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1例胸椎管哑铃型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此病较为特殊,需要胸外科及神经外科联合手术,风险大。因此,手术室护士积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有无体位损伤和康复情况,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

  • 标签: 半椎板入路联合胸腔镜切除 胸椎管哑铃型肿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全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经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较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半椎板入路 全椎板 椎管内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肺癌手术中应用胸腔辅助小切口(cVATS)与全胸腔肺叶切除(VAMT)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80例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VATS组与VAMT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cVATS组在住院时间及术后留置管时间、并发症上明显少于VAMT组(P<0.05);cVATS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VAMT组(P<0.05)。结论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具有微创优点,术后疼痛轻,与VAMT疗效、安全性相近,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糜胸采用右胸胸腔辅助下行胸导管结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乳糜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右胸胸腔辅助下行胸导管结扎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左胸手术进行胸导管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糜胸患者采用右胸胸腔下辅助行胸导管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在医师操作熟练的情况下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糜胸 胸腔镜 右胸入路 胸导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观察43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32例胸腔化疗患者比较胸水的控制情况和存活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53%,手术组患者有效率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手术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和83.1%。手术组肿瘤标志物CEA和CA-125术后较术前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胸腔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可以有效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胸腔镜检查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孔下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行间孔下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未出现疾病复发的现象,临床疗效很好,治疗有效率达到93.8%。结论微创经皮间孔下手术对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少、无复发。

  • 标签: 椎间孔镜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下肺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32例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本组32例均完成胸腔手术,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均顺利出院。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正确的仪器使用,操作细节的创新能有效减少手术耗时,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120例行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患者术前护理访视、术中护理干预等相关手术配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部1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均未出现医疗事故以及护理事故,术中护理工作配合默契,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结论手术护士必须积极及时学习新的手术知识,熟练、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围手术期工作中做到认真完善术前准备,通过术中熟练配合,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 标签: 肺大泡切除 胸腔镜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胸腔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改组病例中胸腺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支气管囊肿2例,纵隔畸胎瘤3例,脂肪瘤1例,心包囊肿1例;17例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住院日数6-9天。结论胸腔对于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 标签: 胸腔镜 纵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腔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远高于对照组的69.23%。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纵隔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2例纵隔肿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81)和观察组(n=81)。其中,对照组行开胸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切除术。结果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情况指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5%,明显大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纵隔肿瘤 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膈神经压榨对于胸腔肺叶切除手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例经历胸腔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实验组术中用卵圆钳压榨膈神经压5秒,对照组没有压榨膈神经,观察患者术后指标。结果膈神经压榨组在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术后呼吸频率、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膈神经压榨抬高膈肌,减少胸腔内残腔,加快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对患者呼吸功能没有影响,安全性好。

  • 标签: 膈神经压榨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 术后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气胸患者进行胸腔肺大疱切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诊的76例气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观察组使用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气胸,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率为57.89%,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中显效率为42.11%,总有效率为73.68%,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复张性肺水肿1例,对照组术后复张性肺水肿3例,术后持续漏气7例。结论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气胸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
  • 简介:摘要目前对胸腔肺大泡切除手术的护理,主要利用双侧用气管插管、单侧通气使全身麻醉方式,进行胸腔肺大泡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回护理室吸氧、血氧的饱和程度以及心电的示波检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保障胸腔导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35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一般在7天左右,手术结束后1至3天,拔掉胸腔导流管无相应并发症出现。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使胸腔肺大泡切除术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肺切除 监护室护理 胸腔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辅助下进行肺叶切除术的优势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期间来我院进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共5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即对照组(共200例)和胸腔组即观察组(共30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介于(42-70)岁,平均年龄(54.28±9.67)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11例,女性患者89例,年龄介于(43~71)岁,平均年龄(55.19±10.13)岁。分析各组患者手术时间(OperationTime)、住院时间(HospitalStay)、术中出血量(BloodLost)和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消耗方面水平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对照组平均(11.36±4.73)天,明显高于观察组(8.15±3.8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CRP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辅助下进行肺叶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身体上的负担。

  • 标签: 肺癌 胸腔镜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手术在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VATS手术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行VATS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术后24h疼痛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3.85±24.06)min,术中出血量为(105.74±30.31)ml,术后胸液量为(789.29±106.55)ml,术后24hVAS评分为(4.03±1.58)分。术后发生4例并发症,2例肺漏气,1例咳血,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97%。结论胸腔手术在肺叶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应该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视胸腔联合腹腔手术在食管癌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通过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样本,采用奇偶数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联合腹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电视胸腔联合腹腔手术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腹腔镜手术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联合腹腔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切口+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联合腹腔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联合腹腔治疗食管癌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 三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视腹腔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35例胸外科疾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17例采用开胸手术,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18例采用电视胸腔手术,称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胸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量也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手术在胸外科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引流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胸外科疾病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