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及归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不同阶段CT征象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4例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CT均发现病灶:以双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为主,常伴实变、增粗血管影、细网格影及条索影;其中“白肺”1例,胸腔积液2例。复查CT:8例病灶逐渐吸收;1例病灶先实变缩小,边缘变平直,再次复查吸收变淡;2例原病灶吸收的同时其他位置出现新病灶,分布及密度特点与原病灶相近,其中有1例新发病灶从肺外周向中央扩散,随访发现新老病灶同时吸收。空气支气管征、纤维条索和胸膜下线常见,少数可出现叶间裂增厚或胸腔积液;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的肺部影像归形式多样,如炎性反应滞后、严重者可出现“白肺”、病程较短者可由早期直接进入消散期。CT诊断的作用在于早期病变的检出、动态演变的观察、疾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探究其对胎盘早剥患者归的影响。方法:跟踪观察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患者,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干预实验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40例孕产妇患者,分析两组孕产妇患者的并发症、母婴结局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母婴结局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经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所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胎盘早剥 病情转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脑梗死后遗症合并夜寐患者的护理,患者头部不适,四肢乏力现象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及焦虑,根据李政道老师整体观念循经刮痧 [1],起到活血化瘀,协调阴阳,儒养心血,提神醒脑之效,改善患者头晕头麻及肢体乏力的症状,延长睡眠时间。

  • 标签: 虎符铜砭刮痧 干预 脑梗死后遗症 夜寐差 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症状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7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较优(P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综合护理干预 患者 症状转归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瘢痕的症状归。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9月100例烧伤瘢痕患者,随机分组。复合皮移植组选择复合皮移植手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组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分析患者的满意度、伤口愈合的时间、血运恢复良好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美观度评分;并发症。结果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组皮肤美观度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伤口愈合的时间、血运恢复良好的时间、并发症和复合皮移植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烧伤瘢痕患者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瘢痕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癫痫患儿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对癫痫发作频率和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2022年6月泉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癫痫患儿98例,根据患儿入院挂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n=4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联合亲情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癫痫治疗依从性、发作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经统计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评判性思维护理 亲情护理 癫痫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18-2022年疑似肺结核患者诊和追踪情况,探讨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和追踪到位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2018-2022年我院疑似结核病网络直报、疑似结核患者初诊登记本、追踪登记本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实际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532例,报告病例数从151例降至66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院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报告病例逐年下降,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提高诊断水平是发现疑似患者的重要手段;首诊诊和宣教制度、社区追踪模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是提高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网络直报 疑似肺结核 转诊和追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成像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并进行对比,探究急性胰腺炎最佳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CT组和磁共振组,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两组患者诊断影像改变情况(胰腺体积改变、胰周渗液、胰周结构改变、胰腺轮廓改变等)。结果磁共振组诊断准确率为98.59%,高于CT组的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测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组敏感度高于CT组;磁共振组发现胰周渗液、胰周结构改变、胰腺轮廓改变高于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C在CT表现为不均匀液体密度,MRI呈不均匀信号影,增强扫描坏死组织无强化,但其周边组织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改变。随访显示ANC可完全吸收或形成WON,并与多个影像因素相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采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方案的症状归。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1至2018.2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组,缩宫素组采取缩宫素治疗,缩宫素+益母草组则采取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产程中出血、产后2小时以及24小时出血情况;治疗前后产妇血红蛋白情况、子宫复旧情况;不良作用。结果缩宫素+益母草组治疗效率、产程中出血、产后2小时以及24小时出血情况、血红蛋白情况、子宫复旧情况相比较缩宫素组更好,P<0.05。缩宫素+益母草组不良作用更少,P<0.05。结论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可获得较好预后。

  • 标签: 产后出血 缩宫素 益母草注射液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OVID-19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归,为当地的疫情防控、病例发现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4日,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新冠肺炎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归的分析。结果 8例新冠肺炎病例中,轻型1例(12.5%),普通型4例(50%),重型2例(25%),无症状感染者1例(12.5%)。治愈8例 (100%),确诊病例中1例儿童病例(1岁7个月)其余7例均为中青年病例。确诊病例中发热5例,体温最高为38.4℃,咳嗽、咳痰5例,腹泻2例,乏力1例,肌肉酸痛1例,气短2例,特征性CT改变有:多发小斑片影6例(75%)、肺外带明显6例(75%)、多发肺浸润影4例(50%)、多发磨玻璃影6例(75%)、双侧肺部病变4例(50%)等,后期有肺实变。重症患者实验室检查多见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2例(25%)、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2例(25%)、肌酸激酶升高2例(25%)。结论 控制疫情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重视无症状感染者;临床特征中COVID-19患者的淋巴细胞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方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归良好,但同时也要重视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COVID-19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治疗转归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3-2020.12月在我医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干预下再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发生伪的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出现伪的有3例,占总人数的3.0%;而对照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出现伪13例,占总人数的13.0%,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伪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心电图伪差 综合性护理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使用无创呼吸机(NIV)时慢阻肺(COPD)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依从性的原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本次所选共300例COPD合并RF病例,均于2021.01~2022.10内使用NIV治疗。采取自拟问卷对全部病例调查依从性,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经调查显示,本组300例患者中100例依从性较差,分析原因与患者因素、心理状态、学历水平、护士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在使用NIV时导致COPD合并RF患者依从性的原因较多,所以还需强化知识宣教和心理支持,并构建和谐关系和强化护士技能,以全面提升其依从性。

  • 标签: 慢阻肺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在初治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及阴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3月诊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治疗,实验组应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对比痰菌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痰菌阴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与常规治疗方式效果相当,但是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 初治肺结核 痰菌转阴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区医院双向诊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国内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但该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医疗服务功能、医保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机制、健康档案死档、多方意见等因素的影响,双向诊的具体实施仍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为此需要积极制定应对措施,以促进双向诊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市区医院 双向转诊 医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治疗后肾功能的归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患者,对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归以及影响因素。根据患者肾功能归情况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影响肾功能归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的肾功能归情况,本次研究发现所选的102例患者中,肾功能良好组患者81例,肾功能恶化组患者21例。根据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慢性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周感染等方面存在数据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上述因素是肾功能归的危险因素,OR>1。结论: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归情况相对良好,但是要警惕高龄、合并慢性病等因素对患者归的影响,做好预防。

  • 标签: 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 临床治疗 肾功能 转归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甲硝唑冲洗宫腔对阴道试产剖宫产孕妇产褥期感染的影响。方法:时间段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对象取阴道试产剖宫产孕妇,共有75例。所有产妇全部采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其中有25例甲硝唑的温度选择23℃左右(正负2℃),为研究1组;有25例甲硝唑温度选择40℃左右(正负2℃),为研究2组;有25例甲硝唑温度选择37℃,为研究3组。对比三种温度甲硝唑冲洗下,三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研究3组感染总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对于阴道试产剖宫产孕妇产褥期感染的预防,采用37℃甲硝唑冲洗宫腔效果更优。

  • 标签: 不同温度甲硝唑 宫腔冲洗 阴道试产转剖宫产 产褥期感染