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密度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癌、良性乳腺变患者及来本院检查的健康女性作为样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样本的乳腺超声分型,得到腺体SWV值,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超声分型以致密型居多,占比85.30%。对照组以混合型居多,占比52.94%。空白组混合型占比67.65%。三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分型为致密型者,SWV最高,为(3.00±0.12)m/s,与其他几种超声分型者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分型为致密型者,乳腺密度较高,乳腺癌发病率同样较高。

  • 标签: 超声分型 乳腺密度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在诊断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乳腺钼靶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乳腺B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发现率、准确率及假阴性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的发现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指标分别为98%、90%、8%,对照组患者乳腺癌的发现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指标分别为80%、72%、6%,观察组患者的发现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发现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女性乳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诊断各有优势,乳腺B超的诊断率和发现率比对照组高,将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弥补诊断中的不足,避免出现漏诊的现象。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 乳腺B超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超声提示BI-RADS分类为4类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408例乳腺超声病例。结果408例中,BI-RADS分类为4A类273例,病理提示恶性10例,占3.7%(10/273);4B类77例,病理提示恶性25例,占32%(25/77);4C类58例,病理提示恶性54例,占93%(54/58)。结论乳腺超声BI-RADS分类在临床诊断乳腺癌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 超声 BI-RADS分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n=41)予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参照组(n=41)予以常规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肿块均彻底切除。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瘢痕VSS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为2.44%,低于参照组的17.07%,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美观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下缘切口 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乳腺疾病患者,对照其DR钼靶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而对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判断。结果经由乳腺X线摄影技术,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3.15%,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5.35%。结论在乳腺疾病诊断中采用DR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妇女乳腺疾病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疾病 乳腺X线摄影技术 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及多层螺旋CT检查各自优缺点及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均行X线及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155例,分别进行诊断,再将两种检查结合诊断,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果155例乳腺癌患者中,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通过乳腺X线诊断乳腺癌127例,诊断正确率为81.9%,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癌116例,诊断正确率为74.8%。两种检查结合诊断143例,诊断正确率为92.2%。结论乳腺X线、螺旋CT对乳腺癌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各有优势,二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接收行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结合对应采取的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划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针对两个小组所获取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SAS(28.9±3.1)、SDS(46.1±4.9)、生活质量(23.7±3.1),对照组(28.9±3.1)、(46.1±4.9)、(23.7±3.1),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护理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超声检查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乳腺炎组,16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对两组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超声检查特点。结果乳腺炎组以及乳腺癌组患者的病灶后方回声(无衰减、有衰减)、病灶边缘(不完整、完整)、伴囊性成分(无、有)、内部血流(0~Ⅰ级、Ⅱ~Ⅲ级)、微钙化(无、有)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超声检查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可采用超声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乳腺癌 非哺乳期乳腺炎 临床超声检查特点
  • 简介:摘要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一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威胁到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我国的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在40~60岁,20年前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为10~20/10万,如今则高达40~50/10万,增加了三倍左右,且发现时,不少是中晚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控制其发生及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乳腺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有利于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2012年来我县实施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的筛查工作感想,提供给广大同行在乳腺癌筛查工作中作参考。

  • 标签: 妇女乳腺癌 健康宣教 筛查 办法
  • 简介:摘要乳腺癌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乳腺癌研究中常见的小鼠模型,有助于研究者全面的了解其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乳腺癌 小鼠模型 基因工程型 中医乳腺癌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自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80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80名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行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这两个个方面上,实验组都优于观察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比对照组的25%更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2.5%)比对照组(67.5%)更高,这其中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疾病知晓率方面,实验组的疾病知晓率为95%而对照组的疾病知晓率为75%,实验组的疾病知晓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乳腺癌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 乳腺癌 护理满意度 疾病知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形态学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39例患者(48个病灶)乳腺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病变形态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各项参数。结果肿块状中良性病变多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边界光滑,均匀强化或分隔未见强化,峰值时间多出现在3分钟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表现为Ⅰ或Ⅱ型曲线,恶性多表现为不规则形、毛刺、边缘强化,峰值时间出现在3分钟前,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表现为Ⅱ或Ⅲ型曲线。良恶性病灶早期增强率之间无差异性。结论肿块状的病变形态学表现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占很重要价值。峰值时间、曲线类型对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但Ⅱ型曲线在良恶性病灶有重叠,造成MR特异性减低。早期增强率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意义较低。

  • 标签: 动态磁共振 乳腺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乳组与改良组,各45例。保乳组患者采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保乳组客观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改良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生活质量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理想的方法。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术 化疗 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171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免疫组化分子分型分为四组,其中LuminalA型患者40例、LuminalB型患者46例、三阴性患者42例、Her-2型患者43例,比较四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前哨点淋巴结检查效果。结果四组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几乎无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乳腺癌分子分型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瑜伽冥想音乐对乳腺局麻手术病人精神心理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手术室接受局麻手术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20~30分钟对其实施瑜伽冥想音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术前和术后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SAS评分降低(P<0.05);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也比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冥想音乐显著缓解乳腺局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 标签: 瑜伽冥想音乐 乳腺良性肿物 局麻手术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肥胖乳腺癌患者与正常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不良反应来探讨肥胖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筛选2012年3月—2018年3月到我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38例,根据BMI指标分成两组,正常组和肥胖组;根据患者病情等相关情况实施蒽环类为主化疗方案及蒽环类与紫衫类联合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接受化疗后治疗效果。结果肥胖组患者完全缓解2例,占9.52%;部分缓解16例,占76.19%;总有效率为85.71%。正常组患者完全缓解3例,占17.65%;部分缓解12例,占70.59%;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完全缓解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较正常患者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相近,完全缓解率低,肥胖可能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完全缓解率;同时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不同,治疗效果有差异,蒽环类及紫衫类联合化疗方案的实施较比蒽环类在肥胖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主张肥胖的乳腺癌患者应采用联合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实施。

  • 标签: 肥胖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2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炎性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肿胀消退时间、炎性消失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为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急性乳腺炎 综合护理 效果研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乳腺疾病是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具有乳腺肿块、发作性疼痛等特点,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院乳腺专科自2010年1月至今利用疏肝理气和胃通络法治疗乳腺疾病25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疏肝理气和胃通络法 内服 外用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山楂+麦芽在乳腺脓肿治疗后继续哺乳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哺乳期乳腺脓肿37人,治疗组29人,对照组8人,在乳腺脓肿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以山楂、麦芽水煎服,对照组予以溴隐亭口服。观察二组的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治疗后继续哺乳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继续哺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楂+麦芽水煎口服回乳效果明确,未延长乳腺脓肿治疗病程,治疗后仍可继续哺乳,适宜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乳腺脓肿 继续哺乳 山楂+麦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在糖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我院在进行护士在糖尿管理中的调查时选取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的68例糖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做对比,其中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慢管理方式进行护理,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随访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士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护理效果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要远高于对照组,在进行干预后的血糖恢复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护士在糖尿管理中能够起到较高的作用,对于促进患者身体情况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慢病管理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