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mg/次,每天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25mg/次,每天2次,并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组口服上述降压药物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 标签: 高血压社区管理 高血压 控制血压 治疗结果
  • 简介:高血压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本文收集了46例高血压患者的脑电图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38-62岁(平均5l岁)均属原发性高血压,病程≥5-10年10例,11-20年14例,>20年22例.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脑电图分析 常见 高血压动脉硬化 高血压病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隐匿高血压患者心电图P波的特点,为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隐匿高血压(研究组)和真性高血压(对照组)患者,各3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情况。结果:研究组T波改变率为19.40%(7/36例)、ST-T改变率为13.89%(5/36例)、束支阻滞率为5.56%(2/36例)、左心室肥厚率为22.22%(8/36例)、左室壁高电压率为22.22%(8/36例)均低于对照组36.11%(13/36例)、55.56%(20/36例)、25.00%(9/36例)、33.33%(12/36例)和38.89%(14/3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P波增宽率及P波双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波增宽及双峰改变是隐匿高血压患者敏感的诊断指标,该指标预示心脏早期损害的心电学改变。

  • 标签: 隐匿性高血压 心电图 P波
  • 简介:目的:观察扩张心肌病患者伴有高血压与不伴高血压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我院1989年至2006年155例诊断扩张心肌病的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扩张心肌病伴高血压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后血压高于140/90mm者占30%。(2)伴高血压的扩张心肌病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重量(LVMW)等各指标高于无高血压组。(3)治疗后伴有高血压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结论:(1)利用血压水平作为排除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损害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2)少部分伴高血压的扩张心肌病可能由于高血压病史不详而属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损害的范畴。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高血压 心功能
  • 简介:老年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对老年黄斑变性相关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药物治疗研究有了显著进展,在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工合成的皮质激素、色素上皮源因子、蛋白激酶C抑制剂、环氧化酶-2抑制剂、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系统抑制剂等药物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各种药物的临床应用已显示明显疗效,为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

  • 标签: 老年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药物治疗
  • 简介:随着精神科药物的研究近展,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愈来愈多.临床医生要在其中进行选择往往较为困难。作者根据最新文献报导。对近年来国内外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的用药趋势,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问题等作了如下综述。

  • 标签: 不良反应 精神治疗 抗抑郁药 药物应用 抑郁症 氟西汀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其相关基因的研究非常活跃,采用候选基因法和全基因组扫描法,目前已鉴定了数十种高血压的相关基因,本文就这一领域研究较为深入的几种基因在近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 ACE AGT
  • 简介:一种治疗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刘教授依据西医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及祖国医学现代理论,采用中药配伍,应用新工艺和神经电生理学现代新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的中医方剂。经查新资料证实,目前国内外尚无同名同成分产品,此药物治疗偏瘫外,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损害,如脑萎缩、痴呆、缺血缺氧脑病以及缺血性头痛、头晕和一氧化碳中毒等。

  • 标签: 治疗原则 偏瘫 药物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缺血缺氧性损害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对肾切除5/6(NX)后大鼠血压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38只大鼠按照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五组:NX组、NX+BH4组(腹腔注射)、NX+L-精氨酸(LA)组、NX+口服地尔硫卓(DILT)组和假手术组。手术24小时后开始给药,并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4周和第8周测量收缩压、测定尿蛋白和肌酐清除率。在实验的第8周末观察肾脏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NX大鼠收缩压和尿蛋白均明显升高(P〈O.01);BH4、LA及DILT对NX所产生的高血压均有降低作用(P〈O.01);BH4、LA和DILT均使N-X的尿蛋白明显减少(P〈0.01),但DILT的减少幅度相对较小;NX各组,血尿素和血清肌酐都升高,血浆肌酐清除率都降低,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NX后的大鼠出现肾小球系膜扩张,而各治疗组肾小球系膜扩张的程度较轻。结论:NX大鼠,手术24小时后补充BH4,在8周的观察期内可以使血压保持正常,并有减少尿蛋白、阻止肾小球系膜扩张的作用。

  • 标签: 四氢生物喋呤 血压 一氧化氮 蛋白尿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入院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显示,饮酒、家族史,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等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5.9%(66/87例),对照组为51.6%(47/9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T-T改变者36例(41.4%)、传导异常19例(21.8%)、病理Q波7例(8.0%),对照组分别为17例(18.7%)、3例(3.3%)、1例(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室肥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肢体导联低电压,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体现为ST-T改变、传导异常、病理Q波增多。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心电图
  • 简介:目的:应用多种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进行治疗观察.方法:创伤弧菌(3.0×108cfu/ml)经ip感染小鼠后0.5h,分别应用ip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青霉素类(特美汀、氨苄西林钠、哌拉西林钠)和喹诺酮类(培福新、乳酸左旋氧氟沙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这些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的小鼠均有治疗作用(p<0.05~0.001),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奈替米星疗效最好;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氨苄西林钠、培福新;再次特美汀;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奈替米星的疗效明显比培福新、特美汀为好(p<0.05).治疗组小鼠的死亡时间较对照2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及早足量应用这些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

  • 标签: 创伤弧菌 感染 小鼠 抗菌药物 实验治疗
  • 简介:7只山羊经颈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计算机自动记录与贮存血压数据。动态观察山羊的正常血压范围。用Goldplatt双肾双夹法建立了山羊慢性高血压模型,用时间生物学群体余弦法显示山羊血压的昼夜节律。观察硝苯啶常规治疗和择时治疗对山羊Goldplatt高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Goldblatt 硝苯啶 正常血压 慢性高血压 山羊血
  • 简介:目的: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1—2级合并左心室肥厚的60例患者,分为补阳还五汤合温胆汤和开博通组30例,对照组开博通组30例,治疗6个月。运用超声心动图(UCG)、测血压和临床观察等手段,观察上述治疗对临床症状改善、血压下降、左室肥厚的逆转和左室舒张功能的疗效与作用。结果:中西药疗法能有效地使血压下降,总有效率93.33%,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轻靶器官的损害;能有效地减少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使心室腔径缩小,左室重量指数下降;随着左室肥厚的逆转,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SV与CO显著增加且与LVMI的下降呈正相关;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中西药结合辨证治疗能改善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各种血液动力学和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达到降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功能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功能 中西药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的特征,及与腔隙脑梗死(CLI)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114名,以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情况及动态血压仪监测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分为CAS组与CAN(颈动脉正常)组,以差值百分比法分析24小时血压节律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CAS组的EH患者中,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明显低于CAN组患者(P〈O.05),发生血压近日节律紊乱的患者明显多于CAN组(P〈O.05)。结论:CAS的发生与EH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的紊乱有密切关系,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近日节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腔隙性脑梗塞 高血压
  • 简介:近数十年来,真前感染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新抗真菌药物也大批涌现,耐药菌株在临床上亦时有发生。因此,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成为临床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然而,与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所不同,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测试方法可被公众接受,这可能与真菌本身生长缓慢,体积大又具厚的胞壁等有关。1992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抗真菌药物组首先提出一个初步方案,规定了有关酵母样菌的抗菌药物敏感

  • 标签: 药物敏感试验 抗真菌药物 培养基 分生孢子 灭菌蒸馏水 二性霉素B
  • 简介: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广谱抗菌药,作为合成类药物,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耐受和安全等方面.早期的喹诺酮类药物仅对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和更广谱的抗菌活性.新喹诺酮类药物中有的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腹腔感染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尽管某些新喹诺酮类药物是FDA认可的用于多种适应症的药物,但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菌逐渐增加,因此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开发更为有效而安全的喹诺酮类新药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很有必要.

  • 标签: 作用机制 喹诺酮药物 药物作用
  • 简介:基因工程(geneengineering),又称DNA重组技术,他是把不同生物的基因或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组合及拼接,通过病毒、质粒或嗜菌体等载体转入到宿主细胞内繁殖扩增,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产生所需的基因片断及蛋白质产物.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基因药物药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标签: 基因药物 药物药理学 药理学进展
  • 简介:脑电图(EEG)检查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对各类癫痫、脑炎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脑瘤、脑损伤及肝、肾脑病等也能有EEG的异常反应,但对于过敏反应导致的EEG异常改变报道不多。笔者将见到的两例药物过敏导致EEG异常改变病例报告如下。病例1王××,男,19岁,建筑工人,1992年6月1日下千因齿龈肿痛口服复方新明磺导致过敏反应,阴囊水肿,两大腿内侧大片荨麻疹。给予停服新明磺,口服息斯敏片治疗。第二天早8点,患者以头痛、呕吐而二次就诊,经检查除过敏反应外无其它异常表现,但EEG却显示异常,顶区、枕区见到散发或短程阵发的5—6Hz,中或低波幅慢波。继续抗过敏治疗,并加服维生素B1,C片剂口

  • 标签: 药物过敏 过敏反应 脑电图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 变态反应 病例报告
  • 简介:酚妥拉明又名苄胺唑啉,有扩张血管,改善组织微循环的作用。神经尿潴留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所致排尿困难。其治疗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因而探索有效的治疗途径显得十分重要,脑血管疾病并发尿潴留者多见,我院自1995年6月应用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尿潴留40例,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尿潴留 脑血管疾病 酚妥拉明 神经性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