非超声引导改良技术置入PICC导管能够有效解决基层医院应用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导管的实际问题。

  • 标签: 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难置PICC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技术置入PICC。结果本组62例肿瘤患者置管成功率100%结论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技术行PICC置管成功率高,安全实用,值班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改良塞丁格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塞通奥扎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及奥扎雷钠200mg/d治疗,观察组用血塞通400mg/d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66.7%,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MMP-9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下降较显著(P<0.01)。结论血塞通奥扎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大脑微循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 标签: 血塞通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9
  • 简介:摘要目前,顽固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仍存在挑战性。作为新一代高效髓袢利尿剂,托米已广泛单独应用于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但是,托米序贯疗法用于治疗高血压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少见相关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收治了30例高血压并心衰患者,予以托米序贯疗法,通过观察其各项临床指标、实验室结果、超声表现,我们发现托米序贯疗法明显改善患者临床及试验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理盐水稀释托米在缓解静脉注射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在本院住院期间需要进行托米注射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托米在注射时不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观察组托米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结果疼痛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生理盐水稀释托米后在静脉注射,是一种安全、简单的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理盐水 托拉塞米 静脉注射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托伐普坦与托米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148例作为探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74例/组,给予对照组托米治疗,给予观察组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24小时尿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24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较托米效果显著。

  • 标签: 托伐普坦 托拉塞米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应用托米、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后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56例脑出血后水肿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予以托米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观察疗效;选取同期入院的56例脑水肿患者单纯予以甘露醇治疗作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出血后水肿患者,使用托米、甘露醇联合治疗法比单一应用甘露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效率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托拉塞米 甘露醇 急性脑出血水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灿胃出血患者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残胃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奇数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奥美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残胃出血患者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唑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残胃出血 凝血酶 奥美拉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单用氯吡雷基础上使用依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4-2016.6入诊我院治疗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氯吡雷,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用依达奉,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9%,优于对照组的75.64%,差异较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对ACI患者联合使用氯吡雷后疗效一般,再加用依达奉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可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雷钠联合依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双盲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给以奥扎雷钠联合依达奉治疗,对照组26例给以奥扎雷钠治疗,将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2周、8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ttel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雷钠联合依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对神经功能障碍有良好改善作用。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依达拉奉 脑梗死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