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不同剂量非离子型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280例,女性220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0岁。单纯冠状动脉造影280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20例。根据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剂量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100mL)18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0.2岁;中剂量组(100-200mL)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65.6岁;高剂量组(〉200mL)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6.9岁。分别检测各组对比剂应用前及应用后8、12、24、48、72h反映肾功能情况的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比较每组内和组间不同时间段的SCr,CvsC。结果低剂量组中。Scr仅在对比剂应用后48h升高,而CysC仅在对比剂应用后24h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均与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升高幅度明显增加(P〈0.05).而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进一步升高(P〈0.05),并且随着对比剂应用剂量的增加。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SCr,CvsC升高的程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复速度明显变慢,部分患者对比剂应用72h后仍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并且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与对比剂剂量明显相关,低剂量(〈100mL)对肾功能影响小且恢复快,而中剂量(100。200mL)和高剂量(〉200mL)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对肾功能的影响越大,且恢复越慢,部分患者由对比剂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非离子型对比剂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检查了解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不同时间对侧颈总动脉形态、血流参数及左心室形态、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1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2.5kg。结扎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结扎前、结扎后第3天和结扎后第6周末,分别应用超声检测兔左心室及左侧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各项参数.结果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3d各项指标.其中左侧颈总动脉最大内径[(1.67±0.26)mmvs(2.18±0.24)mm;P〈0.05]、左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12±9.71)cm/svs(68.44±7.04)cm/s;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6周末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短期内,对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最大管径有所增加。经过较长时问后,对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最大管径不再出现明显地增加.同时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在结扎前后始终没有明显的变化。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 结扎术 左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3.0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0T3D-TOF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有颅内动脉瘤相关症状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7岁。对其3.0T3D-TOFMR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3.OT3D-TOFMRA共显示28个动脉瘤,其中单发22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起自颈内动脉系统25个;起自基底动脉系统3个;DSA检查共显示27个动脉瘤.结论3.0T3D-TOFMRA虽然对于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但其诊断颅内动脉瘤时能比较全面地显示动脉瘤.三维信息对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3.OT3D-TOFMRA不失为高危人群或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筛查及随诊观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