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星点像是作为检测和判断物镜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优劣依据,其原理是以点光源透过星点板和被检物镜后在视场内形成星像图,其在焦点处及焦点内外不同截面上光强弱分布和几何形状来定性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本文介绍了物镜慧差、球差、像散、畸变等像差形成原因,提出了运用星点校正法来检测和校正各类像差,以提高光学显微镜成像质量。

  • 标签: 星点像 物镜 检测 校正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光学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比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3例患者。对对照组中患者进行普通喉镜插管,而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光学喉镜插管。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如IDS分值、插管时SPO2值、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了解,并且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有效气道时间以及插管成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IDS得分明显较低,插管过程中SPO2值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更少,p<0.01。即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插管质量较为良好。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气管插管时,采取光学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对患者损伤更小,并且插管效果更为良好,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光学喉镜 普通喉镜 急诊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经络实质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以肥大细胞为代表结缔组织细胞、神经系统、结缔组织间质在经络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只存在于活体动物,受技术手段局限,无法对其进行实时、原位观察,所以经络实质一直缺乏直接证据。活体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能够对存活组织和动物进行实时原位观察,已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新型荧光探针开发和光纤式双光子内窥显微镜技术发展,有望给经络实质研究带来突破。

  • 标签: 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 活体光学成像 经络实质 循经感传 肥大细胞 结缔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光学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遮光、日光灯和较弱散射光下,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含量,测定溶液PH值,定时观察溶液外观颜色。结果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在3组不同光照条件下,含量、pH值和外观颜色在8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8h内不必采取避光操作。

  • 标签: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 含量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配伍 光学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光学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中应用优势。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80例口腔颌面部外伤后留置异物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光学导航技术进行口腔颌面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方式,针对80例患者手术疗效与创伤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STN导航系统辅助之下,异物均得以成功定位并取出,而对照组40例患者,只有32例患者成功取出,观察组手术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导航技术是外科领域高新技术,将其应用在在口腔颌面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中能够提升手术安全性、精准性,也能够缩短手术之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该种技术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光学导航技术 异物 口腔颌面 深部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性近视患者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病理性近视临床患者病例38例(56只眼),对其采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患者黄斑区图像特征。结果本组56只眼中黄斑区OCT图像显示为继发性视网膜劈裂、脉络膜新生血管25只眼,黄斑裂孔5只眼,单纯视网膜下出血4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4只眼,黄斑萎缩14只眼。不同表现者年龄、屈光度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取OCT对病理性近视者黄斑区进行扫描可获得具有典型特征图像,这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医院环境对于患者康复和治疗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升护理效应,促进患者康复,应注重医院环境作用。本文就医院环境要素构成、作用,以及良好护理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有所启示。

  • 标签: 医院 环境 护理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原田病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原田病患者18例(32只眼),采用FFA和OCT检查,结合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只眼造影早期视盘表面呈现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边界模糊强荧光,4只眼呈放射状条形低荧光,以视盘为中心向四周延伸;28只眼中周部和后极部表现为多发性颗粒状、针尖样强荧光斑点,逐渐扩散融合;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存在浓度不均点状反射,其中6只眼表现为团状渗出点,10只眼玻璃体表现为腔点状反射增多,3只眼有囊腔形成。结论FFA联合OCT检查在原田病诊断中具有优越性,对疾病病情追踪、疗效评价提供评价标准。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田病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骨科医护联合查房模式实施效果。方法由医护共同查房,对每位病员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医护从不同角度探讨,保证了患者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到位。结果医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有提高。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拓宽了查房思维、减少了纠纷隐患、提高了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联合查房 医护合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碳光谱用于治疗外创等疾患可快速激活生长因子EGF,控制炎症和感染,修复创面,修复受损神经,对治疗这类疾患有显著生物学意义。结果;在小范围临床研究中看到,碳光谱治疗适应症很广,有着广泛物理治疗前景。结论;碳光谱有着多重生物效应,是治疗外创控制炎症感染有效手段,是这一领域新技术亮点。

  • 标签: 碳光谱 激活生长因子 愈合创面 多重生物效应
  • 简介:摘要作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一项诊断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逐渐介入了眼科临床诊断工作之中,并渐渐成为眼底病最为常用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手段之一,这对于患有青光眼患者治疗工作有着非常重大意义。而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ltrahigh-resolutio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UHR一OCT)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也是的眼科医生能够更加清晰观察到患者视网膜内部结构,这将会在在眼科上发挥出更为重要作用。本文针对OCT对青光眼早期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青光眼 早期诊断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治疗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68例患者在入院后均积极配合治疗,入院治疗时间为9-21天,21天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且无任何并发症,治疗护理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于提高相关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HIV酶联免疫检测HOOK效应及对策,寻找能够防止抗-HIV酶联免疫检测HOOK效应最佳检测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血站主动献血5名A型血志愿者,均是首次献血。以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双抗原夹心ELISA二步法对其抗-HIV阳性高值血液标本、倍比稀释以后血液标本进行检查,同时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较之双抗原夹心ELISA二步法来说,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在HOOK效应方面相对明显,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为了控制抗-HIV酶联免疫检测HOOK效应,建议采取双抗原夹心ELISA二步法,以防HOOK效应出现后使强阳性标本出现漏检等情况。

  • 标签: 抗-HIV 酶联免疫 检测 HOOK效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绩效考核促进护士层级意识,落实岗位职责,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运用绩效量化考核,按护理能级不同,将护士能级与护士绩效分配挂钩,评价实施护士层级之间职责落实情况。结果量化考核后,护士岗位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工作、创造性工作意识增强,特别是对下级护士帮扶及指导增多,护理差错苗头发现率明显提升,有效保障了护理质量安全。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将绩效与护士层级相对应进行考核,能提高护士工作绩效和自身素质,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绩效考核 层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以芍药甘草复方为例,探讨谱效关系应用价值。方法取合适SD大鼠分组,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以芍药苷效应组分A(0.3、0.6、1.2g/kg)、甘草酸效应组分B(0.3、0.6、1.2g/kg)、甘草总黄酮效应组C(0.6、1.2、2.4g/kg)分,进行配比,灌胃,共17组,另取2组各5只,分别以阿托品、生理盐水灌胃,计算药剂对胃底肌条抑制率制。结果A3B3C3配伍抑制率最高,达到(35.83±5.73)%;芍药苷效应组分、甘草总黄酮配比与抑制率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重复试验平均抑制率(36.43±7.19)%。结论谱效关系以色谱峰获取体内活性物质与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谱效关系 芍药 甘草 效应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学检验理念在药品安全应急检验中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以“齐二药”事件应急检验为例,分析科学检验理念在药品安全检验中作用。结果与结论科学检验理念对开展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 标签: 药品安全 应急检验 科学检验理念
  • 简介:摘要本文以我国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春节效应”研究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必要概述,通过时间序列分解法结合传染病发病特征及相关指标,讨论了可能具有“春节效应7种疾病。

  • 标签: 法定报告 传染病 春节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不同硬膜阻滞对于病人异丙酚镇静作用影响分析。方法收集了2008年5月-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30例进行肠癌根治患者与15例进行胃癌根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研究。随机将30例肠癌根治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腰段硬膜外阻滞。进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为胸段硬膜外阻滞(C组)。在异丙酚用药之前,测量和记录阻滞脊神经数以及感觉阻滞面的上、下界限;在注入异丙酚之后2min,3min,4min,5min时候,取血浆,采动脉血样,检测出血浆异丙酚浓度。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觉阻滞范围要宽于C组。B组感觉阻滞范围要宽于C组。异丙酚血浆计算浓度和血浆异丙酚浓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血浆计算浓度和血浆异丙酚浓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段硬模阻滞对于患者异丙酚镇静效果强化要低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患者。

  • 标签: 异丙酚 镇静效应 硬膜外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