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新冠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系统护理干预)与参照组(常规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对新冠肺炎疾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中运用系统护理干预策略,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新冠肺炎知识的知晓度,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干预 新冠肺炎 疾病知晓 心理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互动模式。新型医患关系具有平等互利、开放包容的时代特点。医疗机构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是新型医患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路径在于重建医疗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和医患双方的信任基础。

  • 标签: 医患关系 社会责任 信任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医护一体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囊括2020年2月11日~2月25日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住院的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作对照组,而后开展医护一体健康教育,2020年2月26日共接诊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设为观察组。就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 医护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可稳定患者情绪,提升依从性,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健康教育 新型冠状病毒 病人满意度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5日于我院就诊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均出现了咳嗽、咳痰或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5例出现发热,肺CT检查1例肺部并无明显异常;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8例患者均为普通型病理,给予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鼻导管氧疗;目前8例患者病情稳定,趋于好转。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不伴有发热,CT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点 病例
  • 简介:摘要: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出现传播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为控制疫情传播,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我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在各级县领导及各部门的配合下迅速建立集中医学隔离点,现将集中医学隔离点医疗护理团队建设工作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新冠肺炎 密切接触者 集中隔离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进行 研究。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 于我 院进行隔离 的 78 例 新型冠状病毒 患者 ,通过 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 分为对照 组( 39 例,实施 常规护理 ) 和研究 组( 39 例,实施 优质护理 ) 。对 两组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在此次 研究中, 研究 组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 低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新型冠状病毒 患者实施 优质护理 , 能够显著 缓解其抑郁、焦虑心理, 该 护理 方法具有一定使用 价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第 八人民医院观察八区在 2020 年 1 月收治了 14 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人,她们都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者。最小年龄只有 2 岁半,最大是 63 岁,最后经过 胸部 CT 检查及 核酸的检测。 有 3 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全国疑似病例累计已达到六十万人以上,这数据无比庞大,那么通过这几天对他们的观察和护理中,发现大部分患者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 我们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 ,多加于安慰与关怀 , 并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尊重她们,最后得到了她们一致的好评。 现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人 隔离 心理问题 措施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消毒的措施及应用。方法:采用资料分析及询证方法分析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资料,探讨病毒消毒隔离的措施及应用。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为防止病毒进一步的扩散,及时自觉且严格的开展消毒隔离工作是阻止人传人最重要的的措施。结论:从个体、医疗结构、高聚集性地点三个方面下手,严格按照上级措施实行消毒隔离制度,缩小传染范围,防止交叉感染,对于人口密集的我国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消毒隔离 措施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OVID-19)发病过程中肝脏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COVID-19患者,其中普通型组30例,重型及危重型组15例.对纳入病例病程中出现的与肝脏功能相关的临床表现、超声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脏 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 1例毛发鼻指(趾)综合征,患儿,女, 11岁,主要临床表现身材矮小,毛发稀疏,鼻翼呈梨形,下颌稍小,牙齿咬合不齐,稍有颈璞,无智力发育异常,指骨异常,手 X线片指骨异常及骨龄落后,生长激素缺乏症及身材矮小相关基因检测发现致病风险的突变基因是 TRPS1,染色体位置为 chr8:116616889 (hg19), 位点变异信息 NM_014112:C.1300_1307del:p.D434Ter,属杂合常染色显性遗传。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综合征由 TRPS1基因编码区第 1300_1307号核苷酸缺失所致,系临床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标签: 毛发鼻指(趾)综合征 靶向测序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笔者根据接触的2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经治疗出院后,仍然有干咳、气短等症状,此时采取有效而适当的调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身体尽早恢复健康,防止病情复阳、迁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根据卫气营血、中医体质辨识、“审因论治”的理论,制定COVID-19患者出院后调理的个体治疗方案。结果:通过西医诊断及中医对COVID-19的认识,结合2例临床病例, 为中医对COVID-19患者出院后调理,提供诊疗个案参考。

  • 标签: 湿热疫 瘥后调理 卫气营血
  • 简介:摘要:报告 1例毛发鼻指(趾)综合征,患儿,女, 11岁,主要临床表现身材矮小,毛发稀疏,鼻翼呈梨形,下颌稍小,牙齿咬合不齐,稍有颈璞,无智力发育异常,指骨异常,手 X线片指骨异常及骨龄落后,生长激素缺乏症及身材矮小相关基因检测发现致病风险的突变基因是 TRPS1,染色体位置为 chr8:116616889 (hg19), 位点变异信息 NM_014112:C.1300_1307del:p.D434Ter,属杂合常染色显性遗传。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综合征由 TRPS1基因编码区第 1300_1307号核苷酸缺失所致,系临床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标签: 毛发鼻指(趾)综合征 靶向测序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佳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我院收治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中抽取40例,在隔离管理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干预后,疑似患者SAS、SDS评分有所缓解,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结论: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干预尤为关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心理护理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总结98例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 98例轻症患者的首发症状以发热(77.6%)、咳嗽50例(51.0%)为主,少见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实验室检测以淋巴细胞计数减少(54.1%),ESR(92.8%)、CRP (66.3%)、铁蛋白(73.5%)升高,低血钙(77.6%)为主要异常表现;胸部CT影像学以小斑片阴影(69.4%)、磨玻璃阴影(73.5%)为主,病变累及以单肺、局灶性(83.7%)为主,且经积极治疗,轻症患者的救治效果较佳。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本病治疗及时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时愈后良好,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为其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轻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我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医院 2020年 1月收治入院的 1例 NCP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改善了患者呼吸功能,全面的病情观察护理保证了患者的病情稳定。结论 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及全面的病情观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