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治疗前对供装置氧气插孔消毒的必要性。方法分别对急诊科抢救室、观察室、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外科供装置氧气插孔随机采集样本50份,分为消毒前、消毒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消毒前被采样的25份氧气插孔的阳性率为88%,消毒后阳性率为4%。结论每次安装氧气流量表前,先用0.5%碘伏消毒氧气插孔,再为患者吸氧,可降低因污染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对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供氧装置 氧气插孔 消毒
  • 简介:摘要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性不断增强,对临床治疗提出严峻挑战。快速准确地检测MRSA是预防和控制MRSA感染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该文就MRSA实验室检测作一综述。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测 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霉素栓的细菌数、霉菌数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确保检查的结果准确可靠。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O1O年版二部附录XIJ的要求,细菌计数采用离心法(500转/分钟离心3分钟),霉菌数采用薄膜过滤法,控制菌采用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和薄膜过滤法联用进行检查。结果各实验菌回收率均大于70.O%,各阳性控制菌均能检出,阴性对照均无菌生长。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和薄膜过滤法联用可消除制剂中不溶性颗粒对结果的影响及霉素的抑菌作用,可以采用本方法检查霉素栓的微生物限度。

  • 标签: 制霉素栓 微生物限度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 标签: 长期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我科针对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能力开展了分阶段培训,通过规范化、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使各级别护理人员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方法,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功能,不断提高护理内涵。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分层培训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25mol?L-1磷酸溶液(体积比4555,用20%氢氧化钠调PH至2.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30℃。结果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及有关物质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试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RSD<2%),平均回收率为98.5%~100.4%。结论RP-HPLC应用于熊去胆酸中熊去胆酸及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熊去胆酸片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去氧胆酸片 胆酸 胆石酸 鹅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高压治疗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牙周病的常规护理和高压治疗时的专科护理及特有心理疏导。结果所有患者高压治疗时未出现治疗及护理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牙周病患者顺利、规则、足疗程地进行高压治疗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纳入观察的158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复位、固定、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治疗组在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8岁组;P<0.0518—40岁组及41—60组P<0.01。结论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疗效显著。

  • 标签: 高压氧骨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考核分值申辩与纠偏奖励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4年11月建立考核分值申辩与纠偏奖励,现将2014年1~10月设为对照组,2014年11月~2015年8月设为观察组,分两组分析护士在工作积极性、操作考核分值、不良事件、病人满意度、护理纠纷、护士满意度6个方面的比较情况。结果实行考核分值申辩与纠偏奖励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学习氛围更浓,不良事件上报及时,数量减少,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考核分值申辩与纠偏奖励的实施,确保当月分值的准确性,便于大家相互监督,最终达到良性循环,提高病人满意度,保证工作质量及科室的和谐,提升科室正能量。

  • 标签: 考核分值申辩制 纠偏奖励制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所有病例均行高压治疗。结果高压治疗效果确切。结论高压治疗对改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颅脑外伤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疗(HFNC)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5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观察患者的和指数、气道湿化、病情转归的情况。结果46例过渡到鼻塞吸氧,6例气管插管,2例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经鼻高流量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保证疗效果,减少气管插管、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期家庭疗(LTOT)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COPD患者缓解期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对疾病及疗认知的缺乏,以至于LTOT应用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就LTOT的现状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传统中药炮炙中水方法的探讨,了解传统中药炮制水对中药性能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水这一炮炙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药材。

  • 标签: 中药 炮炙 水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高压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来本院接受高压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高压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在接受高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5.00%)低于对照组(15.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高压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在治疗期间更加认同这一治疗方式,给予充分的治疗配合;巩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心理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新生儿高肺损伤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损伤肺部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给患儿身体上造成伤害,给家庭带来精神上的折磨。本文首先介绍新生儿高肺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然后阐述新生儿高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和粘附因子数目增加,中性粒细胞过度活化,一氧化碳的毒性作用和生长因子对肺损伤的作用,各个因素相互影响,介导了新生儿高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新生儿 高氧肺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医用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医用三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应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结论医用三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医用三氧 急性脑梗塞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