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PD-1淋巴细胞亚型,并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35例可疑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血液学标本,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分析以及PD-1表达,然后进行临床随访。结果35例患者中,31例患者最终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腺癌23例,鳞癌3例,小细胞肺癌5例),剩余4例患者为炎症。CD3+CD8+T细胞比例数值高、CD4+/CD8+的比值低、PD-1+/PBMC比例高的患者近期疗效越好。未发现治疗前淋巴细胞亚型比例异常患者与正常患者之间存在PFS的差异。结论在本项回顾性小样本研究中,发现原发性肺癌治疗前特定淋巴细胞亚型与近期疗效相关,尤其是PD-1+PBMC比例升高的患者近期疗效更佳。需要进一步前瞻性大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简介:淋巴细胞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迁移至组织,然后通过淋巴循环再回流至血液,这个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机体内巡游可以发现外源性抗原和细菌,并参与炎症反应,起重要的免疫监视作用[1].淋巴细胞从血液迁移至淋巴器官及组织,又称为淋巴细胞归巢(homing).它包括淋巴细胞归巢至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及向炎症部位的渗出等.本文就淋巴细胞归巢至肠粘膜组织的过程和分子机理做一综述.

  • 标签: 淋巴细胞归巢 肠粘膜组织 分子机理
  • 简介:手术方法阻断羊心淋巴引流后,于急性期内用光,电镜观察冠状动脉主干,前室间支和心壁内小动脉的结构改变,光镜下发现动脉壁水肿,外膜及其周围组织淋巴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动脉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结果表明心淋巴引流障碍急性期内可造成冠状动脉壁病理改变。

  • 标签: 淋巴瘀滞 冠状动脉 微细结构
  • 简介:椎动脉变异例李彦,李晓林,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椎动脉是脑部血供两条重要来源之一,它一般起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经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穿出,经寰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转向上经枕骨大孔入颅腔。由于椎动脉要穿行横突孔这一特点,所以颈椎病,骨质增生...

  • 标签: 椎动脉变异 尸检 病例报告
  • 简介:基因的稳定性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DNA随时面临损伤因子的威胁,一旦DNA发生不可逆损伤将会导致基因的不稳定,甚至诱发肿瘤形成。但机体具有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调控系统可以及时修复损伤的DNA以维持基因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Rad9、Rad1、Hus1基因参与DNA的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明确关系。本文将对目前Rad9、Rad1、Hus1基因的研究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DNA损伤修复 肿瘤发生 Rad9 Rad1 Hus1
  • 简介:50岁男尸,发育正常,身高约1.60m,体形偏瘦。我们在对其进行上肢解剖时,发现其左侧上肢动脉发生了变异。现报告如下:一、左侧上肢动脉变异左侧腋动脉在腋窝胸小肌下缘、距肩胛骨喙突尖1.5cm处分为两支动脉。两支动脉在腋窝的行程均被臂丛神经内、外、后束及分支所夹持,第一支动脉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侧、正中神经干的外侧下降到肘窝,由内上斜向外下跨过肱二头肌腱达肱桡肌深面。

  • 标签: 上肢动脉变异 肱二头肌腱 臂丛神经 胸小肌 腋动脉 肩胛骨
  • 简介:右上肢双肱动脉例报告张集建,李晓林,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肱动脉是上肢血供的重要血管。正常的解剖结构,单侧只有一条动脉上续腋动脉。本文作者在作教学标本时发现一例右侧上肢存在双肱动脉,为提供解剖形态变异资料,特报告如下:在右上臂上、中/...

  • 标签: 右上肢 双肱动脉 病例报告
  • 简介:癌肉瘤是指在一种肿瘤中既有癌成分,又有肉瘤成分。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甲状腺、乳腺、消化道和呼吸道等,而原发于肝脏的癌肉瘤罕见。我科收治肝脏原发性癌肉瘤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癌肉瘤 原发性 肝脏 发病部位 文献报告 甲状腺
  • 简介:对我校病理陈列馆一件先天性马蹄肾变异的标本进行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非测量性观察发现本例马蹄肾两肾下极由横跨中线的实质性峡部连接,两部分肾门处各有一套血管供应,左肾存在未经过肾门的迷走血管供血,右侧肾盂为分叉肾盂。体质测量发现峡部各径与马蹄肾正常值接近,左右肾各径略小于正常新生儿肾各径。综合分析为一例新生儿先天性马蹄肾合并右侧分叉肾盂变异。

  • 标签: 马蹄肾 分叉肾盂 体质测量 解剖变异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常导致神经元轴突的连续性中断,从而引起神经功能缺陷,这将给临床病人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促进轴突生长并使其与所分布的靶器官重新形成突触连接而达到形态和功能上的恢复成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关键。神经元轴突的再生常受到损伤部位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标签: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周围神经损伤 外源性细胞因子 神经元轴突 编码
  • 简介:叉头框蛋白P1(FOXP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转录因子,其蛋白产物在生物发育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且在不同人类肿瘤中发挥抑制或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本文就FOXP1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演进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FOXP1 肿瘤抑制基因 雌激素受体
  • 简介:目的探究外科手术中低体温所造成的风险和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手术患者40例,按照手术日期随机分组,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手术中进行同步的体温检测并作以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中保温组发生低体温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寒战的发生率也大幅度降低,从统计学方面而言,这种差距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手术中患者进行预防低体温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寒战的概率并有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低体温 预防 护理
  • 简介:Sweet’s综合征(Sweet’sSyndrome,SS),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一种与免疫因素相关的伴有全身症状的少见皮肤病。临床分为经典型(特发型)、肿瘤相关型及药物诱导型三种类型,其中肿瘤相关型与急性白血病最常见,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SS国内已有10例报道,但均尚未见报道同时合并肝脾肺多系统受累且有过敏性紫癜样皮损的病例,现报道1例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 标签: 文献复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MDS 少见皮肤病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105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采用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BP1在脊髓中的定位变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EBP1的mRNA和蛋白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EBP1在正常脊髓后角的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表达,在脊髓损伤后与sham组相比PEBP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此外,实时定量PCR显示PEBP1的mRN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12h,1d,3d,7d,14d和28d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与sha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与sham组相比,PEBP1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7d,14d和28d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PEB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在脊髓后角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脊髓损伤后PEBP1可能参与调控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进一步影响脊髓损伤后的感觉功能。

  • 标签: 脊髓损伤 PEBP1
  • 简介:经皮穿刺心室腔内注射,在临床抢救病人或人体解剖学专业灌注尸体常用。不宜损伤胸廓内血管、胸膜、肺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前区注射点在左侧第4或第5肋间间隙,距胸骨左缘旁开0.5-1.0cm处沿肋骨上缘刺入左心室腔。剑突下区点位于剑突左侧肋弓下1.0cm处,针尖朝心底方向,穿刺针与腹前壁成45℃角,刺入左或右心室腔内。本文就经皮穿刺心室腔内注射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脏 心室腔 注射术 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