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性的提升都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中小化工企业的职业卫生检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探索,制定健全的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希望对中小化工企业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 标签: 中小化工企业 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卫生安全
  • 简介:摘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一个高危险性的工作,其职业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主要 来源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手术 室 护士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接触锐器、病毒源、感染源 、放射源 的几率较高 , 同时,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心理承受的压力较大。本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就如何进行手术室护士执业安全防护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安全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直是企业重要的业务管理要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职业卫生部门为指导企业的两项综合管理工作做出了巨大努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加强了综合管理,减少了安全事故,但管理不够彻底,职业病防治仍然十分困难。为此,应进一步研究和实施综合管理。本文主要分析职业健康与工作安全的融合。

  • 标签: 职业卫生 安全生产 一体化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职业暴露管理对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的作用。 方法 于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期间,择取我院 32 名手术室护士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室护士管理。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择取我院 32 名手术室护士为观察组,实施护理职业暴露管理。比较两组对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的作用。 结果 职业风险认知比较,观察组事故性危险、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工作环境危害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实施护理职业暴露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可推荐。

  • 标签: 护理职业暴露 手术室 护士 职业风险
  • 简介:摘要:职业健康监护能够使得相关劳动人员更早的发现职业禁忌症与职业病,有效改善职业病防护的效果。但由于职业病防治意识、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不足等原因,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出现相关工作开展难度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职业病定义,总结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及识别方法,同时分析了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部分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后续职业健康工作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医院噪声的思考,明确其现状和来源,再汇总整理医院噪声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拟定健康的、合理的管理对策,以供借鉴。

  • 标签: 医院噪声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科职业防护方法。方法:我院在分析感染科职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实施规范性的防护措施,比较分析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结果:实施规范性防护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医院应加强对感染防护措施的研究,实施有效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暴露率。

  • 标签: 感染科 职业防护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安全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法,选取80例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n=40例),实施安全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n=40例),从护理操作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操作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应用安全管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操作与服务,从而让患者的各项临床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全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安全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骨科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4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综合质量评分(96.87±4.14)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90.14±3.96)分、(90.0%),而平均住院时间(28.18±2.08)d低于对照组(45.84±2.44)d,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既可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同为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护理安全管理中强化安全教育,评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个组进行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安全教育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值得采纳和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强化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保障患者安全是各级医疗机构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建立预警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患者安全的相关概念,阐述了预警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对建立预警管理体系以保障患者安全进行了重点论述。

  • 标签: 预警管理体系 患者安全 建议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于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来我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4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管理为主,甲组以护理安全管理路径为主,比较甲乙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安全管理后,甲组门诊环境评分、就诊流程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技术水平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甲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结论:于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有效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门诊 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安全教育),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且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加强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有很大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助于防控医院感染,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方向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为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效果,使其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器械管理供应服务,从而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