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阳人民医院2011年主动监测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云阳人民医院截至2012年3月8日报告的2011年无细胞百白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无细胞百白破188例个案(一般反应177例,占94.15%,异常反应7例,均为过敏性皮疹,占3.72%,偶合症4例,占2.13%);188例个案中,≤1岁178例,占94.68%;男女性别比为10385(1.211);反应集中在5-11月份,共135例,占71.81%;发热77例,占40.96%(以中度以下发热为主,共67例,占89.02%),红肿80例,占42.55%(以中度以下红肿为主,共77例,占96.25%),硬结5例,占1.06%(中度以下硬结3例,占60%);接种后<2日内报告个案153例,占81.38%;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至第四针次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08/10万(22/1682)、1722/10万(28/1626)、2311/10万(37/1601)、5817/10万(101/1736),显示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尤其是接种到第三针后),报告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χ2=79.38,P<0.01)。结论云阳人民医院AEFI监测的敏感性尚可,主动监测疫苗反应报告发生率明显高于被动监测疫苗。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接种后2d内,为监测重点,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未超过预期发生范围。

  • 标签: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主动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我科接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方法治疗,观察组4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探究9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后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可应用推广。

  • 标签: 不同补液方法 院前急救治疗 创伤性休克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