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日益严重,形势严峻。广西于1989年发现了第一例外籍艾滋病感染者,1996年发现首例广西籍艾滋病感染者。随后,艾滋病在广西迅速蔓延。目前,广西艾滋病疫情流行态势进入了广泛流行期,性传播已经成为广西的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性的好奇心和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使中职学生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对广西某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特点调研,并对广西中职卫生学校现有艾滋病预防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中职 卫生学校 学生特点 艾滋病 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伴随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革新,护理模式也正发生较大转变,因而强化护理的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显性问题之一。本文尝试通过对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教育的改革思路,要在实践过程中明确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培育的全新目标,同时要进行合理地科学化护理教育课程安排,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此维度下构建完善护理教育的人文体制,促进综合型护理人才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护理教育 人文精神 改革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产科病房待产的孕37周以上12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孕期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本研究中对照组有20例(33.3%)孕妇出现了分娩并发症,观察组则有9例(1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2,P=0.019)。本研究中,新生儿体重约在1.50~5.10(3.51±0.30)kg之间;出生身长在48~56cm之间,平均(52.01±0.84);分娩时胎龄在37~41.57周之间,平均(39.58±0.93周)。t检验显示,新生儿身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怀孕期间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孕妇的分娩质量及减少新生儿的不良状况。

  • 标签: 孕期 健康教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妇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12月,选择一病区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培训;二病区的13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妇科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分别为(3.92±0.67)分和(4.15±0.69)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72,P=0.392)。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法有利于提高妇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该方法值得在其他科室和医院推广并接受进一步对检验和修正。

  • 标签: 妇科 同伴教育 培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近两年收治的8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比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80例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全部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减轻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骨科 健康教育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PID患者分纳入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n=42)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2)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原因知晓评分(8.3±1.6)、预防措施(8.8±1.1)、卫生意识(8.5±1.7)、生活习惯(8.9±0.8)和护理满意度(97.6%)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的(6.8±3.2)、(7.6±0.4)、(6.9±1.2)、(7.2±1.5)、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D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更好提升健康知识知晓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盆腔炎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脊柱结核患者中选取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观察患者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可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脊柱结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病患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患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记录两组病患数据,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有明显的效果,不仅降低了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还提高了病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脑梗塞患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程序化健康教育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前33例作为对照组,后3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的健康知识得分均显著提升,但观察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引入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综合护理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程序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肛肠科收治的157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78例,只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对健康教育态度评分、对健康教育行为评分、健康教育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科护理中做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提高患者配合度,减少痛苦,保证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肛肠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普通外科的77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出院日期单、双号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互联网健康教育指导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继续延用常规出院指导,电话随访方式干预。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干预组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症状/副作用及自我评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互联网络方式,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今后更好运用互联网平台为肝癌患者提供健康指导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医联体,授权教育,生命质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联合身心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其中给予健康教育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身心康复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及SAS和SD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联合身心康复护理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化疗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应用QCC(品管圈),并分析其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品管圈活动小组成员为我科室9名护理人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明确品管圈活动主题“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制定活动方案,并加以落实。结果我科糖尿病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健康教育依从性为53.68%,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依从性上升为92.98%。结论开展QCC不仅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在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以及品管圈活动方法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解决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多种问题,也能提升科室凝聚力和护理人员综合健康教育能力。

  • 标签: QCC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指导运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门诊纳入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资料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双盲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两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指导可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依从性,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健康教育指导 疾病知晓度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病人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病人116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全部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与护理,依据病人不同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病人58例。所有对照组病人全部接受常规的护理,而治疗组病人则全部接受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治疗组均要比对照组病人更高,P<0.05。结论使用健康教育护理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病人实施护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方式 急性化脓性 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87例晚期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994例)和对照组(99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教育,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教育联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出院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评价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两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疼痛及失眠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管理、症状应对及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 晚期癌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加强健康教育对促进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9月,在我院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人群中,随机抽取400对夫妇,分为两组,每组200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孕前检查和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孕前健康教育指导。结果观察组能够在孕前进行自我保健并积极治疗调理身体状况,自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孕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夫妇对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的认知及行为自律,提高了孕妇的妊娠质量,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免费孕前优生检查 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