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锁定钢板(LPHP)治疗复杂的肱骨近骨折的价值。方法采用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治疗17例复杂的肱骨近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例,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4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ConstantScoringSystem评分标准,观察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患者满意率为90%。结论LPH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并且对骨和软组织损伤小,可使患肩早期安全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一种治疗肱骨近复杂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复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1年12月对84例中老年肱骨近骨折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9-16个月,平均随访10.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按Const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4.5%。结论肱骨近锁定接骨板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肱骨近特别是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应用于肱骨近骨折的效果加以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肱骨近骨折患者56名,分成A、B组,A组治疗组33名患者,B组对照组23名患者,分别给予加压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方法加以医治。结果经医治,A组患者Neer功能分数高于B组,有效率高于B组,并发症概率低于B组患者。结论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应用于肱骨近骨折,效果较好。

  • 标签: 加压锁定钢板 传统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肱骨近部分骨折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50例肱骨近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并且对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且将治疗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给予总结评价。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过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患者病情均已得到有效好转,其中,28例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康复效果帮助很大。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配合嵌插复位固定治疗肱骨近部分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而且有利于患者快速痊愈,因此,要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锁定加压接骨板 嵌插复位固定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肱骨近锁定钢板与T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肱骨近锁定钢板治疗组和T型钢板治疗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锁定钢板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5%,显著高于T型钢板治疗组患者的73.8%,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型钢板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肱骨近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的疗效优于T型钢板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T型钢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6月收治肱骨近骨折26例。按Ne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7例。术中骨折复位后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患肢用角巾悬吊,3周后功能锻炼。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1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肱骨头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肩关节撞击症、骨化性肌炎等。根据Neer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II、III型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肱骨近骨折的较好选择。

  • 标签: 肱骨近端 骨折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在肱骨近骨折中应用锁定钢板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2011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骨折患者,根据Neer分类为部、四部骨折者60例,随机分为应用锁定钢板的试验组30例和采用传统钢板固定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分析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在随访1年后采用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试验组仅出现1例切口感染,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出现感染,8例内固定松动,1例骨折不愈合。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标准结果显示试验组15例优、10例良、4例可、1例差;对照组2例优、5例良、10例可、13例差。两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3.3%、23.3%,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是肱骨近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和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2年间收治的43例股骨近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术后随访发现髋关节功能恢复优3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0%。结论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段骨折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解剖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肱骨近骨折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为45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钢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运用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较传统钢板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 传统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骨近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60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骨近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分析其疗效。结果60例各类型的骨近骨折均痊愈,无骨不连的发生,其中1例因骨感染延迟愈合。结论锁定钢板固定适用于较复杂的关节周围骨折,尤其是干骺的粉碎性骨折。

  • 标签: 锁定钢板 骨近端 关节周围 维持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有39例,观察组患者有6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肱骨近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通过观察和随访,全部患者肱骨近骨折均一期愈合。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67.5±6.8min,愈合时间为14.5±0.5周,出血量200±30ml,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51.5±3.6min,愈合时间为9.9±0.5周,出血量100±40ml。经X2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疗效比较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以加味黄益母汤治疗妇女子宫内置放宫内节育后,出现腰骶酸痛,阴道不规则流血,淋漓不尽症128例,并与常规剂量青霉素、氨甲环酸治疗62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5)。该方具有补气升阳摄血、化瘀止血之功效。

  • 标签: 置宫内节育器不适应症 中医药 加味三黄益母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头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头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结论DSA调整PICC头异位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在复杂的肱骨近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2010年收治的10例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中修复肩袖,重建大小结节,术后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0例患者疼痛均缓解,均未出现假体松动、肩关节脱位等现象。结论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人工肩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肩关节置换 复杂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手术方法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股骨近最常见的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的上升,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髓内钉(PFN)等。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板应用在股骨近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股骨近骨折患者72例根据手术分为两组,解剖钢板内固定患者36例为对照组,锁定板内固定患者36例为观察组,比较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锁定板治疗股骨近骨折时,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锁定板 股骨近端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沙滩椅体位在肱骨近骨折手术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普通外科电动手术床,颈托,自行设计简易沙滩椅体位,对32例肱骨近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过简易沙滩椅体位摆放,合理护理,术中发现肱骨近后侧螺钉过长3枚,术中及时更改,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该体位使患侧肩关节暴露充分,颈部得到很好的保护,有利于手术,术中可拍摄肱骨头轴位片,X线摄片图像质量高,可较好发现螺钉有无穿出关节面。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沙滩椅体位 手术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功能重衬印模技术修复下颌游离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在解剖式印模上常规制作义齿,利用印模膏对义齿游离组织面进行功能重衬。结果88.89%的患者用功能重衬印模技术制作的义齿疗效良好。结论功能重衬印模方法可作为游离牙列缺损修复的一种良好选择。

  • 标签: 印模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 功能重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对其骨折类型、合并症,骨折愈合情况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3.5年,平均1.9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19例,占82.6%。结论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 标签: 股骨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