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柳州市区及周边0~6岁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从而为本地区儿童体质的调理和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集调查的数据指标,并结合舌像、面像及问诊来分析判定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并观察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①518例受调查儿童,单一体质中健康体最多,且以0~1岁年龄为主;偏颇体质依次是肝火体、气虚体最常见。②兼夹体质中以肝火体为主的兼夹体质居多,其次是气虚体和怯弱体。③以气虚体为主的兼夹体质中男性多于女性。④单一体质和兼夹体质中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州市区及周边儿童中偏颇体质类型以肝火体、气虚体为主;兼夹体质中也以肝火体和气虚体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及加强对肝火体质和气虚体质的辨识干预。

  • 标签: 中医 儿童 体质分型 保健
  • 简介:摘要在深入了解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们现存的一些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本文主要针对2013—2015垫江县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促使小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充满活力的学习与生活。

  • 标签: 垫江县 小学生 体质健康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讨论了中医体质调理对亚健康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8例亚健康人群,分别将其分为观察组跟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进行亚健康的常规调理,观察组在常规调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进行调理,对比两组亚健康人群的调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8%,经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调理明显提高了亚健康人群的生存质量,应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体质调理 亚健康人群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海岛地区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者中医体质特点。方法2018年1—6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海岛地区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最后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6例以及健康对照组200例。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研究对象中医体质进行调查,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体质分布。结果156例高血压病患者中,阴虚质37例,痰湿质32例,气虚质27例,平和质23例,气郁质17例,阳虚质9例,湿热质6例,血瘀质3例,特禀质2例。其中阴虚质占23.7%,痰湿质占20.5%,气虚质占17.3%,是主要的三类体质。健康对照组以气虚质比例最高,占22.5%,其次为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血瘀质。高血压组阴虚质、痰湿质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虚质、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岛地区高血压病患者与非高血压这中医体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掌握高血压病易感体质,对预防、诊断、辨证论治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海岛地区 高血压 非高血压 中医体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岛地区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2018年1—6月选择海岛地区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中医体质,并分析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121例患者中阴虚体质比例最高,占30.6%,其次为痰湿体质,占26.4%,气虚体质占17.4%。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构成比相对低。不同体质间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质、痰湿质水平最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质水平最高,其次是湿热质。结论海岛地区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为常见中医体质,其他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也有较高的比例。在常见的中医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血脂异常明显,并且主要以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 标签: 海岛地区 高血压 中医体质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过护理干预对机关人员进行体质辨识的效果分析。方法对132例机关人员进行体质辨识与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偏颇质转为平和质的人数和效果。结果132例样本人群中平和质人占14.4%;偏颇体质人占85.6%。通过6个月的体质干预后,其中113名干部人员的偏颇体质转化效果良好。各体质的干预总有效率均在50%以上,最高可达75%,提示干预治疗对各类偏颇体质均有显著疗效,且研究发现,阳虚质和湿热质两类人群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表明干预治疗对这两类体质的人群最为敏感。结论体质辨识及调养指导利于各种偏颇体质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体质辨识 护理干预 机关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人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抽取至本院体检的中年人群500例(2016年6月—2016年10月),对所有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等进行检查,并依据BMI将其分组。结果男性与女性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5.65%与24.79%,P<0.05;男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分别为40.08%、33.21%、25.19%,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5.13%、0.42%、0.42%),P<0.05;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45.02%、31.17%、8.66%)相比BMI正常组(分别为17.84%、10.04%、2.23%)明显较高,P<0.05。结论积极控制体质量,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情况,意义重大。

  • 标签: 血脂 高血压 血糖 体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疗单位在面对特殊体质老人的小面积烫伤所采取的较佳处理方式。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研究在我单位进行小面积二度烫伤治疗的30例特殊体质老人,特殊体质老人的条件为患有老年痴呆症或糖尿病或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高龄患者,随机分配成为两组,即普通组和实验组,各15例,普通组采用暴露治疗法,实验组采用保护性治疗法。结果采用保护性的换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比采用暴露治疗法的普通组患者的好,实验组患者烫伤伤口在一个月后基本全部恢复。结论采用保护性换药治疗的方法可以缩短特殊体质老人的治疗时间,提高小面积二度烫伤的恢复速度,并可以有效预防医患纷争出现的情况,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且满意的治疗。

  • 标签: 基层医疗 特殊体质老人 皮肤瘙痒症 渗出液 水泡 暴露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包括梅毒性脑膜炎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4例。6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或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脑电图呈轻~重度异常;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脑膜血管梅毒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软脑膜增强等;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脑萎缩、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等;麻痹性痴呆MMSE和MoCA分值均低于正常值。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神经梅毒的预后。

  • 标签: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职业病的发病流行性特征,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某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登记的职业病报告病例资料,系统分析职业病种类、行业分布及其病例性别、工龄、从事企业规模等。结果职业病种类集中于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77.47%)、职业性化学中毒(12.87%)、职业性皮肤病(4.1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5%),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7%);分布行业前三名为国防施工类(48.97%)、化工行业(12.64%)、煤炭开采行业(6.90%);职业病病例男性占比87.13%,女性占比12.87%,工龄为4个月~42年,10年内病例占比71.03%;企业规模主要为中小型(54.25%),国有经济类病例占比46.44%。结论分析并总结不同职业病发病流行性特征能够指导职业病监管工作,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可靠参考资料,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病可能。

  • 标签: 职业病 流行性特征 防治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预后。方法针对矽肺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矽肺患者在护理干预下,心态改善良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针对矽肺患者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矽肺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地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50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肾动脉PSV、R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动脉内经低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指标方面通过高血压、血管杂音等症状判断肾动脉狭窄阳性值90.3%,阴性预测值为90.2%。结论血压、血管杂音在判断肾动脉在中老年患者鉴定肾动脉狭窄上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坏死临床少见,预后凶险。总结分析骨髓坏死(BoneMarrowNecrosisBMN)的实验室特征及临床,以提高对骨髓坏死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对9例确诊BMN患者实验室特征和临床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确诊的患者中,其中原发病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为骨髓转移癌,1例为骨髓转移癌并溶血性贫血,1例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骨髓坏死。本文病例主要以骨痛、发热、贫血及出血倾向为主,可合并感染、肝脾肿大、溶血性损害,同时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医学检验细胞形态学及临床工作者应加强对BMN的认识,掌握其特点,对异常的骨髓形态学特征及异常的实验室结果及临床加以综合分析,使BMN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确诊,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骨髓坏死 实验室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本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将其分为A、B、C三组,对所有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患者体质指数的增加,甘油三脂的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逐渐降低,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稍微有点升高,但是三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现象,尤其是体质指数超标和肥胖患者,临床上应注意对此类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以及体重等进行干预和治疗。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体质指数 脂代谢 异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为了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相关问题,选取了45例患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以及45例正常体检儿童进行研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为90例,其中患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45例患儿为观察组,45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热率与症状体征发生情况。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发热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热率,在比较两组的喘息、咳嗽、固定干湿罗音、肺外并发症、呼吸困难等体征方面,观察组也要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及成长,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 标签: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栓塞的3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肺栓塞合并肺结核的17例患者作为结核组,其余382例肺栓塞患者作为非结核组。结果结核组较非结核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更低,咳嗽、咳痰发生几率增高,白细胞计数更高,血浆D-二聚体计数更高,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的简化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评分、在肺栓塞相关的院内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年龄较非结核组高,BMI值更低,容易合并咳嗽、咳痰症状,当抗凝治疗不缓解,cTNI、BNP等持续增高,需要警惕合并肺结核可能。

  • 标签: 肺栓塞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科昏迷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68例脑外科昏迷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死亡3例,重残18例,良好47例。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加强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并做到细致正确的护理。

  • 标签: 脑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静脉输注小儿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营养效果。方法将80例可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的分成两组,各组40例,试验组给予早期静脉营养方法,出生后24h内静脉输注小儿氨基酸;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方法,出生48~72h后静脉输注小儿氨基酸。记录两组患儿出生后第1、3、7天静脉血清前白蛋白、体质量增加状况、能耐受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及静脉营养产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相同日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出生后第1天两组对照无差异性,第3日及第7日试验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患儿平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3)两组均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静脉使用氨基酸比传统方法静脉使用氨基酸疗效显著,不会使静脉营养并发症增加。

  • 标签: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 前白蛋白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改善患者食欲和体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孕雌两种激素为阳性的子宫内膜癌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挑选同时期的孕雌两种激素为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食欲变化状况、体质量缓解状况、不良反应出现情况、Karnofskyy评分的变动状况。结果对比两组食欲与体质量改善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对比两组Karnofskyy评分变化情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程度比对照组要轻(P<0.05)。结论采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癌,可以较好调节病人的食欲与体质量,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醋酸甲地孕酮 子宫内膜癌 食欲和体质量 改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所占比例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观察近五年来在本院接受诊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HAAA所占比例,并将其与非肝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液常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诊疗及干预等进行对照。结果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占SAA的比例为3.33%。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进行临床治疗前均进行检查,并确定其血常规、骨髓象等均无异常;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24例(92.4%)三种(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经检查后呈阴性,2例(7.6%)乙型肝炎病毒,并按抗原种类此病毒又分为HBsAg、HbeAg,它们均成阳性;24例(92.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在急性黄疽型肝炎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降低时患病;经过6个月临床治疗后内,再次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比较,早期发病率与感染相关病死率均显著增高;但HAAA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 标签: 肝炎 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