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肾脏血管母细胞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肾脏血管母细胞患者1例,男,31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周入院。无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CT平扫可见右肾上极占位,大小约4.5cm,密度较肾脏稍低,增强后强化不均,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考虑肾癌可能。行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血管母细胞,免疫组化S—100(+)、NSE(+)、a-inhinbin(+)。术后患者恢复好,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肾血管母细胞是一种良性的肾脏肿瘤,由于术前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手段,术前患者多误诊为肾脏恶性肿瘤如透明细胞癌等。CT虽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对该病鉴别与其他恶性肿瘤存在一定局限性。术后病理仍是目前诊断该病唯一可靠手段。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母细胞 病理学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称之为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并且可预防及治疗的疾病。该病特点表现为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好发于老年人群。作为一类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性疾病,患者症状表现以呼吸困难、气促、咳痰、喘息为主,呈进行性加重,临床诊断明确。临床部分研究提示,COPD发病与血酸性细胞关系密切,因此,早期检测COPD患者细胞含量,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就近些年来报道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为后续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意见。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卵巢肿瘤种类繁多,其中颗粒细胞是具有内分泌(以雌激素为主)功能的卵巢肿瘤,可发生任何年龄。多数在绝经期后,儿童和青年很少,分型为成人型颗粒细胞及幼年型颗粒细胞,颗粒细胞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表现与其它卵巢肿瘤不容易区分,但可从年龄、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手段来鉴别。通过分析本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颗粒细胞瘤 雌激素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铬细胞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诊治的嗜铬细胞患者中选取65例作研究对象,并予以生化检验,选间甲肾上腺素、去甲变肾上腺素两个指标作为甲组检验法,在上述指标基础上联合尿液VM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检验,设为乙组检验法;就2种检验方法对嗜铬细胞的检测准确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指标联合检验对本组嗜铬细胞患者的检测准确性是98.46%,高于常规生化检验方法对本组嗜铬细胞患者的检测准确性87.69%(P<0.05)。结论嗜铬细胞诊断中多指标联合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确切,准确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诊断准确性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PSP患者的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8例PSP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分析其临床、病理结果以及CT平扫、增强扫描的表现和征象。结果实性结节13例(72.22%),团块1例(5.56%),磨玻璃结节4例(22.22%);边界光滑14例(77.78%),4例(22.22%)患者有明显钙化密度影;CT平扫有晕征7例(38.89%),空气新月征1例(5.56%);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或中度强化13例(92.86%)。结论PSP病灶CT影像特征明显,可通过分析其表现和征象进行综合诊断。

  • 标签: CT平扫 增强扫描 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 简介:摘要随着2016年套细胞淋巴的病理分型更新,根据遗传学基因的状态分为三种类型的临床重大改变,同时随着伊布替尼、来那度胺等有效新药的上市,套细胞淋巴的治疗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本综述回顾了近十年来IGHV、SOX11、P5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套细胞淋巴中的状态、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思路和依据。

  • 标签: 套细胞淋巴瘤 遗传基因 预后
  • 简介:摘要自发现肺癌驱动基因以来,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间变性淋巴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外的NSCLC重要治疗靶点,其靶向药物接连上市。本文综述ALK融合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的靶向药物进展,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借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ALK融合基因 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侵犯致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象为血细胞减少首诊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例数15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8年3月,分析患者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T系淋巴患者有4例、B系淋巴患者有11例、其中惰性淋巴患者有7例,患者均以乳酸脱氢酶升高、不同程度脾脏肿大作为主要表现,少部分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肿大情况。对11例患者实施流式免疫分型和骨髓活检,患者流式检测均呈现阳性,而骨髓活检中5例患者呈现阳性。患者实施抗淋巴治疗后,自身血细胞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血细胞减少的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中主要以B系淋巴为主,流式免疫分型检查和骨髓活检联合,能显著提高患者阳性率。

  • 标签: 骨髓 血细胞 首发表现 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膜修复28例外耳道胆脂导致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外耳道胆脂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4例应用异种ADM修复膜,14例用耳后游离皮片进行修复。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后效果。结果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膜的患者,有1例发生修复膜部分溶解、感染,其余患者均完成上皮化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异种(牛)ADM修复膜修复外耳道胆脂所致皮肤缺损简单、安全、可靠,并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外耳道胆脂瘤 皮肤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涎腺混合与沃辛的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沃辛和混合的常规超声和CDFI超声图像,分析、总结两者的超声特征。结果最终共纳入混合50例,沃辛29例,两者性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两者的形态、内部回声均匀性,有无液化特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Alder血流分级和血流分布特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混合和沃辛的超声表现相似,但形态规则性、回声均匀性、有无液化以及血流丰富程度和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混合瘤 沃辛瘤 常规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离液在制备液基薄片中对提高制片质量的作用。方法妇科门诊及体检送检细胞学标本500例,在实验前将每例标本平分为2份,分500Ⅰ、500Ⅱ两组进行观察,500Ⅰ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制片500张,500Ⅱ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制片500张,从细胞量、细胞染色、细胞形态、病变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细胞量符合要求分别为494例(98.8%)、465例(9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胞染色符合要求分别为492例(98.4%)、436例(8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形态保存完好分别为492例(98.4%)、495例(99.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制片检出病变细胞13例,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检出病变细胞12例。结论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和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所制液基薄片对比观察显示两者所制液基薄片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所制液基薄片细胞量、细胞染色方面有一定差异,病变细胞检出率方面稍有差异需继续探讨。在制备液基薄片中使用细胞分离液可提高一定制片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 细胞分离液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2015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能耐受并且完成至少6个周期的一线含铂类化疗治疗方案,化疗前测量血常规,同时对NLR进行计算。以NLR值达到3.86作为界值,将本组患者分为低NLR组(n=33)和高NLR组(n=27),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低NLR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8.92±3.58)个月显著高于高NLR组患者(13.52±2.78)个月;高NLR组中患者年龄>60岁、局限期、KPS评分>70分、吸烟<400年/支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低NLR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年龄、临床分期、NLR是影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存在一定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NLR有望成为判断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联合酸乳杆菌治疗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酸乳杆菌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WBC(白细胞)、IBIL(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患者应用酸乳杆菌及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 复方谷氨酰胺 嗜酸乳杆菌
  • 简介:摘要胆汁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调节因子,能够激活多种核受体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调节其自身代谢、糖脂代谢的稳态以及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胆汁酸 糖代谢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心痛颗粒中主药川芎药材中阿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含量,以AgilentEclipseXD3-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307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1nm;柱温25℃。结果阿魏进样量在0.048~0.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1.25%,n=9)。结论所建立的阿魏含量测定方法稳定、灵敏、准确、易操作,可作为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心痛颗粒 阿魏酸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颈治疗脑动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延期显微手术夹闭颈组先选择保守治疗,在7~20天后实施显微手术夹闭颈,早期显微手术夹闭颈组选择早期显微手术夹闭颈。分析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致残率。结果早期显微手术夹闭颈组生存质量水平、格拉斯哥晕迷评分、致残率均优于延期显微手术夹闭颈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显微手术夹闭颈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破骨细胞活性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人原代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体外诱导的人破骨细胞共培养,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MTT法分析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变化,qRT-PCR检测miR-214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增强破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miR-214的表达水平。结论前列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能提高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骨吸收能力,有助于前列腺癌骨转移,因此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具有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破骨细胞 共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EMFA)治疗慢性心衰(CH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我院的CHF患者80例,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n=40)给予常规治疗+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EMFA)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LVESD、LVEDD、LVEF等心功能指标,hs-CRP、IL-8水平,6MWT、Lee心衰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及血清IL-8、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Lee心衰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MFA治疗CHF可提高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慢性心衰 心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地二钠对增强保湿剂保湿性能的效果。方法通过测定与水结合的能力,对5种保湿剂添加依地二钠前后进行保湿性能的测试。结果依地二钠能增强甘油、聚乙二醇400的保湿效果。

  • 标签: 甘油 聚乙二醇400 依地酸二钠 保湿剂 保湿性能
  • 简介:摘要星形胶质细胞的多功能特性表现在脑生理学和神经功能中的重要性。除了定义脑结构外,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递质稳态的主要调节部分。GS(谷氨酰胺合成酶)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发现的一种酶,它ATP依赖性的催化氨和谷氨酸缩合形成谷氨酰胺,GS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稳态,协调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释放和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本综述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以及在谷氨酸/谷氨酰胺代谢中G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损伤中的重要性。

  • 标签: 星形胶质细胞 GS 谷氨酸/谷氨酰胺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