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标准去骨板减压与改良去骨板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组(标准去骨板减压)和改良组(改良去骨板减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均明显优于标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去骨板减压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限减压、固定、融合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价值。方法选取6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就诊序号将其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行单纯有限减压治疗,研究组行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及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研究组,但研究组的术后JOA、ODI、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减压、固定、融合具有较好远期疗效,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故应予推广使用。

  • 标签: 有限减压 固定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2008年2月-2011年12月46例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PLIF)的术后护理。方法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折刀位,以病变间隙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后重点监测生命体征、脊髓神经功能、切口引流的情况,早期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随访1~3年,康复效果达优40例、良4例、可2例,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结论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本手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PLD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术前全面检查并评估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饮食、活动指导,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做好出院指导及康复宣教。

  • 标签: 椎间盘突出 PLD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血管减压治疗血管压迫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对第Ⅷ颅神经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治疗血管压迫性耳鸣16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3例。3例伴有轻度眩晕。结果16例患者术后耳鸣完全消失,3例伴有眩晕者术后眩晕症状随之缓解。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是治疗血管压迫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 耳鸣 血管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开窗解压对于保存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上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成对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开窗减压组,另一组为手术刮治治疗组,定期复诊复查口腔全景片和CT片,观测囊肿囊腔大小、囊壁骨质增生厚度及骨质密度变化,评价对比开窗减压和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应用效果。结果40例病人术后随访12-18个月,开窗减压组及手术刮治治疗组患者颌骨囊腔均逐渐缩小,囊壁骨质均有增生,但两组有明显的差异,开窗减压组在囊腔缩小、骨质增生程度及骨密度上均优于手术刮治治疗组。结论开窗减压手术方法简单实用,操作简单,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颌骨的完整性,不影响颌骨发育,是保守治疗颌骨囊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手术刮治术 颌骨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手术与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疼痛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总有效率为82.5%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JOA及VAS疼痛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腰间盘突出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减压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博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后,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10%,而同期对照组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肾囊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作为临床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肾囊肿 去顶减压术 高碳酸血症 尿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当中选取1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分析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123例面肌痉挛患者住院时间(9.34±1.41)天,痊愈43例,显效4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护理满意度为93.5%。结论在微血管减压中,通过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中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的应用于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肾囊肿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囊肿位置和大小确定腹腔镜途径,统计疗效。结果在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之后,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40~13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1±12)min,随访12个月,4例患者复发。结论对于肾囊肿患者,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10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的保守治疗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2.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对面肌痉挛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2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前3d采用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3d。然后选择翼点入路,进行硬膜下视神经管减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所有患者均存活且无出现并发症。而视神经管骨折与否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对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发现,视神经管骨折与否和治疗有效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却显著地影响了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视神经管减压能有效改善视神经损伤患者,且安全性高,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神经管减压术 视神经损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共救治的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平均随访1年,患者的JOA评分为(15.0±0.1),与治疗前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结论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采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联合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手术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单纯采取血肿清除予以治疗,观察组采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87.18%(P<0.05);两组治疗之前ADL评分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通过行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活动能力。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骨瓣减压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5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术前均给予常规治疗,均为全麻。对照组行额颞瓣、颞顶瓣以及额瓣部位的常规减压,手术过程中骨窗面积不超过8cm×6cm。治疗组给予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术后均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同时给予吸氧、营养支持、维生素抗感染等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并度过急性期,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死亡2例,死亡率为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死亡10例,死亡率为20%;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大骨瓣减压术 颅脑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颅脑切开减压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进行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治疗其临床治疗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大骨瓣减压治疗能够让脑组织得到有效的减压,进而保护脑组织不受到更多损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开颅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采用去骨瓣减压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术后均采用脱水、降温、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本组100例均经手术,共死亡8例,病死率为8.0%。生存者中良好72例,中轻残15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1例。并发症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经脱水等治疗可自行吸收,癫痫2例,切口延期愈合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治疗的能够有效缓解颅内高压状态和降低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颅内高压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至我院进行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患者共计40例,所有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术后1周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评分,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6个月评分略高于术后1周评分,但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患者术后1周x线检查,椎间高度明显高于手术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无脊髓损伤、脑脊液瘘、食管瘘等重症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颈椎病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背景神经性高血压与左侧延髓腹外侧嘴区的关系已被证实,对脑干区域进行减压手术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可靠的治疗方法已经引起近来临床报告的极大兴趣。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左侧延髓腹外侧嘴区血管减压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我们总结了国外进行的基础科学、动物模型以及人体研究。结论通过以往证据可以证明这种假说成立,即一部分高血压病人通过微血管减压能够治疗高血压。

  • 标签: 脑干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