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作者在1例学生局解实验男性尸体上发现,椎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后壁,且在其行径中有两支异常分支,报告如下:主动脉弓发出四支分支,从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颈总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外径分别为1.55cm、0.5cm、0.35cm、0.95cm;其中头臂干和椎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后壁,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的凸缘。

  • 标签: 左椎动脉 分支异常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主动脉弓 男性尸体
  • 简介: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它以形态学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面临着任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教学和管理的需要,任何继承和发扬其特色和学科优势等问题和挑战。重视和加强病理学实验的建设和管理是病理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其意义。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和体会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 标签: 病理学实验室 管理 持续健康发展 临床医学 现代化教学 基础医学
  • 简介:形态学中心实验创建于2001年9月,由人体解剖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6个学科的实验进行合并重组而成。创建中,我们对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了对中心实验人员、用房、仪器设备管理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如今中心实验已初具雏形,开始显现出明显优势,作为安徽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态学中心实验在保证正常实验教学同时,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面对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开放实验。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现将我们中心实验开放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 标签: 形态学中心实验室 开放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 资源共享 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 简介:骨是一种不断重塑的活性组织.骨重塑是由骨吸收和新骨形成两个过程协调完成.对骨吸收起主要作用的是多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巨细胞,每个细胞具有2-100个核不等,直径可达100μm,位于哈佛系统内的骨内膜表面和骨膜下表面.尽管许多调节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的因素仍然未知,但对破骨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认识已有了很大进步.

  • 标签: 影响因素 破骨细胞 细胞功能 激素 破骨细胞活化因子 破骨细胞抑制因子
  • 简介:神经生长因子的多功能性王廷华,吴良芳,廖德阳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成都610041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作为一种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着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这一点已有诸多的实验证实[1,2]。然而现今将N...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多功能性 神经系统 炎症 免疫系统
  • 简介: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要求对大量细胞、组织、器官的光镜和电镜结构进行认识,尽管我校本科和专科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比例已达到2:3或2:2,但仍不能满足学生观察组织切片的要求,学生也应该通过多观察组织切片和图片来更好地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标签: 组织学 胚胎学 教学实验室 开放式实验 实验设备 组织切片
  • 简介:下丘脑弓状核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刘广益,方一心,曾志源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泸州646000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成都610041弓状核(arcuatenucleus,ARC)是下丘脑的重要核团之一,结构复杂,联系广泛。近年来,众多...

  • 标签: 下丘脑 弓状核 形态结构 生理学
  • 简介: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死记形态结构而忽略其功能.组织学研究的又是人体微细结构,肉眼看不见摸不着,显微镜下也只能看见某个平面.如果死记形态结构,没有理解,确实枯燥、抽象、难记.这样学的知识既零碎,又死板,没有多少用处.实际上组织学研究是从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是一门相当活跃的医学基础课.如果把形态结构与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可化枯燥为形象,变死板为生动,把看起来零碎的、互不相干的形态结构变为有逻辑性的系统知识,使其易学、易懂、易记.

  • 标签: 举目形态 功能举目 形态组织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人腓总神经及其功能束的定位与定量情况。方法取20侧成人尸体腓总神经,采用Kam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并对其分支走形、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片内可见躯体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γ-薄髓神经神经、交感节后无髓纤维。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躯体运动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内下象限、外侧和后内侧;躯体感觉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外上象限、后外侧和前内侧。腓浅神经纤维束及其各种神经纤维数量都比腓深神经多(P〈0.05)。结论腓总神经及分支内感觉纤维与运动纤维相互混合,且存在同种纤维分区聚集现象。

  • 标签: 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实验是现代大学的心脏,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为创建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前瞻性的一流的人体解剖实验,学校组织了医学院、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等到最近几年内新建的实验考察,取长补短。还在新实验建设期间,利用空余时间到工地,与设计单位、基建部门交流,遇到的困难及问题马上协调并予以解决,为实验的建设呕心沥血。本实验于2006年8月顺利搬迁到紫金港校区新大楼,实验面积达2700m^2,

  • 标签: 人体解剖实验室 校区 教研室主任 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建设 现代大学
  • 简介:Micro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类调控性小分子RNA,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或者转录后抑制靶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microRNA参与调控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以及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病理过程。本文就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MICRORNA 基因调控 肿瘤治疗
  • 简介:肝细胞核因子6(HNF-6)属于肝细胞核因子家族中的ONECUT蛋白家族,是肝脏内调控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一类转录因子,在肝脏较多表达,并含有在进化上相当保守的DNA结合区,通过与各种靶基因调控区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在转录水平对肝细胞分化和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HNF-6不仅参与肝,胰的发育调控过程,还参与肿瘤、组织再生等多个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控。现对HNF-6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综述如下:

  • 标签: 肝细胞核因子6 器官发育 肝脏再生1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治疗联合常规康复对脑性瘫痪患儿躯体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颅超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EPs波幅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前N20波幅、P37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20波幅、P37波幅均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超声治疗联合常规康复对脑性瘫痪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超声 常规康复 脑性瘫痪 躯体感觉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丁苯酞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出院后1年内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降低了出院后患者的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所收治的4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方法,将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的防治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2,P=0.032)。对比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的SUI(压力性尿失禁)与POP(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的SUI与PO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提高盆底肌力,减少SUI与POP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防治作用显著,在临床上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阴道分娩产妇 盆底功能障碍 防治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UEX)的影响。方法将2016.6~2017.6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7~2018.6收治的9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给予六西格玛管理体系护理。比较其UEX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UEX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6.30%(P<0.05),观察组UEX

  • 标签: 六西格玛 重症监护 非计划拔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