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前不久宣布,2014年该院已拨款790万美元,资助25个研究小组开展单个细胞的研究,这是在细胞尺度上个性化疗法研究的一部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外周单个细胞采集的患者采集过程中出现乳糜血后所采用的方法及体会。方法收集我科从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之间的800例进行外周单个细胞采集的患者中20例患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乳糜血后对其进行的处理,经过相应处理20例患者所采集的成品细胞质量未受影响。结论在采集外周单个细胞出现乳糜血后,给予相应处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乳糜血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淫羊藿苷对于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对照培养组和诱导培养组,对照培养组给与适当环境进行培养,诱导培养组采用淫羊藿苷为诱导剂进行培养,连续观察一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心肌样细胞分化率并比较。结果诱导培养组心肌样细胞分化率明显高于对照培养组,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淫羊藿苷可能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淫羊藿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个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单个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治疗20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枚种植体中,中切牙12枚,侧切牙5枚,尖牙2枚,前磨牙1枚。20枚中很满意14枚,较满意6枚,无不满意。结论采用种植义齿修复具有独特的优点,逼真自然,舒适美观且使用方便。种植修复已渐渐的成为单个牙缺失修复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单个牙缺失 种植义齿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需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采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治疗,而对照组50例采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治疗。比较两组起搏参数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起搏阈值低于对照组,电极植入时间及曝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在射血分数及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对照组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降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心脏功能影响小、同步性高、起搏短及安全性高,明显提高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室颤动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9例冠心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共有8例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为13.6%,8例心室颤动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7例患者经过电击除颤、胸外心脏按压以及一些列的护理措施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术中患者出现心室颤动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抢救,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颤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导致左心室肥厚相关因素,为改善左室肥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因高血压住院患者206例,根据患者心脏超声结果分成左心室肥厚组和左心室正常组。以LVMI为因变量,病人性别、吸烟、病人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Cys-C、尿酸、服用ACEI/ARB、服用CCB、服用B受体阻滞剂、服用利尿剂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左心室肥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吸烟、体重指数、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年限、Cys-C、尿酸与左心室肥厚相关,OR值均大于1.0(P<0.05);服用ACEI/ARB、服用CCB、服用B受体阻滞剂与左心室肥厚相关,其OR值均小于1.0(P<0.05)。结论患者年龄、吸烟、体重指数、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年限、Cys-C、尿酸是高血压患者产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服用ACEI/ARB、CCB、B受体阻滞剂降血压药物是左心室肥厚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左室肥厚 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血栓及导致体循环动脉栓塞病例,总结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检索2007年至2009年住院治疗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案,分析左心室血栓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相关特征。结果59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现左心室血栓50例,血栓形成率为0.8%,其中有3例发生体循环动脉栓塞,栓塞率6%,急性脑栓塞是最常见的栓塞并发症。结论左心室血栓多发生于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心肌梗死,低的左室射血分数、室壁瘤形成与心室血栓形成相关;心源性栓塞中大脑动脉栓塞风险相对较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血栓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annularplanesystolicexcursion,TAPSE)和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alareachange,FAC)评估正常中晚孕胎儿右心室(rightventricle,RV)收缩功能。方法分别测量165例正常中晚孕胎儿TAPSE、右心室舒张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diastolicarea,RVEDA)及右心室收缩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systolicarea,RVESA),计算RVFAC,并观察其与孕周的关系。结果胎儿TAPSE、RVEDA及RVESA随孕周增加而增加(P<0.05),RVFAC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胎儿TAPSE与RVFAC能简便准确的评估右室收缩功能,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心动图检测56例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左心室结构指标,明确WCH导致左心结构的改变。方法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h动态血压监测将患者分为白大衣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心脏结构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LVW)和左室重量指数(LVWI),比较两组的检测值。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组超声心动图各项检测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结论与正常血压者比较,WCH存在左心室结构改变。

  • 标签: 白大衣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左室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ASD患者封堵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右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对30例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对比上述参数分析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封堵后不同时期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逐渐降低,射血分数逐渐升高。结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右室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当一群极具攻击性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内肆虐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杀灭而是对其进行转化和“策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让人耳目一新,研究人员称,该发现有望为白血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A组)及高血压LVH患者(B组)各54例均为邯郸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与55名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明显高于C组(P<0.05)。高血压LVH患者NT-proBNP和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51,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可作为高血压合并LVH患者评价病情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2例,采用心超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再以两者的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讨论E/Ea<15为正常组(n=134)、E/Ea≥15为功能不全组(n=68)。所有患者监测24小时血压,变异性用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来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压的变异性是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关。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著相关(r=0.735,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呈独立相关。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左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常规红细细胞、白细胞测定假性结果原因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经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00例,采用显微镜法和干化学法,并对尿常规测定的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经实验验证。结果两种方法都存在误差,易出现漏检。结论假性结果的原因是受到了食物、温度、药物等因素干扰。因而应该在仪器测定结果出来后,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从而减少误差,防止漏检发生。最后进行免疫学方面的辅助,提升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尿常规 红细胞 白细胞 测定 假性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对化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NLR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分期、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血红蛋白(hgb)无统计学差异(P>0.05);NLR值化疗前4.11±2.94与化疗后3.04±2.5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NSCLC患者病理分期越晚,NLR值越高;化疗后NRL值的降低对化疗评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脏MRI检查电影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高血压病患者共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0~69岁;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例,其中男性3名,女性7名,年龄55~66岁,均无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家族史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应用心脏MRI分析软件,对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病患者组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壁厚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2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内径虽有扩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级患者各项指标则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压病各级患者心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有明显增厚(P<O.05或P<0.01),2、3级与l级相比室壁增厚更为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MRI扫描能够精确测量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异常变化,对临床上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造成的各类心衰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脏MRI电影成像 左心室壁厚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细胞生物室陈志国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将人源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s)诱导分化成为成熟具有电生理活性的浦肯野细胞,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上。该研究成果突破性地为研究浦肯野细胞(Purkinjecell)的功能,揭示小脑共济失调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胞生理知识点多,内容深奥,学习时难理解、难记忆和易混淆等。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学好细胞生理学,需要每一个生理学教师不断探索。本文对在细胞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喻法、临床联系法、哲学思维的运用等多种教学手段做一探讨。

  • 标签: 细胞生理学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