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排螺旋CT的迅速推广应用有益于临床医学诊断,但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医疗照射,增加一定的电离辐射风险。然而相应的放射防护监测及评价的前提是准确表达并测量其辐射。因此本文侧重辐射学角度,分析探讨影响多排(层)螺旋CT扫描所致辐射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这些X射线CT所致辐射的表达及其测量与评价方法,成为放射防护学界、医学物理学界、临床医学放射学界以及医疗器械研发部门等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 标签: 多排(层)螺旋CT 辐射剂量学 CT 剂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256层i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方法应用降低管电流、ECG毫安调制技术、前瞻门控技术进行冠状动脉CTA成像,分别比较各种组间扫描辐射。结果根据患者BMI调整、降低管电流可以明显减低辐射;ECG毫安调制技术及前瞻门控技术均可以有效减低辐射。结论制定个体化扫描方案,运用各种减低辐射措施优化扫描参数,能显著降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射线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辐射的可行性及其与成像质量的关系,从而尽可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危害。方法选取6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行CT冠状动脉造影。A组应用常规体部滤线器模式650mA扫描,B组采用选用心脏滤线器模式结合低剂量450mA扫描。比较并评估两组图像质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所有患者采用原始增强扫描数据进行多层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应用美国心脏协会(AHA)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

  • 标签: 断层摄影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受检者辐射剂量 影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扫描茎突后处理显示方法。方法CT采用薄层螺旋连续扫描6例患者的茎突,经三维技术3D后处理显示茎突长度和形态。结果茎突形态显示清楚,长度测量精确。

  • 标签: 茎突 三维技术3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技术在盆腔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抽取进行盆腔CT检查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扫描组和自动管电流扫描组,分别进行CT扫描,对其图像质量及辐射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自动管电流扫描相比固定管电流扫描,CT图像质量无明显差距,而其辐射有较大程度降低。结论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进行盆腔CT扫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大幅降低辐射,大大降低患者盆腔所受电离辐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双源CT64排普通胸部扫描与Flash扫描的辐射的对比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64排普通扫描组和Flash扫描组,进行胸部扫描并详细记录患者扫描时间、CTDIvol及DLP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模式之间辐射的差异。结果200例病人两组间的年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lash组扫描时间对比普通CT组扫描时间缩短了65.12%;两种扫描方式的检查辐射指标CTDIvol、DLP、ED相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lash扫描技术不仅使时间分辨率得到提高,还使辐射得到显著降低,对于不合者的老年患者及婴幼儿患者提供了新的扫描模式。

  • 标签: 双源CT Flash技术 辐射剂量 普通技术 胸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并采取精心的护理。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术前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切口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结果32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均顺利完成,术后1-6月随访,32例月经量减少或恢复正常,B超显示瘤体缩小并与术前对比,肌瘤体积均缩小50-6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长期以来,激发免疫系统能量摧毁癌细胞是科学家和内科医生的一个共同目标,但研发癌症疫苗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免疫系统本身就非常易变和复杂。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报告称,一个研究小组制造出了一种能够自我装配成3D结构的二氧化硅棒状物系统,它能增加免疫活性。这些棒状物包含许多气孔,能够装载癌症特异性蛋白,以便免疫系统搞清应当监测哪些分子类型。在小鼠模型中,这些3D支架成功吸引了名为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如图),然后会为免疫系统敲响警钟,并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eI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结果患者在手术中都顺利插管,子宫肌瘤供血完全阻断闭塞,栓塞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1、3、6个月为进行复查,经B超或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1、3、6个月的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约为30%,50%、7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月经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经期缩短;治疗前血红蛋白为55~105g/L,治疗后6个月复查血红蛋白显著升高,红蛋白为105~140g/L。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能有效缩小瘤体,失败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股动脉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全程监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平阳霉素及海藻酸钠微球,确保其完全栓塞,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治疗有效率为100.0%,无明显不良反应,月经量明显降低,子宫体积缩小,CA125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创伤性更小,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 动脉栓塞 海藻酸钠微球 子宫腺肌症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4期
  • 机构:美国科学家已绘制出一幅超精细的老鼠大脑的3D图谱。该图谱由一系列高清图像拼接而成,单个神经细胞在纳米尺度下的特征清晰可见,且清晰度前所未有。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这一图谱发现大脑细胞之间非同寻常的关联,并最终厘清躁郁症和抑郁症等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在牙体牙髓病例整治中的效果。方法在当地大型的牙科医院选择100位牙病患者,根据他们的身体特征,分为解剖形态学观察、诊断牙根折断或纵裂等三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观察。结果试验数据表明,激光解剖形态学治疗效果最好,激光治愈牙周面的激光治愈率次之,最差的是激光治愈根尖周炎。结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前两组的推广和研究,并且也要考量一下后一组的发展情况,从而奠定牙齿科学领域的新风貌。

  • 标签: CBCT技术 牙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随访观察,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经腹彩超对26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在治疗前后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肌瘤内部回声出现术后由高到低的演变,部分肌瘤周边可见高回声钙化,肌瘤血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随访26例肌瘤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疗效肯定,对粘膜下子宫肌瘤可达到治愈效果。

  • 标签: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 彩色多普勒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和X线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过比较。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在肺动脉高压增粗影、肺内继发改变及胸膜病变征象方面CT图像均明显高于X线(P<0.05),螺旋CT检测显示1131支肺动脉,349支肺动脉显示栓塞(30.86%)。结论肺动脉栓塞中应用螺旋CT可较为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塞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CT 诊断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能通过三维影像模型的构建,更好的帮助医师观察脊柱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先在3d模型上模拟骨折手术,进而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针角度和进针方向,最终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3d打印技术 脊柱外科 应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现在3D打印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师手里它能打印房屋,在厨师手里它又能打印爱心早餐。那在医生手里呢?答案是,除了能够帮助病人的骨折痊愈,还能给病人“制造”一个鼻软骨,并且只要16分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自愿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肌瘤平均体积以及卵巢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本组65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发现,肌瘤平均体积为(38.5±11.6)cm3,显著小于治疗前的(149.6±49.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卵巢功能变化不大,治疗前后FSH、LH、E2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好,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不大,且能够保留子宫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引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的急性出血、妇科肿瘤,从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改变分析疗效完善技术,不断推广使用。方法对15例子宫肌瘤,7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导管技术,超选子宫动脉进行血管造影,找到肌瘤靶血管、出血血管,用栓塞栓塞。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后月经量趋于正常,3至6个月后影像检查显示单发肌瘤缩小30%-50%,多发肌瘤有部分消失。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尤为突出。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的急性出血、妇科肿瘤疗效肯定,在我院技术已成熟,已产生效益。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产后出血 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