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目标教学中,要使95%学生都达到过去只有少数尖子生才能达到好成绩,其中课后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任课老师却因此要耗费大量休息时间,付出艰辛劳动.

  • 标签: 目标教学 课后补救
  • 简介:本文就当前解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讨论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完成解剖学课程目标教学。

  • 标签: 解剖学 目标教学 能力培养
  • 简介: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课堂目标制定探索杨景武,朱宝国,何建华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学教研室鸡西158100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后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对中等卫生技术人才需要,卫生部于94年3月颁布了新《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其中引入了...

  • 标签: 护理专业 解剖学 课堂目标制定
  • 简介:对考试成绩和试卷进行科学化分析评估,可以反馈教与学信息,改进和提高教学过程中命题、组卷、考试实施,以实现考试科学化。本文对我院94级、95级生殖医学大专班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对四个班共203份考试卷做了下述十项指标的统计:参考人数、及格人次、及格率、满分率(>go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平均难度均区分度本次试卷分析发现我院解剖学试题总体质量尚佳,平均区分度达队493;但试题存在着总体编易倾向,平均难度达0.803。经以试题为绝位难度与区分度数值分布统计,发现有个别试题难度低且区分度不显著,应予淘汰。对考试评估中常用指标进行讨论,对这些指标在日常教学中应用进行探讨。更多还原

  • 标签: 解剖学 考试 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超选择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止血手段。

  • 标签: 出血 介入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护理中专生年龄多在15-18岁,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刚接触医学也有强烈新鲜感和求知欲,但往往不能从死记硬背、由老师抱着走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对此,我室采用了参与制和目标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老师教、学生学模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她们主动自觉地获取知识。大班课上采用纵向联系启发式教学,结合生理、病理、临床知识提问。每次课后留出二十分钟,结合当堂课组织学幻灯片,采取提问方式总结全课。小班深教学更灵活,课前由教师结合本堂课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标本和切片,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所看总结回答,学生也可提问供大家回答。教师对学生提问和回答予以适当引导,对回答正确和提出问题较好同学予以表扬,加强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感。在这种教学法实施中,教师另一职责是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前由简单到复杂精心设计安排好全部组织学及各分段教学目标,上课时先讲明本堂课大致内容及重点。在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予以恰当引导,使活跃课堂时时紧靠教学目标进行。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组织学产生浓厚兴趣,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在结业考试中,所有学生及格,优良率达84%。?

  • 标签: 组织学 护理专业 参与制 目标教学法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生最先学习医学课,也是医学课程中基础课.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今天,如何上好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此后医学课程学习,而且也是对解剖学教学改革尝试和探索,因此,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标签: 目标教学法 临床本科学员 人体解剖学教学 医学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治疗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麻醉苏醒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全麻患者苏醒期间躁动以及全麻静息期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其HR、SBP和DBP水平均较麻醉静息期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变化,麻醉苏醒期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可显著降低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和有效稳定其生命体征,值得作为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适用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手术 全麻 苏醒期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62例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同类型护理模式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症重症胰腺炎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当中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两种肿瘤标志物平均值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检出率,减少了漏诊及误诊发生,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与治疗病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阳性检出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后抑郁影响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28,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3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初产妇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948;P<0.001)。结论对初产妇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分娩后抑郁情绪,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方式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CDIO教学模型构建在肿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肿瘤专科10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培训,观察组患者采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间培训效果。结果(1)对照组护士理论与操作成绩培训前后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在培训后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理论、操作、综合能力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对教学模式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4.90%)(P<0.05)。结论CDI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更有利于提高肿瘤专科护士临床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DIO教学法 肿瘤 专科护士 临床实践培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期诊断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宫颈癌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1周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MRI扫描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并参照病理手术检查分期结果,分析MRI在宫颈癌分期中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在MRI平扫上表现为明显异常信号显示;MRI增强扫描在动脉期强化最明显,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现出持续轻度强化,且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出现明显信号差,易于显示病灶部位。病理分期结果显示为:ⅠB期21例,ⅡA期15例,ⅡB期3例,ⅢA期4例,ⅢB期8例,IV期7例。通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MRI平扫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7.24%,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6.55%(P〈0.05)。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对病灶进行良好显示,且对宫颈癌分期具有较高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做出正确治疗方案选择,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MRI 动态增强 分期诊断
  • 简介:对31例围产儿肝体表投影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肝上界在右液中线大多位于第7肋-8肋间隙平面(87.1%),在右锁骨中线大多在第4肋间隙平面(70.9%),在左锁骨中线以平第5肋-6肋间隙平面者最为多见(93.5%)。肝下界在右腋中线位于肋下缘以下0.74cm(100%),在右锁骨中线位于肋下缘下方2cm(100%),在左锁骨中线多位于左肋弓下缘以下1.9cm(64.5%)。在右锁骨中线,肝上、下界之间距离平均为3.67厘米。肝左、右两端之间最大距离平均为6.21cm。

  • 标签: 围产儿 体表投影
  • 简介:1932年一位名叫Barr青年医生首先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词并证实此病是腰腿痛致痛主要原因。至今,人们曾通过脊髓造影、手术所见及尸体解剖对本病进行过多种解剖特征分析。在20世纪40年代,Scott和Young就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固定型和活动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征 组织结构 SCOTT 青年医生 脊髓造影
  • 简介: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医学用语是指医务人员、各医疗部门在临床应用、科研及教学、医学基础及医学服务等实践中所使用专门语言。关于什么是医学英语,一种较为普遍接受观点是,凡涉及到医学诸领域英语,包括特定词汇、短语、习惯用语、句子结构等都是医学英语。《医学英语教学大纲》载明:“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实际应用有效途径。各校均应在3、4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切实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可见专业英语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重要工具。

  • 标签: 医学英语 教与学 大学英语教学 专业英语 英语学习 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