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医院开展岗位设置管理的具体方法,分析了医院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医院 岗位设置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静脉营养中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早期营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3月接收的120例早产儿(胎龄29~34周,出生体重1200~2250g)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均有患者40例。其中高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2.0~3.0g/kg·d,每日增递0.5~1g/kg;中剂量组给予氨基酸1.0g/kg·d,每日增递0.5g/kg.d;低剂量组每日0.5g/kg·d,每次增量0.5g/kg,三组最大剂量可达3.5g/kg·d。比较三个剂量组新生儿的生长速度以及体重恢复至出生时水平所用时间,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高剂量组新生儿生长速度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新生儿体重恢复至出生时水准耗时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5)。而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氨基酸早期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具有广泛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氨基酸 静脉营养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科室,药学人员作为药剂科的主要执行者,其主要负责药品调剂、发放、存储等工作。药剂科管理质量与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关。因此,加强药剂科人员管理以及合理设置岗位,对保证药剂科工作的正常运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药剂科岗位设置及人员管理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药剂科 岗位设置 人员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初治无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治无效高血压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完善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77.5%,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5.0%,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初始治疗无效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 联合治疗 探究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加强急诊护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急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探索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调动护士积极性,本文针对急诊科护士现有区域及岗位进行定期人员轮和绩效考核的设计,最后对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采取此种方式对护士进行岗位管理和绩效激励机制考核,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在职岗位培训的护士教育规范化,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将《实用急重症护理学》课程灵活运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提高急诊护士的工作能力。结果规范急诊护理教育,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论《实用急重症护理学》课程的临床设置,必要且迫在眉睫。

  • 标签: 实用急重症护理学 课程设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肢骨科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策略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设置压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的122名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进行自填问卷式调查。结果多数医生和护士均认为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固定压力值(54/122)或根据固定压力结合患者收缩压确定压力值(67/122),并均未选择参考患肢肢体周径。45.08%的医生和护士根据专科工作经验选择止血带压力,34.43%的医生和护士选择采用厂家提供的参考值,仅20.49%的医生和护士选择查阅文献资料。结论加强对国内外期刊文献的利用,及时了解气压止血带使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新知识,指导临床实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气压止血带 压力设置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NIPPV/BIPAP/NCPAP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模式治疗胎龄<32周早产儿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确诊为NRDS且胎龄<32周的早产儿。按初始无创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三组(NIPPV、Bi-PAP及NCPAP)。比较三组患儿生后5天内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应用无创通气时间、使用PS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1)NCPAP、NIPPV和BiPAP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模式使用时间、住院时间、PS使用率及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BiPAP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模式治疗胎龄<32周早产儿NRDS较NCPAP可以降低机械通气率,但在减少PS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未显示优势。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气道通气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2-2016.11)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患者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观察组与行单一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同对照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无论在治疗后患者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方面,还是在HBVDNA阴转率方面,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疗法不仅临床阴转率高,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核苷(酸)类似物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肝硬化 阴转率 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设置泌尿专科组对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效率的作用。方法选拔专业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手术室护士担任专科组长,固定手术配合巡回护士。结果设置泌尿专科组后,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置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自主选择一名助产士全程陪伴,助产士与产妇要建立起信任、和谐、亲密的关系,每个助产士要根据自己负责的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其中134例产妇自然分娩,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所有产妇均与助产士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整个护理过程非常满意。结论在分娩过程中设置助产士能够有效地提高分娩质量,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设置科室健康宣教员,优化健康宣教流程。结果病人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度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在人员保证的情况下,科室设置健康宣教员可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健康宣教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手术“绿色通道”,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确保病人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室护士的疲惫感,使医生满意。方法设置急诊班,由急诊班组长负责安排和协调急诊手术的安置。结果手术超时时间缩短,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士对排班满意度增加。结论急诊班的设置,既保证了急诊手术的及时的安排,同时增加了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医生的满意度,缓解了手术室护士长时间手术身心疲倦的问题,保证了手术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手术 手术室护士
  • 简介:摘要洁净手术部护士站作为迎接手术病人的首要通道,做好护士站的管理工作尤为关键,我科在工作实践中,集思广益,为解决临床工作存在问题,在护士站设置专职岗位,负责交接病人,与家属沟通,与医生及手术巡回护士对话等等。使病人享受到良好服务态度和质量,有效地与病房护士交接班,耐心解答家属疑问,使医疗护理质量提升,使病人和家属满意,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洁净手术部 护士站 专职岗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管理系统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2例初始胰岛素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采用远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FBG、餐后2hFBG血糖、HbAlc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代谢指标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管理系统应用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值得采用。

  • 标签: 远程管理系统 初始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中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的临床作用。方法以抽样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工作的63名工作人员的护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效果显著。结论科学、合理、高效的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能有效的提升门诊护理管理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岗位设置 绩效管理 门诊护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在城市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是医改政策的一个重点环节,是分级诊疗的需要,是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这为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提供一种上下联动的新的诊疗模式。

  • 标签: 城市三级医院 全科医学科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短程化疗对初始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和获得性耐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未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或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未超过一个月的结核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将患者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进行短程化疗治疗。结果经过9个月短程化疗后,敏感组在疗后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耐药组2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短程化疗治疗9个月后,化疗成功的83例,化疗失败的患者中发生获得性耐药的有6例。结论初始耐药与结核病患者短程化疗效果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应将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检查指标,根据测定结果采取个体化的治疗,这样是阻止患者获得性耐药结核的有效方法,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初始耐药 结核病 获得性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型院前急救站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提高应急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比院前急救独立成科前后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对比逐年患者年平均满意度。结果院前急救独立成科可有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利用依托型院前急救模式的优势,制定科学可行的护士培训机制,快速提升年轻护士急救理论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使院前急救应急反应时间明显缩短,院前急救医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稳步上升。

  • 标签: 依托型 院前急救站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