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8例上腹部不适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依次观察胃贲门、胃底、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等管壁结构及蠕动情况。超声造影结果与胃镜检查对比,得出结论。结果与胃镜对比,超声符合数为130例,符合率达87.8%。结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诊断胃十二直肠疾病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纳米技术与分子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造影进入了纳米时代,近年来出现了多种纳米级造影,较常规微米造影凸显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就纳米级造影的研究现状、应用进展、存在问题展开综述。

  • 标签: 纳米技术 分子成像技术 靶向治疗 超声显影 微泡
  • 简介:摘要宫颈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且近年来,其发病和死亡有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与HPV感染有明确关系1,而部分HPV感染可以随着免疫力的增强逐渐被机体清除;而由早期病变演变为宫颈癌需要时间较长,且局部治疗即可阻止其发生进一步恶变。所以,通过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尽早治疗,提高疗效,挽救生命。

  • 标签: 宫颈癌 HPV-DNA检测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 简介:摘要由于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伤害。而现有的医疗条件对这二种疾病在早期是有着成熟的治疗方案及较高治愈率。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对于乳腺癌、宫颈癌治疗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查是早发现环节中的最关键的点。

  • 标签: 二癌筛查 乳腺癌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高危妊娠的查和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合肥市高危妊娠评分标准查出高危妊娠孕产妇,定期监测随访,规范管理。结果建册检查的802例孕妇,查出高危妊娠孕妇282例,高危妊娠的发生率35.16%。通过追踪、随访及干预,没有发生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大大减少了分娩并发症。结论加强高危妊娠查和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母婴健康。

  • 标签: 高危妊娠 筛查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颈疾病的查在宫颈疾病的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到2010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宫颈疾病查并对查结果阳性者进行干预的2000名育龄妇女5年临床观察的资料。结果80%以上的育龄妇女宫颈疾病查结果为阳性,其中这些阳性患者中,90%以上为宫颈炎症性疾病,9%以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0.5%为宫颈癌。对查结果阴性者不做任何干预,以后每年定期查,对查为阳性者进行干预治疗,(宫颈原位癌宫颈癌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不列入本课题)。90%宫颈炎症性疾病好转,0例进展为宫颈癌;CINⅠ80%消退,16%不变,3.5%进展为CINⅢ,0.5%进展为宫颈癌;65%CINⅡ消退,25%不变,9%进展为CINⅢ,1%进展为宫颈癌;56%CINⅢ消退,39%不变,5%进展为宫颈癌。结论宫颈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宫颈疾病的查是防治宫颈疾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宫颈疾病 筛查 防治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炎 症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5-64岁妇女宫颈癌查结果,了解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1167例35~64岁妇女进行宫颈癌查,采取HPV14分型检测,对HPV16/18型阳性和其他12种亚型阳性TCT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高危型HPV检出率11.26%;LSIL53例,HSIL30例,宫颈癌5例。均以16型为主。宫颈癌发病年龄段为35~54岁,35~39岁发病率最高117.79/10万。结论宫颈癌查有利于早期检出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有效防治宫颈疾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查两种方式的查效率。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孕中期孕妇,均应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甲胎蛋白及游离雌三醇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基本情况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查,按照临床查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所收录孕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孕妇均应用三联查方法进行分析,对照组孕妇均应用二联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唐氏综合症的临床检查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探讨。结果观察组孕妇经产前三联法查,检查出有5例患者疑似患有唐氏综合征,其中假阳性率为2.9%,临床检出率为86.67%;相比较对照组孕妇经产前二联法查,检查出有3例患者疑似患有唐氏综合征,其中假阳性率为6.3%,临床检出率为60.00%。即观察组孕妇的临床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孕妇的临床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查效果。结论观察组孕妇均应用血清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甲胎蛋白及游离雌三醇进行三联法查,其临床查效率相比较对照组孕妇应用甲胎蛋白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进行三联法查更为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孕中期 唐氏综合症 产前筛查 筛查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方法通过对清洁的分类和作用的了解,选用碱性清洁浸泡、中性多酶清洗、水溶性润滑润滑、加温除锈等。结果器械清洗合格率从85%提高到98%。结论正确选择清洗产品是保证器械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清洁剂 选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小分子BH3模拟物,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不过由于这种药物缺少足够的先导分子,因而在临床试验候选药物分子方面,仍具有分子药理机制的不足。人们对于BH3沟槽表面复杂功能、结构缺乏了解,使得药物分子理性设计受到限制。对此,应研究发现新的小分子BH3模拟物,能够在分子药理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优势。在研究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过程中,采用此类小分子,对Bcl-2家族蛋白功能进行研究,使药物抗癌分子药理机制更为完善,了解BH3沟槽分子结构特征,进而为BH3模拟物理性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分子BH3 模拟物S1 抗肿瘤 分子药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是的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以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方法用低离子凝聚胺介质法对7475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使用谱细胞,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并观察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36例,阳性率0.48%。结论不规则抗体检查能有效地减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血清 不规则抗体 溶血性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93例新生儿听力查结果。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查,初未通过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可疑者转至我院听力诊断中心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查率91.4%;初通过4242例,未通过851例,初通过率83.29%;复率93.88%,复通过758例占94.86%,未通过41例,35例接受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6例失访。最终12例确诊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结论新生儿听力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我市广大群众中已深入人心。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围产保健工作与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管理减少与新生儿听力障碍有关的高危因素可使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2011年成都市龙泉驿区4454例孕妇产前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龙泉驿区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情况及其预防缺陷儿出生的临床作用。方法采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分析甲胎蛋白(AFP)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水平。结果查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55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7例,神经管高风险23例,预产期年龄高风险(身份证年龄大于真实年龄者)8例,总查阳性人数565人,查高风险率12.6%,转诊高风险人数559人,其中,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257人,确诊21-三体综合征2人,彩超6人,确诊神经管畸形3人,复查产前查低风险22人。结论孕中期产前查简单易行,结合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减少本区缺陷儿的出生,从而提高本区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产科新生儿听力查质量的方法,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方法采用丹麦哥本哈根的MADSENAccuscreen自动耳声发射听力查仪TEOAE,对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832例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查。结果初率99.5%,初通过率95.7%,与卫生部规定初假阳性率小于10%相符合。结论新生儿听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对听力障碍者进行早期治疗,可有效降低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的查和管理,以保障母婴健康。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妇保科建卡中查的高危妊娠妇女建立专案,并系统规范管理,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保科建卡的259名孕妇中查出高危孕妇95名。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36.68%,其中轻度高危19名,占比20%,中度高危72名,占比75.79%,重度高危4名,占比4.21%。其中1种高危因素的有75(78.95%),两种高危因素的有16(16.84),三种高危因素的有4(4.21)。在所有的高危因素中以疤痕子宫的占比最高。通过系统规范管理,所有高危孕妇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病死率为0.结论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早孕建卡率,及时准确的筛选出高危孕妇,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母婴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管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早产儿听力查结果,以期早发现听力障碍早产儿,及早干预,改善预后。方法采用耳声发射(OAE)听力查仪,对396例早产儿在生后3~7d进行听力初,对于未通过的新生儿,采取1个月后复查,仍未通过者则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以确诊。结果初通过320例,初通过率80.81%;复通过58例,通过率76.32%;复未通过早产儿18例,经上级医院确诊,11例异常,异常率为2.78%。结论早产儿听力障碍发病率高,早产儿应被列为听力监测的重点对象,及早干预治疗。

  • 标签: 早产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乡镇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有效查方法及可能干预的措施。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广州新塘镇的5532名年龄介于35岁-59岁之间的已婚妇女进行乳腺癌的查,查内容包括乳腺癌临床检查(ClinicBreastExamine,CBE)、高频B超、钼靶X线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法。结果查出355例乳腺异常者,对其中18例实施手术活检或空心针穿刺送病理检查,经确诊有10例病理结果为乳腺癌,其余8例均为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检出率不足0.1%,低于国际水平1。结论乳腺癌的年龄发生段集中于40岁-50岁,发生率低于城市报道;乳腺癌查是目前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联合临床检查(CBE)、高频B超及乳房钼靶X摄片检查进行乳腺癌查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式;完善乳腺癌查体系、注重早期诊断,对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和降低其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筛查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妇女"两癌"免费查是国家出台实施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子宫颈癌在全球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人数为46.5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人1。从HPV持续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在发展到子宫浸润癌,通常需要10~20年。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宫颈癌的查非常必要2。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进行“宫颈癌”查,现将2010-2011年度查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子宫颈癌 早诊早治 预防 筛查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利用名为6-thiodG的小分子就可以实现靶向作用端粒的目的,这种小分子可以利用细胞的生物钟来靶向作用并且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症发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