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卫生检验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通过分析,认为卫生检验工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卫生检验工作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卫生检验工作决定了国家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上述结论,从进一步深化对卫生检验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卫生检验工作的组织和保障体系建设以及进一步提高卫生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卫生检验工作、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卫生工作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卫生检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卫生工作 地位和作用分析 政策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过渡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重度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过渡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5期
  • 机构:先兆子痫是一种孕期疾病,其并发症可能导致孕妇提前接受紧急剖腹产手术。科学家认为引发先兆子痫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胎盘着床过浅。而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培育胎盘细胞以更好地研究先兆子痫诱因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新形式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些新的干细胞有望帮助推进先兆子痫和很多其他人类生殖领域的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万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用胫骨近端万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11例,Ⅲ型4例,Ⅳ型4例,V型7例,Ⅵ型4例,均为闭合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30例均获得随访,均无感染,骨筋膜室综合症及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2月(3月—18月),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3例,良5例,可2例。平均评分90.2分。结论万锁定钢板对于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有微创,复位、固定满意,功能恢复较快、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向锁定 胫骨平台粉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由医院转型的社区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其在转型培训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为制定相应培训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社区护士基本情况、培训情况、认为需加强培训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认为需要加强培训的内容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社区实用护理技能、相关学科知识等。结论应通过完善社区护理培训体系及规章制度,加强在职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转变观念,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出能满足居民需求的具有多方面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 标签: 社区护士 培训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8例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作为Ⅰ组,诊刮术后第5天加用妈富隆治疗,连用21天为一疗程,3周期为一疗程;39例作为Ⅱ组,于诊刮术后第15天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d,连服10天后停药,3个月为一疗程;Ⅲ组39例,仅行诊刮术。比较三组经量减少和周期恢复及平稳进入绝经期情况。结果妈富隆组经量减少和周期恢复、平稳进入绝经期例数,多于安宫黄体酮及仅诊刮组。结论诊刮术后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显著。

  • 标签: 绝经过渡期功血 诊刮术 妈富隆 安宫黄体酮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塑料“皮肤”,能检测出自身所受压力的强度,并产生电信号把这种压力感传送给脑细胞。这种人造皮肤有望用于义肢假手,代替皮肤的某些感觉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预后效果。方法选取46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23例,对照组采用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减轻脊髓压迫和患者疼痛感,手术效果良好,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创伤 骨髓损伤 内固定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分诊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门诊分诊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风险事故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专业性、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及护士形象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分诊护理工作中引入优质护理理念,可有效降低风险事故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门诊分诊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研究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NVM)患者的左室心肌周向应变(CS)。方法收集52例INVM患者为实验组,其中27例EF≥50%,25例EF<50%。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动态图像,应用STI获取各室壁节段收缩期CS,并以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INVM患者EF≥50%组不同水平CS峰值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EF<50%组左室不同水平CS曲线紊乱,峰值明显减低(P<0.05)。结论STI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INVM的方法;而不同室壁节段CS的变化可反映出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斑点追踪显像 心肌致密化不全 周向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淫羊藿苷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进行人牙周膜细胞的培养,基于矿化诱导这一条件下,把第三代细胞和六个不同浓度淫羊藿苷进行互相作用,即浓度为零(对照组)、浓度为10mg/L、1mg/L、0.1mg/L、0.01mg/L、0.001mg/L,借助于BSP表达水平、噻唑蓝比色法以及ALP活性测定,就其对于人牙周膜细胞增殖与骨分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作用24个小时后,不同药物浓度都可使人牙周膜细胞增殖;48小时后,淫羊藿苷在1-0.001mg/L区间,对于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化较为显著,在10mg/L时影响较小;72个小时后,淫羊藿苷浓度在0.1-0.001mg/L区间时,增殖能力较为显著;作用72个小时后,浓度在1-0.001mg/L区间的组数推动人牙周膜细胞骨分化,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10mg/L组和对照组之间所存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基于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利用淫羊藿苷不仅可以推动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同时还可进一步推动其骨分化。

  • 标签: 骨向分化 淫羊藿苷 增殖 影响 人牙周膜细胞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9期
  • 机构: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被世界卫生组织批准正式列入其官方采购名录,并作为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手段之一向全世界推荐。这是历史上我国诊断企业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推荐,标志着我国在基因诊断试剂领域自主研发实力跻身国际水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的进步,医院门诊药房传统职能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为能更好地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文主要针对门诊药房转变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医院领导重视方面、门诊药师观念调整方面、促进医师药师合作方面,细化阐述门诊药房从传统调剂型药事服务型的转变,以期为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参照,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 标签: 门诊药房 传统调剂型 药事服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转出过度护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ICU病房重症COPD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ICU病房重症COPD患者予以转出过渡护理,参照组ICU病房COPD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转出后的基本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重返ICU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患者呼吸顺畅百分比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病房重症COPD患者予以转出过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重返ICU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转出过渡护理 ICU 重症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过渡性关颅法在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21例采用改良过渡性关颅方法暂时闭合颅腔,急诊行头颅CT后继续手术治疗,传统组19例采用传统方法强制关颅,查头颅CT明确诊断后再次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内减压发生率及二次手术与脑膨出间隔时间。结果改良组脑叶切除内减压3例(14.3%),传统组8例(42.1%),改良组比例明显低于传统组;改良组二次手术与急性脑膨出间隔时间为36.7±6.6min,传统组为81.5±13.1min,改良组明显短于传统组;改良组GCS评分4~5分7例(33.3%),GCS2~3分11例(50.8%),传统组GCS评分4~5分4例(21.1%),GCS2~3分7例(36.8%),改良组均明显高于传统组;改良组GCS评分为1分的3例(14.3%),传统组GCS评分为1分的8例(42.1%)。改良组比例明显低于传统组;改良组存活率85.7%(18/21)明显高于传统组57.9%(11/19)。两组患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过渡性关颅方法暂时关颅后复查头颅CT,根椐CT检查结果合理选择手术方案与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改良过渡性关颅方法有利于缩短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减少二次脑疝持续时间,对脑组织的保护更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过渡性关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