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了解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在社区门诊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本社区门诊中选择64例疑似病毒性感染患者及疑似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分别将其设定为A组、B组,选择同期门诊64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WBC、CRP的检测,对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WBC、CRP同C组行比较,数据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的WBC、CRP均高于A组、C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在社区门诊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具有早期判断、识别感染的价值,值得借鉴和采纳。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社区门诊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中 CRP 联合白细胞计数检测的运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以我院 2019.05-2019.11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 8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 400 例 )以及病毒感染组( 400 例 ),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 200 例 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三组对象 CRP 、白细胞计数。 结果: 3 组 CRP 、白细胞计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CRP 联合白细胞计数检测对于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CRP 白细胞计数 诊断 小儿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RP联合白细胞计数检验用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同时间段做健康检查的人员共150例,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感染性疾病患者75例列为观察组,健康人员75例列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CRP和白细胞计数分别做检测,分析对比其检测结果,并将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与诊断结果做对比,以此判定CRP联合白细胞计数检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值为(16.82±11.16)mg/L高于对照组(16.82±11.16)mg/L(P<0.05);白细胞计数值为(13.98±0.71)×109/L,也高于对照组成员(4.12±0.66)×109/L(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其诊断结果相比,其符合率为(97.33%)。结论:CRP联合白细胞计数检验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性疾病,其诊断准确率也较高,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 标签: CPR水平 白细胞计数 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益精填髓升白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与益精填髓升白汤,对照组给与重组人粒细胞因子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升白细胞疗效,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结果 观察组升白细胞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0%(P

  • 标签: [] 益精填髓升白汤 乳腺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痰涂片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血清 PCT , CRP 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 2019.5-2019.8 接纳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1000 例,根据不同感染类型分组,细菌组 561 例及非细菌组 439 例,利用痰涂片检查对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进行观察,测定血清 PCT 及 C 反应蛋白( CRP )水平并组间对比。 结果: 细菌组白细胞吞噬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细菌组,血清 PCT 、 CRP 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组( P < 0.05 )。 结论: 在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给予痰涂片检查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并测定患者血清 PCT 及 CRP 具有良好诊断效能。

  • 标签: 痰涂片 白细胞吞噬细菌 血清 PCT CRP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痰涂片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血清 PCT , CRP 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 2019.5-2019.8 接纳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1000 例,根据不同感染类型分组,细菌组 561 例及非细菌组 439 例,利用痰涂片检查对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进行观察,测定血清 PCT 及 C 反应蛋白( CRP )水平并组间对比。 结果: 细菌组白细胞吞噬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细菌组,血清 PCT 、 CRP 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组( P < 0.05 )。 结论: 在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给予痰涂片检查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并测定患者血清 PCT 及 CRP 具有良好诊断效能。

  • 标签: 痰涂片 白细胞吞噬细菌 血清 PCT CRP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探讨整合pI和GIT 1对软骨细胞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对临床上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起指导作用。 方法 采用约一周龄的年乳大鼠20只,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GIT 1过表达组、pcDNA3 . I -integrin-p1过表达组、integrin-p 1 siRNA组和NC siRNA组中,integrin-p1和GIT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来判断integrin-p1和GIT1之间的调控关系。结论 integrin-p1可以调控GIT1的表达,GTI1可能是位于integrin-pI下游的一个关键分子。

  • 标签: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细胞 整合素阳 GITI 细胞增殖与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20.06时段内收治的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共40例,均匀划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促肝细胞生长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肝功能参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为95.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试验组肝功能参数较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促肝细胞生长的应用,不仅可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机体肝功能,可推广。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慢性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总有效率 肝功能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罗氏正骨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本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 27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经过罗氏正骨治疗后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全部缓解,部分患者 X线片前后对比复位良好。结论:罗氏正骨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显著,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罗氏正骨 颈椎 寰枢关节半脱位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治疗血液透析伴肾脏贫血临床疗效。方法:节选 2019 年至 2020 年前我院收入治疗的肾脏贫血患者实施研究,随机抽取其中符合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 96 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则临床 A 组与临床 B 组,两组均为 48 例。临床 A 组患者单纯运用促红细胞生成实施治疗,临床 B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临床 A 组患者出现 5 例患者发热,占比结果为 10.42% , 2 例患者胃肠道反应,占比结果为 4.17% , 3 例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占比结果为 6.25% ,总体不良反应 10 例,占比结果为 20.83% 。 临床 B 组患者出现 2 例患者发热,占比结果为 4.17% , 1 例患者胃肠道反应,占比结果为 2.08% ,无 1 例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总体不良反应 3 例,占比结果为 6.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明显临床 B 组运用联合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资料方式后,临床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7.08 ,临床 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92% ,临床 B 组治疗效果更加,患者改善情况十分明显,两组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通过分析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治疗血液透析伴肾脏贫血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者药物联合应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肾脏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18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59)。参照组单纯阴道镜检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液基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98.31%,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84.75%,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使用,可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妇科细胞病理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红细胞(RBC)输注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ICU输注红细胞患者157例,根据患者输血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异常情况分为MCV异常组(n=78)与MCV正常组(n=79),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后0、12、24、48h的RDW值,并计算RDW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输血后RDW值均升高,于输血后24h达到最高值,RDW变化值最大,输血后48h保持保持较高水平;MCV异常组RDW最大变化值大于MCV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红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平均体积 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