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关于支架内狭窄(ISR)的治疗目前尚无最佳的选择策略,药物洗脱支架(DES)或药物洗脱球囊(DEB)是目前相对较好的治疗措施,但DES形成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和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SNA)导致晚期支架失败。而DEB因术后无金属残留,较短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疗程,且避免了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后续治疗机会等优点,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对近年来支架内狭窄的选择DES或DEB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洗脱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透析通路狭窄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的19例透析通路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9例血透通路狭窄患者中,9例行置管溶栓后狭窄开通,10例置管溶栓后予球囊扩张,效果满意。随访10个月,无再发狭窄。结论通过介入技术治疗透析通路狭窄效果确切,安全,护理上做好溶栓护理、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狭窄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病患者在血管狭窄基础上伴有病变处严重的钙化病变;经冠脉内旋磨、支架植入术后加用益心通痹汤对患者病变血管植入支架部位狭窄发生防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进行单纯的PCI术(包括冠脉旋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和在冠脉PCI术的基础之上加用益心通痹汤。结果在对照组26例中有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次狭窄状况、狭窄率为15.38%,中药治疗组中,1例出现支架内狭窄狭窄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严重血管钙化的患者在冠脉旋磨及PCI术后使用益心通痹汤可降低支架内狭窄率的发生。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钙化 冠脉旋磨术 益心通痹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主动脉段内膜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狭窄形成状况,为冠脉狭窄研究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35只,体重(295±35)g,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以球囊损伤法建立大鼠主动脉内膜损伤模型结扎左颈总动脉并球囊拉伤主动脉内膜,所有大鼠术前、术后处理一致,直至实验结束。术后随机数字法分7,14,28d亚组,按亚组时间处死并取其主动脉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作血管形态学检测。结果大鼠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呈现不同程度增生新生内膜平均厚度、面积沿胸主动脉到腹主动脉上段及下段逐渐增加,管腔狭窄逐渐明显;球囊委F2.0拉伤动脉内膜时胸主动脉段内膜增生不全,腹主动脉上段增生良好,但内膜增生厚薄不一,腹主动脉下段内膜增生常较均匀,狭窄典型。结论动脉内膜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与球囊大小、动脉直径相关,大鼠腹主动脉下段是大鼠动脉内膜狭窄模型的理想目标血管。

  • 标签: 动脉内膜损伤 再狭窄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芪舒心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芪舒心胶囊。疗程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冠脉造影。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疗效有增高趋势(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冠脉造影治疗组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舒心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狭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PCI术后狭窄的发生,明显提高了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参芪舒心胶囊 冠心病PCI术后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PCI)术后狭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0例PCI术后狭窄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结论我们应从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提高服药依从性。

  • 标签: PCI术后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介入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冠心病患者临床获益显著。但任何治疗方式都有其两面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狭窄的发生成为介入领域发展的一个壁垒。药物洗脱球囊(Drug-CoatedBalloon,DCB)作为一种改良型介入器械队对支架内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疗效肯定,且适用于不宜长时间强化抗栓患者,本文就药物洗脱球囊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冠脉介入 药物洗脱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狭窄进行分组,分为狭窄组以及通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狭窄组患者年龄为(65.1±4.3)岁,糖尿病病程为(3.3±2.5)年,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为(2.86±0.82)g/L,总胆固醇为(5.5±1.2)mmol/L,空腹血糖为(5.6±3.2)mmol/L,通畅组年龄为(49.2±5.5)岁,糖尿病病程为(6.4±3.1)年,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为(3.57±0.93)g/L,总胆固醇为(5.7±1.4)mmol/L,空腹血糖为(9.1±2.8)mmol/L,两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狭窄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总胆固醇以及血糖控制状况等均有管。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介入治疗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冠脉支架内狭窄的关系。方法入选300例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狭窄组与无狭窄组。结果狭窄组36例,无狭窄组264例,狭窄发生率为12%。与无狭窄组比较,狭窄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前l天、术后1周、复查冠脉造影时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内狭窄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狭窄组,提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狭窄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狭窄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共88例(支架数为134个)。均给予冠脉血管造影检查和64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具体诊断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和可信度,两种方法诊断无显著差异(P>0.05);64层螺旋CT检查对于直径在3mm以上的支架所具有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关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狭窄的诊断,应用64层螺旋CT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支架 再狭窄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狭窄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患者946例,以支架置入段内径狭窄≥50%为狭窄为标准,分为对照组(823例)和支架内狭窄组(12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支架情况及其他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狭窄组的血清UA水平为(412.08±70.1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28.18±72.89)μ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支架直径<3.5mm、支架长度>30mm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狭窄重要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是支架内狭窄的另一危险因素(OR=1.653)。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狭窄与高尿酸血症明显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高尿酸血症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支架狭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预防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于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80例成功接受支架植入术并完成冠脉造影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冠状造影结果作为临床指标(原支架内血管直径狭窄>50%定义为支架内狭窄),经过检验有16例患者再次发生狭窄状况,而其余164例没有发生再次狭窄状况,依次分为狭窄组(16例)和非狭窄组(16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并统计分析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冠脉病变、支架情况的特点,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危险因素。结果在次180例患者中,再次发生狭窄的例数未16例,狭窄比例8.8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吸烟、糖尿病史,脂蛋白a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因素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患者再次出现狭窄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脂蛋白a水平(OR=2.561)、糖尿病(OR=2.023)、吸烟史(OR=1.347)和支架长度(OR=1.248)。结论在实际的临床中,对于成功接受支架植入术并完成冠脉造影的患者,存在再次发生狭窄状况,在实际的干预中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有效的减少甚至预防狭窄的再次发生。

  • 标签: 冠动脉支架植入 支架内再狭窄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吻合术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道吻合术后尿道狭窄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钬激光联合尿道内切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82.05%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7.44%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钬激光联合尿道内切开术在治疗尿道吻合术后尿道狭窄中有着良好的疗效,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尿道内切开 钬激光 尿道吻合术尿道再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29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4±12.7)岁,病程3~25年,平均病程(13.1±4.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直径为(2.91±0.72)mm、血管最小管腔直径为(1.97±0.54)mm,均高于对照组(2.75±0.67)mm、(1.74±0.53)mm,实验组血管的狭窄百分比为(35.9±11.0)%,低于对照组(49.7±13.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减低幅度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可以有效防止冠状动脉狭窄,减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疗效与意义。方法7例患者6例经患侧肱动脉穿刺、1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前臂动脉DSA检查及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段血管内球囊成形术(PTA)。结果7例狭窄程度达到90%~98%,范围4cm~9cm,血管内球囊成形术后狭窄程度改善到10%以下,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A是治疗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闭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动静脉内瘘 血管内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在临床上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及探讨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实施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为19例,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为15例,24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为期0.5n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排尿通畅。56例患者中实施开放手术进行治疗为16例,腔内手术进行治疗患者40例。结论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确诊,科学地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充分地切开或切除患者疤痕。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地预防患者感染的发生,并且配合抗疤痕组织药物治疗,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闭锁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火龙疗法对椎管狭窄的作用。方法应用中医理论治疗椎管狭窄。椎管狭窄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病因病机有肾精虚损,跌仆闪挫,气血瘀滞,寒湿内浸,阻遏经脉。结论中医火龙疗法,通过特定药物利用火性透过皮肤的吸收,使药物功效加倍,以达到温经散寒,调整脏腑、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应用于椎管狭窄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中医火龙疗法 椎管狭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