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感染科护理服务流程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7月—9月,我院感染科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流程管理,作为对照组(n=50),2018年10月—12月,感染科开展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作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与纠纷发生率2.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0.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科护理工作采用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可降低护理差错与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 感染科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米炒党参的炮制工艺没有可量化的参数,探讨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的可量化参数。方法采用Design-Expert11设计,优化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结果优化得最佳炮制工艺为米用量为药材量的20%,将米与党参片置138℃容器内炒制3分钟。结论建立了可量化的米炒党参炮制工艺参数。

  • 标签: 米炒党参 炮制工艺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藤梨枝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选藤梨枝提取工艺,以溶媒倍量、提取时间、超声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含量进行优选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藤梨枝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溶媒,提取2次,每次25min。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藤梨枝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各环节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分别为5.6%、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25.6%(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75.6%(P<0.05)。结论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后,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优化管理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转运。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9月—2018年11月内接诊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占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转运流程,研究组采用优化院前急救转运流程,统计两组患者院前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院前0例死亡,对照组院前4例死亡,比较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优化院前急救转运流程,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优化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肝癌患者60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0例,分别采用优化疼痛管理与常规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83.67%相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疼痛评分高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疼痛管理应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疼痛管理 肝癌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急诊留观患者中应用优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留观室在2017年2月—6月收治的老年病患143例作为优化护理组,采用优化抢救护理流程护理;选取2017年7月—11月收治的145例病患作为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分别对比两组的抢救周期、抢救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抢救时间常规护理组长于优化护理组;急诊室停留常规组长于优化护理组;收治ICU及死亡率常规护理组高于优化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急诊留观患者中应用优化流程抢救护理有着良好效果。

  • 标签: 老年 急诊留观室 优化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行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确诊时间和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脑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牙髓病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优化椅旁护理配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牙髓病患者(2015年10月—2017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配合和优化椅旁护理配合,对两组牙髓病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牙髓病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牙髓病患者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优化椅旁护理配合对牙髓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最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

  • 标签: 优化椅旁护理配合 牙髓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医院利用药物的特点,不断完善中药生产工艺,这样能够有效弥补技术上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技术的应用,对如何优化工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此改善以往的传统工艺带来的弊端。

  • 标签: 中药制剂 生产工艺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记录患者抢救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对比分析实验组在抢救过程中,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口服双抗时间及停留抢救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实验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处置,实验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处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救护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优化护理 疗效
  • 作者: 罗建青1于树芳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9-11-0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9年第17期
  • 机构:(1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柯坪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22)(2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当中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药房药品管理资料中选取200份,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的常规药品管理模式100份药品管理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间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100份药品管理资料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药品管理结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药品管理资料的药学服务情况,研究得知,实验组药品中购药时间、错误用药率等指标较优,且两组药品管理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药品管理方式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研究得知,实验组药品管理模式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高,且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当中采用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药学服务情况,还能提升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医院药房 药品管理服务创新模式 建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接受优化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ICU治疗,实验组行ICU优化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接受优化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优化治疗 急诊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 简介:摘要在药理学的课程之中,为了加深学生们的记忆、认识,教师必须将实验教学的方式应用其中,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创新。对此,笔者将阐述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的途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药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 简介:摘要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是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预防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致残性伤病和残疾的原因,开发及采用预防性康复技术措施。康复评定包括躯体、精神、社会、语言、心肺、心理治疗和康复工程治疗等,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是康复医学的终极目的。国家卫生部《“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探索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对急性期患者、稳定期患者和恢复其患者分别进行任务界定,“鼓励三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或康复医院以管理、服务、技术等为纽带,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本研究主要分析康复科自身康复能力的提升方法。

  • 标签: 医共体 康复科 能力提升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多指标对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干法制粒制备颗粒剂。方法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II为指标性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八味茵术颗粒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减压干燥得到的干浸膏进行干法制粒,单因素考察压轮压力、压轮转速、送料速度,并且对处方进行工艺筛选,制备八味茵术颗粒。结果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8倍,提取2次,提取时间0.5h、0.5h。干法制粒处方和条件为干燥浸膏粉99.0%;硬脂酸镁1.0%;压轮压力20MPa、压轮转速4.8r/min、送料速度为15r/min,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颗粒。结论综合多指标优化了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可行性、重复性良好。单因素考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八味茵术颗粒干法制粒制备工艺。

  • 标签: 八味茵术颗粒剂 正交试验设计 干法制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患者4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给予优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5.45%;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TH、β2-M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TH、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

  • 标签: 优化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方案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我科353例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优化方案前后患者的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基本日常生活能力(basicactivitiesofdailyliving,BADL)的变化。结果优化方案后患者的住院总天数、BADL变化与优化前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总费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化后的方案不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总费用,但对减少患者住院总天数、提高患者的BADL均可发挥显著性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 脑梗死 急性期 中医护理方案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